「文殊师利啊!如果看见男子女人中有为疾病所折磨的,就应当一心一意地为他们念咒除病。为此就要经常地洗澡漱口,保持身口的清净无染,将病人所用的食物、药品或者没有小虫的干净饮水念咒一百零八遍,然后才给病人服用,一切病患就会霍然尽除。如果还有其他的要求,只要能够作到至心念诵大陀罗尼,就会得到那药师琉璃光如来的神力加被,如其所愿而得到无病无灾、延年益寿;哪怕命终之后,也能得以往生东方琉璃清净世界,决不会退转到三恶道中去,直到最后终究能够证得大菩提的觉悟。正因为这样的缘故,文殊师利啊!如果有那善男子善女人,对于那药师琉璃光如来,能够一心一意殷勤尊重,恭恭敬敬虔诚地供养药师佛,就应该时时地受持念诵此大陀罗尼,万万不可将此咒废忘啊!」
「再者,文殊师利!如果那些怀有清净坚贞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对于那药师琉璃光如来的一切名号,如像应供、正等觉等等,能够经常恭敬地念诵奉持,清晨用嚼齿木清洁口牙(古印度人用像杨柳枝嚼后除口臭,再以之刷牙),再洗漱沐浴,使身体齿口都洁净清爽,尔后又用各种各样有香味的鲜花,把上等的佛香燃烧起来,再涂满各种奇香供奉药师琉璃光如来,并演奏伎乐来歌颂赞叹药师佛的形象;不仅如此,他们还能对于那『药师琉璃光如来功德本愿经』加以供养受持,或自己抄写,或请人抄写,一心信奉受持,听闻其中的深奥大义,实践其中的殷殷教诲;不仅如此,他们又能对那弘扬药师如来法门的经师广设供养,向他们施舍一切所需的生活资具,绝不让这些法师们感受些微的匮乏和窘迫。如能做到这些,就可以经常得到诸佛如来的护念摄持,所求的一切愿望都能得到满足,乃至最终得以证得大菩提。」
这时,文殊师利童子便对佛陀说:「世尊!我非常感动地在此立下誓愿。我将在未来时节,在那像法时代,尽我之力行种种方便,帮助一切有清净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等,能够听到那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哪怕他们身处睡梦之中,也能让他们因为耳闻佛的名号而觉悟。世尊!一切众生之中,如果能够对此经信奉受持诵读,或者再能给他人演说讲解此部经文;或者能够自己抄写经典,或者能够请他人代为抄此经,以种种花香、涂香、末香、烧香、花鬘、璎珞、幡盖、伎乐等供养此经;以五色彩帛作袋子贮放此经;洒扫地方,安设高座,以净处供养此经。这种时候,四大天王及其眷属,还有无量无尽的百千诸天之众,都会来到此人的清净法坛,对修此药师琉璃光如来法门的人加以供养、摄持、护卫。」
「世尊啊!若依我的誓愿,凡此宝经流行的地方,只要有人能够信奉受持那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法门,那么凭着那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本愿功德之力,凭着那听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所得的忆念功德,则此处便不再会有非分的横死灾难,一切诸恶鬼神也不再能得逞其害,夺人的精气色力;就算真有被夺去精气色力的,也能够使之恢复精力,并使身心享受安乐而一无所虞。」
佛陀于是告诉文殊师利说:「正是如此,正是如此!如你所说的一样。文殊师利啊!如果有怀清净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等,打算供养那药师琉璃光如来,他们应该首先树立那佛的形像,再敷设清净高座安放佛像;散放种种鲜花,熏烧种种香料,又以种种幡幢装饰供养其处;此外,在行供养之前,应该实行七天七夜的八关斋戒,吃清净的饮食,并用香汤沐浴,穿清洁衣物,更为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宁静,绝没有污浊垢染,也没有愤怒与嗔害,对于一切有情众生满怀善意,一心要使其得利益,使其得安乐;满腔是慈、悲、喜、舍的四种无量平等心。在这样的情形下面,才来作弦歌鼓乐,恭敬赞叹,右绕佛像,虔心礼敬。此外,还应忆念那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本愿功德,怀着这种意念去诵读那『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仔细思索它的意义,再向别人演说开示。」
「对于这样的善男子善女人,无论他们有什么样的祈求,都能如愿以偿;欲求长寿者便得长寿;欲求财富者便得财富;欲求官位者便得官位;欲求儿女便得儿女。」
「如果有什么人偶然做了恶梦,有种种恶相现前,或见猫头鹰、乌鸦之类的怪鸟来集家中;或于住处有异声怪相,以至有鬼魅等出现,如遇这些情况,此人只需置办好各种美好的物品,恭敬地供养那药师琉璃光如来,则一切恶梦恶相以及种种不祥之兆,都会消失隐没,不能再为患作怪。」
