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也?恶也?

善也?恶也?

正 如

佛教书籍汗牛充栋,佛教教理博大精深,经书虽丰,思想虽博,义理虽奥秘,但其“中心思想”无非是昭示着这样一个主题,那即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凈其意,是名佛教。”

昔日,唐代诗人白居易,翻山越岭,不辞劳苦,请法鸟窠道林禅师:“如何是佛法大意?” 禅师亦作如上回答。白居易愕然!叹服!遂起护法弘教之悲心!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恶止善生,恶断善行,是我“佛法大意”!然而,面对“法无定法”时,我们又迷路了!一切法,原无一个“固定”“不变”的形态,也不会有一种“固定”“唯一”的诠释,“善”与“恶”也自然地被困在这一“万物辨证”的法则之中。禅言道:“说似一物即不中!”真理是没有一定的“界限”。

的确,在人世间:你说不杀不赌是“善”,他说“不杀不赌,不是君子”;甲说:米饭比面包好吃,乙说:面包比米饭好吃;女子开车,男人不留须这是个人自由,阿富汗神学士却说:女子开车,男人不留须是判逆,要坐牢,打入地狱;“坚守自由”是自卫行动,神学士发动追随者反击送死,还美名叫“圣战”……,是此,众生各执己见,偏见邪见,是非难辨,黑白颠倒,以恶为善,以善为恶,纷争噪起不休,俾使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国土飞扬民涂炭,恐怖笼罩人心惶,国不安泰,民无宁日。

如何是“善”?怎样又是“恶”?其实,善恶有如黑白分明,它在某一特定的“时空”中,界线更是一目了然。

元朝时,一群学士拜访中峰禅师,其中也谈到有关“善恶”的标准问题。中峰禅师就请他们先谈谈,于是一人就讲:

“打人骂人是恶,恭敬人、礼貌对人是善。”

中峰道:“未必对!”

另一人说:“贪赃枉法是恶,廉洁守份是善。”

中峰答:“这也未必对!”

于是,大家就请教禅师,如何才是“善恶”的标准?

中峰禅师说:“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已,则敬人礼人皆恶也。”简单数语,这就点明了人与人之间---在这一特定生物圈中的善恶标准。对于今日的“地球村”而言,繁荣、文明、民主、自由、和平就是善,促进繁荣、文明、民主、自由、和平就是善行,挑战繁荣、文明、民主、自由、和平就是恶行,恶行必招恶果。

佛说:“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 ,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 又说:“此法,是众生成就人天身,成就声闻菩提、独觉菩提的根本。此法即是‘十善\\\\\’。” (见《十善业道经》)“十善”的第一善就是“不杀”。佛教倡导善行,爱护生命,主张和平。

心香一瓣,愿人人依佛言行,遵循沟通、理解、宽容、平等,“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全球性不平等现象消除,则天下自无纷争,世界自奏升平之歌。

原刊登在2001年美国佛教联合会《法炬》杂志上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