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当下 当下和谐

  和谐当下 当下和谐

  佛学的和谐观与社会提倡的“和谐”,有一条独特的“和谐路径”可以走,就是“和谐当下·当下和谐”的道路。

  理解“当下”也不是件麻烦的事:利在当下,当下就是现在,现在就是未来。

  “和谐”一词,可以作和睦协调解释,最早出现在东汉。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在解释【诗·周南·关雎】时说:“后妃说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

  东晋高僧法显,在其所译【大般涅槃经】中也使用了“和谐”这个词,“欢悦和谐,犹如水乳”。这是说,出家人共住在一起要彼此心生欢喜,就像水和乳融合在一起一样。

  水乳交融成语,大概就始于此时。现代科学技术是可以把“水”和“乳”分离出来的,古时候很难办到。这就把“和谐”提升到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降解”的程度,佛学文化自有它“自主的知识产权”,智慧的诠释了一个看似简单平常,内藏禅机的“和谐”机锋。

  佛出世的因缘是为了什么呢?因为佛是觉的,人是迷的。人既是迷的,所以人就要受一切烦恼生死的苦。

  人有“迷”就有“苦”,于是佛学文化就创立了三世因果业感之理。

  “三世因果”指的是前世造因,今世受果,今世造因,来世受果。三世之说可视为佛教教理的主要特色之一。即现在世的苦乐乃过去世善恶的业报,而现在世善恶业又是未来世苦乐之果;现在的因招致未来的果,因果连续而有无穷生死。

  本来也是“白话文”,句子长了就要翻译一下了:过去时造了恶业,今世就要承受恶果。反之,善之善果。现在时造了善业,后世就能承受善果。反之,恶之恶果焉!

  过去时,善恶我们无法掌控,现在却是我们可以修为的,所以要“和谐当下·当下和谐”。

  佛学文化不是束之高阁的经典,教化大众还是要把“精要”普及开来才是。

  佛学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哲理化文化。既有高尚的宗教情感又有高深的解脱智慧。主要体现在“慈悲”上。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与乐)就叫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拔出其苦(拔苦)就叫慈。

  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团体谙熟慈悲哲理,善恶轮回的果报,也就具备了佛学的和谐观。这对于人格的成长与完善、身心的和谐与健康道德与智慧的提升等诸多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

  佛学提倡用慈悲心来对治愚痴心态,用慈悲心来对治饿鬼道的贪婪心态,用慈悲心来对治地狱道的侵害他人的心态。大乘佛教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具有“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深切大慈悲心。这种重奉献轻索取,重他人轻自身,重利他轻自利的人格特点,与和谐社会所要求的高尚人格是一致的。

  这是我们提出“当下和谐·和谐当下”之因由。因为,今天就是明天,而明天就是未来。

  从当下做起,从内心入手,由净自心到净国土,由安自心到安众生,由平自心到平天下,就能实现“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社会和谐、人间和美、世界和平”的新“六和”愿景。

  我们难料前世的善恶,只能把握“当下”的慈悲,“三世因果”从“当下和谐”开始,是“和谐当下”的首要。

  季羡林先生在谈到当下和谐社会时说道,和谐要具备三大要素——

  “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内心和谐”。

  这三大和谐都以“和谐当下?当下和谐”为前提,不去苦思冥想于前世之“因”,而着眼于现世之“因”从而造“善业”于后世,这就是佛学智慧的崇高体现。

  佛在当下,和谐即在当下,从我做起,从心做起,“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和谐一人,和谐一家,和谐整个社会。和谐当下,当下即和谐。

  终结,何为和谐——

  其实,“和”与“谐”是两件事。“和”是面对大众,“谐”是针对个别。

  “和”的基础是禾苗与口言,只要人人有衣食,人人有话语权,即是“和”的基础,那也便是和之国、和之家、和之天下的基石。

  谐是基于言、匕、匕、丿、日的结合,它寓意着“言”是对持有匕首的众生的教诲与教导,下面的“丿”是寓意去教诲只有“人”的一撇,没有“人”的一捺的生命,只有心中存“日”,拥有阳光,那才是“谐”的本意。结述,“谐”是教诲心有邪念,使其做一个心身阳光的人。

  所以,和谐是让阴与阳、好与坏能够和合、协调,最终达到大同不二、和乐有情。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