「如果面对水火刀毒,身临悬崖绝壁、危墙险桥,或受恶象、狮子、虎狼、熊豹、毒蛇、恶蝎、蜈蚣、蚰蜒、蚊虻等令人恐怖畏惧的毒物威胁时,只要能够全心全意地忆念彼药师如来,至诚恭敬地供养他,便可以摆脱一切危险与恐怖。如果别的国家来侵略骚扰,国内盗贼反叛起乱,只要一心忆念彼药师如来,恭敬地供养他,那么一切盗贼侵略都可以得到解脱。」
「再者,文殊师利啊!如果有些清净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们,直到寿命终结,一生都没有信奉过其他各种各样的天,以及湿婆神等天魔外道,一心一意地皈依佛法僧三宝,接受并持守佛为弟子们制定的五戒、十戒、菩萨四百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等。在所受持中,假如有所毁犯,自然会害怕堕入三种恶道的报应。」
「或者有的女子,临到生产小孩时,受极大的痛苦折磨。此时她如果能够至心称名念佛,礼赞那药师琉璃光如来,恭敬供养那药师琉璃光如来,便可以消除一切痛苦。不仅如此,她所生的小孩,也就四肢五官具足,相貌端正,人人见了都会喜欢。这样的孩子,聪明智慧,健康少病,安安稳稳,一切非人的鬼魅之类均不能够夺去他的精气色力。」
这时候,世尊告诉阿难说:「像我这样称赞颂扬那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所有功德,这是十方诸佛最奥妙、甚深的行愿之处,在众生看来是非常难以理解的,你对此是否怀着信心呢?」
阿难回禀佛陀说:「大德世尊啊!对于如来所说的契合世间、出世间一切真实的经典,我是不会有任何疑惑的。为什么呢?因为凡是如来动身发语,起心生念,无不具有清净本质。世尊啊!天上的太阳和月亮可以堕落,巍巍的须弥山可以倾斜倒塌,但只要是诸佛如来所说的话,就是永远真实不需的,不会变异的。」
「世尊!有这样一些众生,他们的信心根基并不具备,一旦听闻十方诸佛的极其深奥的愿行,就会这样去想:为什么说只要忆念那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就可以获得如此之多的微妙功德及殊胜利益呢?就由于这种不信,心生疑惑,他们反而会生出毁谤,从而在生死的漫漫长夜,失却了极大利益,堕入到了各种恶趣之道,于无穷无尽的苦海中,流转不已,永无出期。」
佛陀于是告诉阿难说:「像这样的有情众生,如果能够听闻那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而且专心一念地虔诚信受奉持,就不会在内心产生什么疑惑,要说他们也会堕入到恶趣里去转生,是绝不可能的事!」
「阿难啊!这就是我说的诸佛的大悲大智所行达的境界,其深刻与奥妙是一般众生难以真正信受、明确了解的。你今天之所以能够信受奉持,应当知道那完全是因为承受了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大神威力!阿难!我今天所说的这些,除了那些下一世就可以成佛的菩萨,其余所有的一切声闻、独觉以及尚未达到初地阶段的菩萨都是不能如实地信奉理解的。」
「阿难啊!能够转生到这个世界上,要具备这一人身的体貌、智识,实在是非常不容易的呀!而在佛法僧三宝之中,如要始终保持虔信、恭敬与尊重,也是难能可贵,极不容易的呀!至于要听闻那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虔诚地信仰,恭敬地奉持,则比前面所说的那些,更不容易做到了!」
「阿难!那药师琉璃光如来,在过去的菩萨因地中,因为修了无量多的菩萨行而获得极大的功德,有着无量多数说不清、不可计数的善巧方便法门用来拯救超拔一切受苦受难的众生。他许下了无比广大的慈悲誓愿要使众生脱离苦痛得享安乐。我若要广泛详细地叙说那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功德行愿,那及使用上一劫,或者一劫以上的时间,也是讲不完的呀。若我要广泛地述说起来,那么,一个那劫的时间就会迅速毕竟悄然地流逝而去,可那药师琉璃光如来的行愿功德,善巧方便法门,却多得绵绵难以穷尽,无法用语言来概述完毕呀!」
佛陀说到这里时,那些在他周围恭敬听说法的大众之中,有一位名号称作「救脱」的大菩萨,从座中站起身,来到佛陀跟前。他袒露着右肩,然后用右膝曲膝着地,双手合十,恭敬地伏身向佛陀致意,然后对佛说道:「大德世尊!我佛灭度千年之后,便至佛法衰替的像法时代了,到那时候,有情众生善根微薄,业障深重,为种种病患困围折磨,有的长期卧病在床,体弱羸瘦,不能吃,不能喝,喉咙嘴唇都枯干燥涩,眼睛看到的四面八方都是沉沉的阴霾黑云笼罩着,死亡的征兆迫在眉睫;此时,父母、兄弟、妻子、亲属、朋友、老师、尊长都围绕在床前,哭哭啼啼、涕泪泗流;而病人自己身卧病榻,眼中只见阎罗王的差役,前来勾取其神识,将其带到阎罗法王的跟前,听候审判。诸位有情众生,平时都有这神识伴随其人身,一刻不离左右,人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的所有善恶感应,它都以或者是罪、或者是福的形式记录书写下来。到了阎罗法王处,这神识便将所有的书写记录呈交给法王。阎罗王于是审讯推断此人的所作所为,计算其平时所累积的善恶多少,按其应得的罪福给予奖惩。」
