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 星云大师 虚云法师 大安法师 道证法师 济群法师 印光大师 证严法师 太虚大师 净界法师 慈法法师 宽运法师 明一法师 白圣法师 白云禅师 宝静法师 本法法师 本焕法师 本性法师 本源法师 斌宗法师 忏云法师 昌臻法师 常福法师 常照法师 超定法师 超然法师 彻悟禅师 成峰法师 成刚法师 持松法师 崇慈法师 传道法师 传明法师 传印法师 纯祥法师 慈航法师 慈舟法师 慈庄法师 达观法师 达摩祖师 大寂尼师 道坚法师 道信大师 道隐法师 道源法师 涤华禅师 谛闲法师 东初法师 法藏大师
证严法师问答
  • 念何经可消何种业障? (证严法师)念何经可消何种业障?

      问:念何经可消何种业障?证严法师答:讽诵各部佛经均要诚信,发愿深切,希望好事都甘愿做,果报则欢喜受;如读诵《地藏经》即应有地藏菩萨一样的愿力。读诵《普门品》即需要有观音菩萨一样的慈心悲怀,造福人群。

  • (证严法师)睡觉前不能念佛吗

    问:有人说睡觉前不能念佛,可有此事? 证严法师答:「阿弥陀佛」是文字相,是一句佛号,其实佛就是人,因为他慈悲又有智慧,故称为佛。念佛是为了警惕自己,让自己有如佛一样的慈悲,和像佛一样有超越的人生,所以要时时念佛,与佛同

  • 一生病苦连连,怎样才能解脱痛苦? (证严法师)一生病苦连连,怎样才能解脱痛苦?

      问:我这一生病苦连连,大小手术不断,现在得了癌症,还得接受放射治疗,实在烦不胜烦。最近又经常失眠,而倍感痛苦。请问师父,您有什么良方,可以解除我的痛苦?  证严法师答:凡事靠一念信心,最好的治

  • (证严法师)孩子不乖、不读书,怎么办?

    问: 孩子不乖、不读书,怎么办? 证严法师答:父母对孩子只有尽责任,而没有限制其发展的权利,要多为孩子种福,以母亲的心怀来爱众生;以菩萨的智慧来教育子女,不要太为子女操心,否则,无形中会加重他的业。

  • 如何才能开智慧? (证严法师)如何才能开智慧?

    问:如何才能开智慧? 证严法师答:只要你放掉烦恼,心无杂念,自然就会启发智慧。

  • 什么是经?为何要念经? (证严法师)什么是经?为何要念经?

      善士问:什么是经,为何要念经?证严法师答:“‘经’,即是‘道’,‘道’即是‘路’。念经就好比看地图,记下了地图中的名称、方向,按图索骥,我们才知道应该遵循的方向。”

  • 谈“情爱” (证严法师)谈“情爱”

      情实难断。菩萨道是觉有情,未尝断情;佛陀的爱透彻无比,亦未尝断情——私情私欲,使众生痛苦;只有大爱长情,才能使众生超脱痛苦。

  • 做事容易分心,怎样才能让自己用心 (证严法师)做事容易分心,怎样才能让自己用心

    知道利用时间、能够把握当下、此刻,就是用心。做事要专注,心怀要如海天般宽广。好比大鹏鸟,专注地蓄势待发,一阵风来,即全力冲飞,气势磅礴。用心是自然而然,并非刻意造作的。

  • (证严法师)慈济是否以《无量义经》做为中心思想一门深入?

    问: 慈济是否以《无量义经》做为中心思想一门深入? 证严法师答:《无量义经》的思想是,无量为一,一为无量。我常常说「合抱之树,始于毫芒」,普天之下,只要有心,这个「心」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却可以成就无量事。《无量义经》对这些说的非常清楚,慈济的精神就

  • (证严法师)请师父看因果!?

    有一位会员,一坐定即说:请师父看因果!? 证严法师答:我不会看因果,但我们会注意因果。

  • (证严法师)应如何修行?

    问:应如何修行? 证严法师答:注意外境来时的一念之间。

  • (证严法师)什麽样的人最美?什麽样的衣服穿在身上最漂亮?

