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寺,位于河北省赵县城东南,距举世闻名的赵州桥约三公里。最早建于汉献帝建安年间(196-220),古称观音院,南宋为永安院,金代名柏林禅院,自元代起即称柏林禅寺。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是中国著名的禅宗古刹。
柏林寺几度沧桑,香火绵延。据史料记载,著名译经大师玄奘赴印度取经之前,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曾驻锡观音院,从道深法师研习《成宝论》。晚唐时期(885年),禅宗高僧真际从谂禅师以八十高龄来此弘法,时人尊为“赵州古佛”,在寺院说法40年,120岁圆寂。禅师以“无”字公案接引四方禅众,形成独具风格的赵州禅,后人视之为“无门关”。“平常心是道”“狗子无佛性”、“吃茶去”等公案形成了影响深远的“赵州门风”。
金代,这里一度改为律宗道场,曾有五代律宗大德在此弘扬戒律达五十年。最有名的是诠宗律师。金朝末年,法传临济正宗的归云志宣禅师主持法席,柏林寺由此革律为禅,宗风大振。归云禅师平生主持七所名刹,望重当时,现在北京西郊潭柘寺尚存其舍利塔;元代,这里先后有圆明月溪禅师、鲁云行兴禅师,都是宗门大德,柏林寺由兹气象恢宏,成为燕赵一带的佛教中心;明清两朝,中央朝廷管理赵州地区佛教事务的机构——僧正司设在柏林寺。当时柏林寺的住持往往同时兼任僧正司僧正。
柏林寺内曾建有真际禅师宝殿,殿内有以奔流江水为题材的著名殿画。河北人曾以“赵州柏林寺的水、曲阳北狱庙的鬼”合称为河北壁画艺术“双绝”,相传此两处壁画皆为唐代画圣吴道子所作。近百年来,柏林禅寺屡遭劫难,殿堂、经像荡然无存。到80年代末期,柏林寺仅存砖塔和数十株古柏。到1988年这里重新进驻僧人时,只有赵州禅师舍利塔及二十余株古柏,很难使人想到这里曾是一处佛教古刹。
1988年,近代禅宗泰斗虚云禅师的得法门人净慧老和尚参拜祖庭时,看到“一塔孤高老赵州”、“断碑残碣埋荒草”的悲凉场景,遂发心重振祖庭。该年5月,经河北省佛教协会倡导,在净慧法师主持下,开始重建柏林寺。首先重修大雄宝殿,继之修葺从谂禅师塔,并重修山门殿、天王殿、藏经楼、禅堂、念佛堂、客堂、斋堂、僧房等,高大雄伟,蔚为壮观,堪称河北首刹。
柏林禅寺普光明殿于1991年11月动工兴建,1992年7月底竣工,8月28曰举行落成开光典礼,工期仅用八个月时间。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为普光明殿题写了匾额与楹联。普光明殿占地380平方米,为砖木结构单檐宫殿式建筑,上覆黄琉璃瓦,风格典雅,庄严古朴,佛殿正中安奉汉白玉释迦牟尼弗坐像。该坐像高三米,重十吨,右手施“无畏印”,表示赐予众生安乐:左手作“与愿印”,表示成就众生善愿。此像是美国纽约正觉寺住持佛性法师施资供奉。
柏林寺搭全称为“特赐大元赵州古佛真际光祖国师之塔”,建于元天历三年(1330年),为纪谂唐代高僧从谂禅师所建,因从谂禅师谥封“真际禅师”,故该塔被称为“真际禅师塔”。塔高40米,分七级,平面呈八角形。
第一层四面雕有格子门窗,下有方形塔基。塔基上为束腰式须弥座,座上有两层砖刻图案,上层为伎乐、金刚、力士,下层是龙、象、鹿、牡丹等图案,刻工精细,形象生动。此塔的特点是斗拱雄大,出檐深远,雕刻丰富,为元塔中精品。
据传,日本临济宗祖师荣西禅师曾两次来华参学,在柏林寺内植茶学经,后将茶种传播到日本。1980年以来日中友好临济黄蘖协会访华团多次组织日本僧众前来拜谒柏林寺。
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悬空寺,在山西省浑源县城南四公里恒山金龙峡的半崖峭壁间。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是国内现存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悬空寺原名玄空寺,又名崇虚寺。现供人们游览观光的建筑主要是明、清遗物,该寺历代均予重修。悬空寺
山东庆云海岛金山寺位于山东省庆云县汾水王村西,隋代即有。该寺院建筑宏伟,大殿禅堂10余排,占地千余亩,僧侣众多,有骑着毛驴关山门之说。寺门之东即为汾水镇,居两水交汇处,乃水旱码头,游者香客络绎不绝,商贾云集,日进斗金。《金史·地理志》尚有记载。
河南洛阳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现存的遗址古
扶风县法门寺,又称法云寺,位于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宝鸡市。地处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东距西安市110公里,西距宝鸡市90公里。 始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年间,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
恒山悬空寺又名玄空寺,位于山西省浑源县,距大同市约65公里。位于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峭壁间,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是国内仅存的佛、道、
武汉归元寺又名归元禅寺,武汉佛教四大丛林之一,位于武汉市汉阳翠微街西端。国家AAAA级景点,全国重点佛教寺院,是湖北省佛教协会和武汉市佛教协会的所在地,也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著
雷音寺位于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盐锅峡镇小茨村黄河和湟水河的交汇处,整个建筑坐南朝北,依山取势,寺院重迭,以集中、紧凑、高雅著称。设计以中轴线展开,横向左右对称,逐次延伸、升高、平地、高台浑然一体。寺院显得非常庄重宏伟、气势非凡。
红螺寺风光欣赏 历史沿革 寺院胜景 当今住持 法务法事 交通通讯 [历史沿革] 红螺寺,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城北5公里的红螺山南麓,为历代佛教圣地,也是京华气功的发源地。始建于东晋永和四年(公
东林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始建于384年,为东晋著名高僧慧远所建。因处于西林寺以东,故名。慧远在东林寺主持30余年,集聚沙门上千人,罗致中外学僧123人结白莲社,译佛经、著教义、同修净土之业,成为佛门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始祖。
历史沿革 寺院胜景 当今住持 法务法事 交通通讯 [历史沿革] 南山寺,位于海南省三亚市,据史志所载,三亚南山即菩萨长居之补怛洛迦,有大光明山之称,故琼州历来即有观音出巡南海之说。南山侧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