「这个时候,病人的亲属、师友如果能够为他皈依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延请僧众,一遍又一遍地为这病人转读这部『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同时点燃每层七盏,七层共计四十九盏的延寿长明灯,悬挂五种颜色的续命神幡,这样或许可能使病人的神识得以重返世间,使病人再次活转过来。」
「凡是这种神识返回得以活转过来的病人,就好象从大梦中清醒过来一样,对于梦中所见所闻的一切,都会记忆犹新,清楚明了。其神识或许是经过了七天,或许是经过了二十一天,或许是经过了三十五天,或许是经过了四十九天才还苏回来。当神识返回这病人身上时,如同刚刚从梦中觉醒过来一样,都能清楚地回忆自己作恶或者行善所得到的善果业报。由于自己亲自见证应验了业果报应的缘故,这些人就是到死,也都不会再去造作任何恶业了。」
「所以说呀,凡是具有清净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们,都应该信受奉持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按照自己的能力大小,至心地恭敬供养那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
这时候,阿难又向救脱菩萨问道:「救脱菩萨呀,作为善男子,他应当怎么做才能恭敬地供养那药师琉璃光如来呢?还有那续命的神幡和延年的长明灯又应该怎么做呢?」
救脱菩萨回答说:「大德!如果有病人要想脱离疾病的痛苦折磨,那他的亲属、师友就应该为这病人用七天七夜的时间来受持、信奉八关斋戒。应该竭尽自己的所能,置备办理饮食和别的供养品;延请比丘僧人并加以恭敬供养;在昼夜的六时中(8点、12点、16点、20点、0点、4点),虔诚地礼拜供养那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把这部『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读诵四十九遍;点燃四十九盏长明灯;塑造七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形象,每尊佛像前又各置七盏长明灯,每盏灯都应当大如车轮,在四十九日中,这些灯光明不绝;再造五种颜色的彩幢,使其有四十九桀手长(桀=23公分);另外还应当把四十九种杂类众生放生。这样便可以度过危险的厄难,而不至于再遭受各种横恶鬼魅的劫持操纵了。」
「还有,阿难呀!如果刹帝利、灌顶王等世间的国王遭受灾难时,即所谓的世间瘟疫难、他国侵逼难、国内叛逆难、星宿变怪难、日月薄蚀难、狂风暴雨难、久旱不雨难等等天灾人祸,则这些刹帝利、灌顶王等世间君主国王,这时便应该对一切有情众生发起慈悲之心,先是大赦天下被关押的囚犯,并且要依照前面所说的供养方法,虔诚地供养那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由于这样做所累积起来的善根功德,再加上那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本愿之力,便可以令他们的国界安定稳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榖丰收,一切有情众生都无灾无难、无病无痛地欢乐自在;在他们的国家之内,不会有任何暴恶夜叉等鬼神危害作祟,使有情众生烦恼忧虑;一切险恶的征兆都销声匿迹,不会再次出现;至于那刹帝利、灌顶王自己,则寿命增长,精力充沛,身心健康,无灾无病,自在快乐,举国上下也都各得增益。」
「阿难啊!如果那些帝后、王妃、大子、王子、大臣、辅相、太监、宫女、百官及庶民百姓等,也为疾病所折磨,痛苦烦恼异常:或者是蒙受了别的灾难祸害的困厄,也应当造立起五色的神幡,点燃长明灯以求续命,再放生各式各样的有生命的物类,散发各式各样颜色的鲜花,焚烧各式各样名贵的供香,就能使得一切病痛最终得到解除痊愈,一切灾难得到摆脱消灭。」
这时候,阿难救问救脱菩萨说:「菩萨啊!为什么众生已经到了尽头的生命还可以得到延续增益呢?」