    问:什麽样的人最美?什麽样的衣服穿在身上最漂亮? 证严法师答:带著微笑的面孔最美,微笑是世界共通的语言、爱的表现。最漂亮、最有气质的衣服是柔和忍辱衣。

  • (证严法师)如何对待犯错的人?

    问:如何对待犯错的人? 证严法师答:我们应该像佛陀对待罪恶的众生一样,原谅他、怜悯他、帮助他。人性总有善良的一面,有时犯错的人其实比被侵犯的人更加痛苦。

  • (证严法师)做人做事要如何才能圆融?

    问:做人做事要如何才能圆融? 证严法师答:圆就是圆满。待人处事要用圆的方法,不要用尖的方法。因为尖锐会伤到人,同时也会扎到别人的心。

  • (证严法师)到底哪一种人才是正信的佛教徒呢?

    问:佛教徒有三类:一是学佛的人,二是拜佛的人,三是信佛的人。到底哪一种人才是正信的佛教徒呢? 证严法师答:学佛的人才是。我们要学佛的信心、毅力和勇气,以及学佛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伟大精神。

  • (证严法师)在工作上,常感到很伤心...

    问:在工作上,常感到很伤心... 证严法师答:打开心门!如果心门打开,任何人出出入入,都能畅行无碍;反之,心门若窄,任何人出入都会彼此碰撞。

  • (证严法师)师父的法是宝,但为什么碰到自己缺点就转不过来?

    问:师父的法是宝,但为什么碰到自己缺点就转不过来? 证严法师答:那些转不过来的,就是他把缺点当钻石紧盯不放,而把我的法如豆腐般地给丢了。心本来是放宝藏的,但你们不放宝藏,却到处捡垃圾来当宝贝,如果手上的垃圾不丢掉,就算是钻石在眼前,你也无法捡拾啊!

  • (证严法师)为何要持戒?

    问:为何要持戒? 证严法师答:人之所以痛苦、惶恐不安,是因犯错的罪恶感所致。持戒就是防患未然,守正于日常生活中并形成规矩,自可避免犯错。

  • (证严法师)何谓『包容』?

    问:何谓『包容』? 证严法师答:就是不要排斥别人。

  • (证严法师)如何用心?

    问:如何用心? 证严法师答:知道利用时间、能够把握当下、此刻,就是用心。做事要专注,心怀要如海天般宽广。好比大鹏鸟,专注地蓄势待发,一阵风来,即全力冲飞,气势磅礴。用心是自然而然,并非刻意造作的。

  • (证严法师)世界上什麽人最快乐?

    问:世界上什麽人最快乐? 证严法师答:能原谅别人的人最快乐。当你原谅一个人的时候,当下心中的烦苦也同时消失了。

  • (证严法师)什么是经,为何要念经?

    问题:什么是经,为何要念经? 证严法师: 经,即是道,道即是路。念经就好比看地图,记下了地图中的名称、方向,按图索骥,我们才知道应该遵循的方向。

  • (证严法师)公婆应如何看待媳妇?

    问:公婆应如何看待媳妇? 证严法师答:子女结婚,不是嫁出一个女儿,而是多了一个儿子;不是娶进一位媳妇,而是多了一个女儿。

  • (证严法师)疼惜别人却不被领情,该如何处之?

    问: 疼惜别人却不被领情,该如何处之? 证严法师答:若有人停滞脚步,不愿继续前行,可以告诉他们:「没关系,我们会永远等你喔!等你再一起来做『我们的』事。」心中既不放弃他,但也不要强拉他,否则就如对待倔强的孩子般,越是拉他,越会反抗不从。可换另一种方式引领

  • (证严法师)若想创造快乐的世界,人类该做什么努力?

    问: 若想创造快乐的世界,人类该做什么努力? 证严法师答: 这需要大爱。人因欲念高涨,不断造成国与国的争战以及人与人的互斗。

  • (证严法师)何谓「直心是道场」?直直地说出内心话,不就是直心

    问:何谓「直心是道

  • (证严法师)当我发脾气时,想到您说欢喜心,就会把气压下来,但却忍的好难过喔!

