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梵志恒河求法

佛陀时代,印度有许多外道信仰。有五百位梵志﹝外道行者﹞相信到恒河沐浴可以消灾、超越苦难,当时这种传说很盛行,所以这五百位梵志即相约结伴前往恒河。

供佛因缘,树神得报

印度的沙漠广阔,他们方向稍一偏差,竟然迷路了,带来的粮食已渐吃完,他们仍然找不到出路。正当饥饿惶恐之时,忽然看到远处好像有一片树林,仔细再看,树林之中有一棵树似乎很有瑞气;他们觉得那里有生机,于是走近树林,希望能找到生存的机会。五百位梵志拖着疲累已极的身体来到那棵大树下,结果,除了大树之外毫无人迹,绝望之余,五百人便放声痛哭!

当五百人痛哭时,树神现身了,问他们:「你们为什么痛哭呢?」其中一人就告以原委,并哭诉说:「我们已经饥饿不堪,既无法回家,又无法到达目的地。」树神甚是同情,便伸出手来,许多美味的奶酪像水龙头的水一样,从他的手一直流出来,五百位梵志赶紧接下奶酪饮用,顿时疲倦消除、体力恢复。

五百位梵志感恩地说:「非常感谢您,您到底有什么神力,为何一举手就有这么多丰盛的食物涌出,可供给这许多人食用?」

树神说:「几年前我在王舍城遇见须达长者,他经常发心供养佛陀。有一天清晨,他在王舍城买了许多奶酪,但他提不动,即拜托我帮他提奶酪去供养佛陀及僧众,我想那是好事,即乐于帮忙提送。到佛陀的住处时,正好是佛陀午时用斋的时刻,长者又令我我为佛陀奉上奶酪供佛及僧众,我都欢喜恭敬地做了。回家后我仍然满心欢喜,但是生命无常,没想到那天晚上,我得了急病,于半夜往生了。」

「我对佛法根本没有概念,帮长者提食物供佛及僧众只是举手之劳而已,承此因缘即往生到这里,而且有此『手出奶酪』的福报。但是,我很懊恼,虽然双手能涌出奶酪,但我对佛法仍然很迷惘,你们若有机缘见佛求法,希望听闻后能回来为我说法,这就是回报我最好的方法。」

欢喜见佛,闻法开解

这五百位梵志听了,才知道原来还有更好的佛法,于是,他们改变方向,不到恒河而转向王舍城,他们第一个目标是要找到须达长者,希望须达长者能引荐他们去见佛陀。

浩淼恒河的日出时分,彷佛洋溢清圣梵呗。

当他们距离舍卫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时,这五百位梵志又疲倦不堪了。他们遇到妙音长者一行人,妙音长者看到他们拖着疲累的身体,问道:「你们从那里来?要往那里去?」五百梵志告诉他来意,妙音长者听说他们远来,是为了要见佛陀,就很欢喜地说:「我们也陪你们一道去,我知道你们很疲累,我可以提供交通工具和饮食,你们稍作休息再前进!」之后,这队伍浩浩荡荡地往舍卫国去。

抵达目的地,正要入城时,遇到一位庄严耆德的长者,长者看到这么多人来,即上前慈祥地问道:「你们要去那里呀?」梵志回答:「我们要拜访须达长者!」长者说:「我就是,你们找我有何贵事?」梵志说:「希望您能带我们去见佛陀。」须达长者是在家护法居士,他听到这么多人想拜见佛陀,非常欢喜,于是立刻引他们去见佛陀。

佛陀慈悲地为众人说法,须达长者想:「这么多人一心想拜见佛陀,不知有何特殊因缘?」于是须达长者问道:「佛陀,这五百梵志过去有什么因缘得佛为其说法?」

佛陀回答:「当然有因缘啊!过去迦叶佛时,有修道者千人,迦叶佛会告诉他们──未来于娑婆世界,有位释迦佛广演妙法。这千位修道者非常欢喜,发愿将来要在释迦佛座下受法。」佛陀又说:「我当时于会中受到迦叶佛的授记,而他们发愿要闻法开解,于是才有现在的盛况呀!」

开口动念勿轻忽

这一段故事虽然很简单,但是,由此可知,我们举手投足、开口动舌无不具足因缘:当时带头发愿的是妙音长者;而举手之劳帮忙提奶酪去供养佛陀的年轻人成为树神,得手出奶酪的福报。

若想修福,即应多做好事;看到别人在做好事,应发心去帮忙。千万不可因善小而不为,也不要因恶小而为之,不要以为「心里动个坏念头有什么关系?」要知道,开口动念无不是业力因缘,请大家重视因缘啊!

本文摘自:《慈济道侣》210期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