救脱菩萨回答道:「大德!你难道没有听如来曾经说过,有九种横死吗?所以他才劝说我们建造续命的长明灯和五色的神幡,并且修习各种善业,广求福德。由于修习福德,累积善业的缘故,所以直到寿命终结,人都不会再去经历痛苦,遭受灾难了。」
阿难又问道:「九种横死是怎么样的呢?」
救脱菩萨回答说:「首先,如果有这样的有情众生,得病虽然不是很严重危急,但却没有医生的诊断,得不到药物的治疗;或者,有些去看病的人,虽然有医生给予诊断疗治,但却给错了药,结果本不应当死的却死去了,这就是一种横死。另外又有一些人,相信世间的邪魔外道,妖孽巫师,听信他们胡说有祸有福的话,结果弄得自己心中惊惶失措,恐怖万分日夜忐忑不安。自己心中一旦丧失了平衡正见,便去请人看相算命,求签问卦,为追寻祸害的根源,甚至不惜杀害种种生命。他们还作法祭祀神灵,召请役使各种鬼魅魍魉,只为乞求福佑,大享平安,希冀能够延其寿命。殊不知,这种方法种就是不能如愿以偿的。愚昧无知,迷惑本性,信随邪魔,起倒乱见,使他终究遭受了横死之苦,沉沦于地狱之内,没有出离的日子,这便是第一种横死。」
「第二种横死,因为违犯王法而遭到刑律的诛灭杀戮。第三种横死,肆意打猎,嬉闹游乐,沉迷于淫欲之中不能自拔,嗜酒如命毫无节制,以至于邪鬼恶神趁机夺其精气而遭横死。第四种横死,遭受火灾焚烧而死。第五种横死,溺水淹没而死。第六种横死,被各式各样的凶猛恶兽啖食而死。第七种横死,即从悬崖断壁上墬落而死。第八种横死,遭受毒药、厌祷、咒诅、起尸鬼等中伤毒害而死。第九种横死,因为饥饿焦渴的煎熬困厄,得不到点滴饮食而渴饿横死。上面这些是如来简单略举的九种横死,其他的各种横死还有许多许多,实在难以一一细说呀。」
「还有呢,阿难!那阎罗法王主宰着世间一切众生的生死纪录簿。一切有情众生中,如果有那些子孙忤逆不孝的,还有破坏侮辱佛法僧三宝的,败坏君臣纲纪秩序的,违犯杀妄盗淫的根本性戒的,那么阎罗法王便会根据其所犯罪过的轻重加以审判拷问,量刑惩罚。因此我今天在这里劝告诸位有情众生,为了度过苦难厄运,免遭众多的灾祸,一定要点燃长明灯,建造无色神幡,供养那药师琉璃光如来,还要放生积善,广修福德,使一切灾难厄运消弭不再,以求平安欢乐。」
这时,在听佛说法的会众之中,有十二位药叉大将也各在会座之中。他们分别是宫毗罗大将、伐折罗大将、迷企罗大将、安底罗大将、额?罗大将、珊底罗大将、因达罗大将、波夷罗大将、摩虎罗大将、真达罗大将、招杜罗大将、毗羯罗大将。
这十二位药叉大将,各各领有七千名药叉作为部属。所有这些药叉同时举声向佛禀告:「世尊啊!我们今天承蒙佛陀您的神圣庄严的威力加被,得以听闻那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的神圣名号,我们已经完全摆脱了对那可能轮回转生到三恶道去的结局的恐惧。我们一定要相互鼓励,同心协力,即使身体寿命都到了终结的那一天,也都要始终皈依佛法僧三宝;我们立誓要担负天下一切众生的苦难,为他们作种种义利之事,使其得到饶益安乐;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任何村邑、城镇、国家、及空闲的山间、林中,只要有此经流行传布,只要有人奉持那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并加以虔诚地供养的,我们以及我们所有的眷属,都会守护、保卫这个人,使他解脱一切苦难,如果他有什么愿望企求,都会使他得到一一满足;如果有人遭遇到疾病或者厄难而希望得到解脱的,也应该诵读『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并以五色的丝缕,把我们十二药叉大将的名字编织在丝缕结中,我们一定使他如愿以偿,使病痛痊愈,厄难解除,然后再解开丝缕结。」(佛教中的解厄法,可有二解:(1)以五色丝线结成十二药叉的名字(2)一边以丝线打结,一边称念十二药叉的名字)
这时,世尊便对诸位药叉大将连声赞叹,并说:「善哉!善哉!药叉大将,你们能够思念着报答那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恩德,你们常常应该如此利益安乐一切有情众生啊!」
这时候,阿难又对佛陀说道:「世尊!应当怎样称呼这个法门呢?我等又应该如何奉持信守这法门呢?」
佛陀告诉阿难说:「此法门的名称就叫做『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又叫『十二神将饶益有情结愿神咒』,又叫『拔除一切业障法门』。你们就应该像我说的这样持守信奉这一法门。」
佛陀说完这番话时,所有的大菩萨和佛身边所有的声闻大弟子,在场同闻佛法的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天、龙、药叉、干达婆(香神或乐神)、阿修罗、迦楼罗(金翅鸟)、紧那罗、摩诃罗迦(大蟒神)、人及非人等等,一切大众,都因为听了佛陀宣说的法音而皆大欢喜,人人无不顶礼膜拜,信受奉行。
