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寺院胜景 当今住持 法务法事 交通通讯
[历史沿革]
真言宗祖庭青龙寺位於陕西西安(长安)城南八里许铁庙以北的乐游原上。其前身是灵感寺,建于隋文帝(杨坚)开皇二年(582年),据史书记载,隋文帝是在佛寺里降生的,并且由尼姑抚到十三岁。由于隋文帝在尼寺里生活了十三年,受佛教的熏陶和影响很深。在修建大兴城时,将城中的陵园(土冢)墓迁葬到郊野,为超度这些亡灵,特意在乐游原上修了寺院,取名为灵感寺。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寺废.高宗龙朔二年(662年)城阳公主患病,有和尚法朗,诵“观音经”祈佛保佑。病愈后,公主奏请,又立为观音寺。睿宗景云二年(711年)改名为青龙寺.直到北宋哲宗元元年(1086年)以后,寺院废毁,地面建筑荡然无存。
197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工作队,根据1963年勘察的线索,对青龙寺遗址位置,又进行了复查和发掘。首先钻探了新昌坊的街道,肯定了青龙寺位置。据中国佛教历史文献记载,印度各派教说都先后传入中国。密教在唐开元初期,由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传入并成为中国佛教的宗派之一。长安青龙寺惠果又传日本空海,空海在日本创立真言宗,至今信徒众多,传承不衰。
密宗尊奉大日如来,以真言密法为精髓,强调修行仪式。青龙寺一切修持都按教理规定进行。惠果阿贽梨为传法高僧,精通奥秘,广收门徒,善于教学,传授的两部大法,远及国外,今日的日本仍在盛行。青龙寺也崇为真言宗祖庭。青龙寺大阿贽梨(传法大师)惠果,一生弘传密教,化度众生,培养了一批中外专事密教研究大德。
惠果(743-805 年)俗姓马,京兆万年县(今陕西长安)人。九岁时,随不空弟子昙贞受学,后于青龙寺大佛殿前剃染,慈恩寺受戒.唐大历元年(766年)从不空受两部大法及传法阿贽梨位.又从善无畏弟子玄超受胎藏法及诸尊瑜伽。故惠果之学, 实兼善无畏、不空所传之长。惠果在青龙寺东塔院设灌顶道场,时称密宗大师。
据《大唐青龙寺三朝供奉大德行状》载:慧果为花阳公主治病。很有效果。为此, 代宗赐绢一百匹、衣一.至大历中(766-779年),所有恩赐,钱物共一千余贯。惠果都用于修塔下功德,不为己有。他教化甚广,上自朝廷权贵,下至庶民百姓,都从受灌顶。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在青龙寺圆寂.门下弟子道俗千余人送葬。
空海入唐前, 已得《求闻持法》一部,并读《大日经》,在研读经典时,多有疑难,遂兴入唐求法之志。
公元804 年(唐德宗贞元二十年,日本延历二十三年),随日本第十七次遣唐使入唐留学。遣唐使大使为藤原葛野麻吕,副使为石川道益,判官为菅原清公、高阶远成等。空海与大使等乘第一舶。于七月从肥前松浦郡田浦出海,忽遇风暴, 在海上漂流三十四日于八月抵福州溪县海口。空海代大使向福州观察使致书,书中说:“乍见云峰,欣悦罔极,过赤子之得母,越早苗之遇霖”。又说: “原垂柔远之惠,顾好邻之义,纵其习俗,不怪常风,则涓涓百蛮, 与流水而朝宗舜海;喁喁万服, 将葵以引领尧天”。 刺使闫济美阅后,大为感动,给予热情接待。十一月,空海等由福州出发,途经杭州、苏州、洛阳,于十二月下旬抵长安。安置在宣阳坊官舍。次年二月,大使藤原葛野麻吕等归国后,空海移居西明寺。
空海在长安期间。遍游古寺,寻访名德.后于青龙寺东塔院拜惠果阿贽梨问学求法。初次相见,谈法论宗,甚为契合.惠果说:“我先知汝来,相待久矣。今日相见,大好大好。报命欲竭,无人付法,必须速办香华入灌顶坛”。惠果以两部大法及诸尊瑜伽等全部传予空海, 犹如泻瓶. 惠果还命画工李真等十余人图绘胎藏金刚界大曼茶罗十铺, 嘱铸工杨忠信新造道具十五具, 以及图像写经赠与空海。希望“早归本乡, 以奉国家,流布天下,增苍山福。然则四海泰,万民安,是则报佛恩,报师德也,为国忠也,于家孝也,传之东国、努力、努力”。可见惠果对空海器重,付法切,师徒情谊亦非一般。
空海在唐期间,除学佛教外,对中国经论史书,诗韵等都有精深之研究,尤擅长书法。据说, 空海被召入宫,书写真、草、隶、篆、行五体字,轰动朝野,公卿学士无不赞赏,人称"五笔和尚", 与日本嵯峨天皇、桔逸势齐名,为日本书道宗师。空海在唐时还广为搜求经典,收集经卷、文学、天文、医学、工艺、美术等古今名本。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随遣唐使舶归国。空海滞唐一年有余, 中国僧俗建立深厚友谊,临别时,互赠诗文,依依之情跃然纸上。
