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要懂得享福不要执着

老人要懂得享福不要执着

  佛经里有一则“老人国”的记载。有一个国家认为老人没有用,就把全国的老人丢弃在荒野山区。老人一多,他们也在那里成立一个独立的小国。有一天,不喜欢老人的这个国家收到外国使者带来一封国王的信函,全国上下没有人看得懂。本国的国王就下诏全民,如果有人能看得懂这封书函,将有重赏。有一个大臣自请国王容他带着书函去访求高明,隔天果然就把信函的内容解说明白,并就着书函所问难的问题,如大象的重量如何秤得、如何辨别母子马、雌雄蛇如何分辨等等,一一解答。国王很高兴,问他是如何办到的,大臣说:“这就是老人的智慧。”国王终于承认自己不尊重老人是一大错误。所以,老人不但可爱,也很有可用。

  现在社会上的老人,有时候不为家人喜欢,不但是代沟的问题,老人的唠叨,老人的固 执,老人的疾病,所谓“老病床前无孝子”,造成老人成为社会所要抛弃的东西。但是我们作为老人,要能够懂得享福,当有需要经验传授的时候,也要在青年晚辈欢喜你的情况之下,不要执着,不能一直执着过往的方法,让人觉得你太过固执,致使年轻人不喜欢你。

  老人不要倚老卖老,不要老气横秋,不要老而不化,不要老而固执。老人要有童心,要有开通的性格,能够拿得起,放得下;老人要老而有用,老而有趣,老而有才。

  老人能常保一颗赤子之心,就能返老还童,如享有“台湾毕卡索”之称的刘其伟,人称“老顽童”。老人总要有一些让人觉得他可爱的地方,像张大千的胡子、于右任的拐杖、郎静山的照相机、李天禄的布袋戏、陈达的“思想起”,这都是老人的可爱。

  老人要有不服老的企图心、旺盛力,要做一个退而不休的老人,例如有的人在家含饴弄孙,有的人到公园扫地,有的人到街上拾荒。自己能够安排自己的生活,不但自己活得自在快乐,也不会造成家庭、社会的负担。

  老人也要有智慧,能够给人一些启示上的价值。老人还要讲究专长,例如学电脑、学英文、学唱戏、学画画。老而能够读书、自修、著作、修行,日子比较容易打发。

  老人不是年纪,而是心境;老人不在身体,而在心灵。如果在自己的性格上、能力上,都能与社会有利益、有关联。在家庭能够“老做小”,能够给人欢喜,则不但不会令人讨厌,当然就能够成为一个快乐而可爱的老人了。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