附:《药师经》原文(唐玄奘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三万六千。及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天龙药叉人非人等。无量大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尔时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从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着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白言。世尊。惟愿演说如是相类诸佛名号及本大愿殊胜功德。令诸闻者业障销除。为欲利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完整注音版。
《药师经》,全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由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为中文。和《地藏经》一样,《药师经》是赞叹药师佛行愿的佛经,是大乘经典之一。经中有很多生僻字,本文即为《药师经》中的生僻字注音版。
这些内容,是我阿难亲自听佛说的。有一次,当世尊为了教化众生,而在印度的各个国家和地方云游的时候。来到了一座国土广大,人民富饶的城邦,名字叫做广严城。那时,世尊安坐在一棵大树下面,当微风吹来的时候,枝叶就会发出美妙动听的声音,所以它的名字叫做乐音树。在世尊的周围,有已经证得圣果的八千多位大比丘弟子们;有三万六千多位初地
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阿弥陀经》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从一日乃至七日能够一心不乱,此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药师如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佛光注照○○○(称自己名或他人名)本命元辰,灾星退度福星临,九耀保长生。运限和平,福寿永康宁。愿以此功德,供养药师佛,上报四重恩,下济六道苦。法界诸众生,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琉璃国。
求长寿、富饶、官位、男女的;缺衣少穿,缺医少药的;有病苦厄难求解脱的;女人难产的;厌离女身的;犯王法做牢狱的;长相丑陋,身体残疾,顽疾不愈;恐惧战争饱受战乱之苦;命已尽想增寿的;怕有无量横死,无量灾难的;想修行的。…
药师经文章
药师经
阿难!一切声闻独觉,及未登地诸菩萨等,皆悉不能如实信解,唯除一生所系菩萨。这里提到一生所系菩萨,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大乘善根具足入正定地的菩萨,承佛慈力所加,于佛所说甚深法要,无所畏惧、不生疑惑,堪任受持。大乘善根成熟的菩萨有什么好处呢?佛所说
《药师经》,全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由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为中文。《药师经》是赞叹药师佛行愿的佛经,是大乘经典之一。卷首叙述佛在广严城乐音树下,对曼殊室利叙说药师如来之十二大愿,并说药师如来之净土是在过东方十殑伽沙等佛土之净琉璃
药师如来的十二大愿,都是佛在因地所发的誓愿,也是药师佛成佛的根本所在,这些愿是别愿。我们读诵经文时会看到这些,然后认为只要我们念诵《药师经》就会得到同样的结果,或者认为会得到药师佛的加被获得这样的殊胜功德。有人常说“要是诵经不能得到那些功德,我为什么还要念”,其实这是搞错了经义。
今天我们给大家讲一讲《药师功德本愿经》的这个作者是谁,就是最早是谁翻译的,我们现在读的这本经的作者是谁,就是来告诉大家,这就是我们唐代著名的高僧,号称为“三藏法师”的玄奘大师啊。
殊胜地位 如果说《地藏本愿经》是指明娑婆世界的恶道之苦、激发人们升起出离心,《阿弥陀经》是指点人们出离娑婆世界之后的归宿――往生极乐世界,《药师本愿经》则是指导人们如何从娑婆世界过渡到极乐世界的
印光大师是净土宗的十三祖,终生都在弘扬西方净土法门,但是在他的文钞里保留下来了两篇为刊刻《药师经》写的序。他写道:“《药师如来本愿经》者,乃我释迦世尊,愍念此界一切罪苦众生,为说药师如来,因中果上利生之事,实为究竟离苦得乐之无上妙法也。”