日本真言宗僧众,饮水思源,缅怀先贤, 为增进中日友谊,与西安市有关方面商谈,於1982年建成“空海纪念碑”,又於1984年建“惠果空海纪念堂”青龙寺1997年前做为文物遗产而存在。 青龙寺作为真言宗祖庭。又是中外著名的佛教圣地。以全新的历史面貌迎接中外广大信众。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新的贡献。
[寺院胜景]
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悬空寺,在山西省浑源县城南四公里恒山金龙峡的半崖峭壁间。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是国内现存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悬空寺原名玄空寺,又名崇虚寺。现供人们游览观光的建筑主要是明、清遗物,该寺历代均予重修。悬空寺
山东庆云海岛金山寺位于山东省庆云县汾水王村西,隋代即有。该寺院建筑宏伟,大殿禅堂10余排,占地千余亩,僧侣众多,有骑着毛驴关山门之说。寺门之东即为汾水镇,居两水交汇处,乃水旱码头,游者香客络绎不绝,商贾云集,日进斗金。《金史·地理志》尚有记载。
河南洛阳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现存的遗址古
扶风县法门寺,又称法云寺,位于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宝鸡市。地处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东距西安市110公里,西距宝鸡市90公里。 始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年间,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
恒山悬空寺又名玄空寺,位于山西省浑源县,距大同市约65公里。位于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峭壁间,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是国内仅存的佛、道、
武汉归元寺又名归元禅寺,武汉佛教四大丛林之一,位于武汉市汉阳翠微街西端。国家AAAA级景点,全国重点佛教寺院,是湖北省佛教协会和武汉市佛教协会的所在地,也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著
雷音寺位于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盐锅峡镇小茨村黄河和湟水河的交汇处,整个建筑坐南朝北,依山取势,寺院重迭,以集中、紧凑、高雅著称。设计以中轴线展开,横向左右对称,逐次延伸、升高、平地、高台浑然一体。寺院显得非常庄重宏伟、气势非凡。
红螺寺风光欣赏 历史沿革 寺院胜景 当今住持 法务法事 交通通讯 [历史沿革] 红螺寺,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城北5公里的红螺山南麓,为历代佛教圣地,也是京华气功的发源地。始建于东晋永和四年(公
东林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始建于384年,为东晋著名高僧慧远所建。因处于西林寺以东,故名。慧远在东林寺主持30余年,集聚沙门上千人,罗致中外学僧123人结白莲社,译佛经、著教义、同修净土之业,成为佛门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始祖。
历史沿革 寺院胜景 当今住持 法务法事 交通通讯 [历史沿革] 南山寺,位于海南省三亚市,据史志所载,三亚南山即菩萨长居之补怛洛迦,有大光明山之称,故琼州历来即有观音出巡南海之说。南山侧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