    问:当我发脾气时,想到您说欢喜心,就会把气压下来,但却忍的好难过喔! 证严法师说:这是还有忍的心才会难过,若能时时培养欢喜心,放大心胸容纳一切,自然就会升起清凉喜悦心,也就不需要忍得那麽苦!这就是一步一步的修养,如同细水常流一般,再硬的脾气、再固执的心,

  • (证严法师)何时运才能通?

    一位师姊问:何时运才能通? 证严法师答:心开运就通。日日欢喜过,即得心自在。

  • (证严法师)修行与工作如何并行?

    问:修行与工作如何并行? 证严法师答:「难以静下来中静下来」就是修行,并非一定在寺院也不是在无人打扰时,而是要走入人群;人际之间就是自我警惕之时, 活生生的教材就在日常生活中,所以在生活中修行,在工作中尽心。

  • (证严法师)何谓禅?

    问:何谓禅? 证严法师答:吃饭专心吃,做事专心做,心无旁骛即是禅。

  • (证严法师)如何念得一心不乱?

    问:如何念得一心不乱? 证严法师答:我们都是凡夫身,在心平静时藉念佛来定心。信佛应信得解脱、自在,而非自添烦恼。

  • (证严法师)烦恼如何了断?真理如何体悟?

    问:烦恼如何了断?真理如何体悟? 证严法师答:上人说:「烦恼就如暗室,只要提起意念将心光点亮,黑暗就消失了。」烦恼就是无明,在心中堆积垃圾制造污秽,只要清掉污秽,心中就回复清净。要点亮心光,清理污秽,别无他法,唯有靠自己才行。 例如教育子女的烦恼,要免于

  • (证严法师)为何要将佛圣化而不可神化?

    问:为何要将佛圣化而不可神化? 证严法师答:神与鬼同道,因为还有瞋心在,所以随业流转于三界内。而佛菩萨疼爱众生,如母之爱子,无怨无求;因此是圣人而非神。神离人很远,而圣人却随时在我们周围。

  • (证严法师)师父,真是抱歉!这杯子缺了一角...

    问:师父,真是抱歉!这杯子缺了一角... 证严法师答:除了那微末的一角外,整个杯口不都还是圆的?每个人都有缺点,若不去计较缺点,每个人都是很好的人。

  • (证严法师)把自己的家庭顾好,不就可以了吗

    问:人活着,只要把自己的家庭照顾好,不就可以了吗?证严法师答:生活在天地宇宙间,不能只局限在个人生活圈,只为自己的家庭、事业打拚,对其他事物一无所知;只要敞开心胸、开阔眼界,心灵的享受与领会,非金钱可得。除了

  • (证严法师)要如何才不会「嫉恶如仇」?

    有人问:如何才不会「嫉恶如仇」,对待任何人事都能柔言软语?上人的回答:哪里有什么仇人,慈悲就无敌人哪!事实上,所谓「善恶无记」,谁人是尽善,又谁人是尽恶?虽说人之初,性本善,但凡夫的性情总是受后天环境影响,不自

  • (证严法师)守住现在,就是守住未来

    有人问:慈济规模愈来愈大,不知上人是如何维持慈济长期经营的效率?是否需要更新的管理效率?上人回答:在办理寺庙登记时,我就已经把四大志业的前后顺序订下来,即慈善、医疗、教育、人文,想一想这四大志业目前也没退

  • (证严法师)没有不原谅的人,是否会变滥好人?

    问:「『普天下没有我不原谅的人』,是不是会变成滥好人?」上人的回答:「人与人之间,要有开阔的心,任何人都可以包容,就没有不可原谅的人,然而是非要分清楚。」「就像对孩子要给予爱而不能宠。对错要分明,对于犯错的

  • (证严法师)从事善行的目的?

      访客问:慈济从事各项善行,其目的是善行的本身,还是有更大的意义要达成?  证严上人的回答:  鼓励善行,目的在唤起人人清净无染的大爱,这股爱的力量是帮助人最充沛的力量,也是最大的后盾。  没有这分爱,不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