学佛久了,很多人会争执一个吃素的问题。我就明确告诉大家,念佛之人,一定会吃素,因为色身已经转化,吃素是结果。如果还吃肉,说明念佛学佛功夫还没有到。学佛的人,色身一定会转化,这是可以验证的。
现在,我可以告诉你,‘药师经’和‘法华经’一样,属于大乘佛法中最上乘的秘密,是一切佛的秘密之教,不是普通密宗,是一切佛的最高秘密。经典文字上看起来很容易懂,实际是你真不懂。
一、念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功德利益【凡有所愿,所求皆得】 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所求皆得。 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三万六千,其名曰:曼殊室利菩萨、观自在菩萨、慈氏菩萨、善现菩萨、大慧菩萨、明慧菩萨、山峰菩萨、辩峰菩萨、持妙高峰菩萨、不空超越菩萨、微妙音菩萨、常思惟菩萨、执金刚菩萨,如是等诸大菩萨而为上首。及诸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天龙八部
惠能大师,唐代高僧,广东新兴人。大师出生时,有两位梵僧专程来到他的家中,为他取名“惠能”,并道出名字的寓意:“惠,以佛法惠施众生;能,能做佛事。”大师一生艰苦卓绝,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充满智慧与传奇。《六祖坛经》记载了六祖大师的重要人生经历和思
弟子发问:《六祖坛经》中讲到“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这两处的念指啥?有啥不同?恳请师父慈悲开示。大寂法师答:意根起念,是妄念纷飞,真如自性起念,是净念相继。
《六徂坛经》也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为《坛经》,是由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口述,大弟子法海禅师集录而成的。共分十品。是中国佛教唯一一本僧人所著,而被佛教界和学术界共同称之为“经”的著作。本经也被视为禅宗典籍中的无上宝典。
说到《六祖坛经》大家都很熟悉,有敦煌本、惠昕本、曹溪原本和宗宝本四个版本,虽然内容稍有差异,但是主旨基本相同。作为中国佛教史上唯一一部被称为经的祖师语录集,《六祖坛经》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翻开《坛经》,其中精美绝伦的语言、生动活泼的譬喻。
佛说一切法本无有定法,若有定法,即非佛法。因为法无定法,并不是每个人都一定是经过各种苦修等才能成道的。禅宗的祖师大德们,如达摩祖师、六祖慧能大师、黄檗、临济宗师、憨山及近代的虚云禅师等,并没有修过一般的佛法,不也都成就大道了吗?
弟子请问:1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皆有发菩提心这一条,这里的菩提心是通途的菩提心,还是净土的菩提心?2 、印祖文钞中斥王龙舒:王氏死执三辈即九品。印祖这里所说无量寿经三辈和观经的九品不一定是对应的。如果《无量寿经》三辈所说菩提心是通途菩提心……
苏轼熟悉大乘佛教经典,对《楞严经》尤为推重。他说:“《楞严》者,……其文雅丽,于书生学佛者为宜。”又说:“大乘诸经至《楞严》,则委曲精尽胜妙独出,以房融笔受故也。”到了晚年被谪居儋州时,苏轼曾有诗记云:“《楞严》在床头,妙偈时仰读。”可见,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就是这段经文,启动了整个《楞严经》的大教。我们看“尔时”,是说:阿难尊者因为身为佛陀的侍者,人长得庄严又很慈悲,所以跟居士的因缘非常好。
我个人学《法华经》有一段因缘,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读佛学院的时候,其实我喜欢的是唯识学。我那个时候有听《法华经》,但是我最喜欢唯识。唯识的好处,它解释因果很清楚:这怎么回事?我今生没有造这个罪,为什么得这个果报?因为仓库里面有。
你要想学《楞严经》,放下识心,放下一切执著。就像一张白纸,原来什么都没有,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如果你原来有些个形相,你画什么都画不成了。我们要学《楞严经》的时候,先把一些思虑、缘念——就是我们自己所有的一些想法——你都要放下,就像一张白纸似的无知。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