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念佛等六念法门的开示
有一年夏天雨季,佛陀在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南郊的祇树给孤独园安居。
三个月的雨季过去了,比丘们都集中在饭厅里缝补衣服,同时也为佛陀缝衣。
那时,梨师达多与富兰那兄弟两人,正好到舍卫城办事,一听说佛陀就要离开王舍城到其它地方去游化了,就央人到佛陀的住处去打听实况。结果,那人正好看到佛陀与比丘众们,从祇树给孤独园出发离开,就赶快早一步回来告诉他们兄弟说:
「佛陀一行人,已经离开住所,正朝这边过来了。」
于是,兄弟俩就在路旁恭候佛陀。
佛陀来了,兄弟俩赶紧顶礼,然后对佛陀说:
「世尊!您要离开王舍城,前往憍萨罗、迦尸、摩罗、摩揭陀、央迦、修摩、分陀罗、迦陵伽等离我们那么远的地方去,让我难过得犹如身体就要被支解了,头昏眼花,心乱如麻,所学的法都忘了。您这一离开,我们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世尊,以及善知识比丘们呢?」
佛陀告诉他们兄弟说:
「不管你见得到、见不到世尊,见得到、见不到善知识比丘们,你们都应当要随时修学着六念。哪六念呢?
应当忆念着如来的功德:如来确实是应受供养者、圆满的觉悟者、真理与正行的实践者、完善幸福的终结生死者、彻底了知世间者、受调教人的无上领导者、天界人间的老师、觉他的自觉者、世间最尊贵者。应当忆念着法:正法是世尊所清晰教导的,是当生可见证,是可以直接领受,是水到渠成,不待资历、节气就能成就的,是劝引大家来修证的,是学了以后就用得上的,是智者内心所体验的。
应当忆念着圣僧:世尊的四双八辈圣弟子,修学善好的、直捷的、正理的、中规中矩的正法,是值得我们赠礼的,值得我们殷勤服务的,值得我们供养的,值得我们诚敬问候的,为世间无与伦比的福田。
应当忆念着自己持戒的清净德行:持戒的德行是无裂痕的、无间断的、无玷污的、无瑕疵的、自在而不勉强的、智者所赞光泽纯净无损的、导向禅定的。
应当忆念着自己的布施:布施带给我利益,让我脱离普遍存在于众生习性中的悭吝惯性,以远离悭吝垢秽的非家之心而居家,常常布施,亲手布施,乐于舍心布施,欢喜平等布施。
应当忆念着天界之事:有四大天王天、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等等天界,从此处往生诸天界所需具足的信、戒、施、闻、慧我也有。
当这样忆念着如来;忆念着法、圣僧、布施、守戒、天界之事时,依着所念,心得正直,远离贪、瞋、痴,清楚修学的目标,清楚修学的法而得法喜,因得法喜而欢悦,因欢悦而得身轻安,因身轻安而生起踊动之喜,因踊动之喜而得安止,因安止而得定。能够这样修学,就可以这样说:圣弟子在众人皆乱中独醒,在众人皆邪中独正,入于法界之流而修学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
居士们!在家生活多所干扰与染着,是尘垢之处,我们居无定所,四处游化的出家之路,则像海阔晴空,但如果你们居家也能用心修学,那也就足够了。」
「世尊!在家生活多所干扰与染着,真的是这样啊!我是波斯匿王的内宫侍从,当波斯匿王出游时,我们就得骑大象载着妃子随从。两位妃子一前一后地紧挨着我坐在大象背上,我就夹在她们中间。当遇到下坡路段时,前面的那位妃子紧抱着我的脖子,后面那位攀着我的肩膀;当遇到上坡路段时,换成后面那位紧抱着我的脖子,前面那位紧抓着我的衣襟,这些妃子为了讨好波斯匿王,伴游时都打扮得很漂亮,而且体香四溢,我虽然与他们肌肤多所接触,但,那时我们只能专心注意三件事:一、好好控制着大象,才不会走错路。二、守护着自己的心念,以免对妃子生起欲念,惹来杀身之祸。三、要注意自己坐好,才不会摔下去。世尊!那时,我对妃子无一刻有不正思惟的心念生起。」
「善哉!善哉!你们能这样地善于守护自己的心念。」佛陀赞美道。
按语:
一、本则故事取材自《杂阿含第八六○经》、《相应部第五五相应第六经》。
二、结夏安居,为佛陀沿用婆罗门教传统,所制订的一项僧团制度,即在印度夏季三个月的雨季中,选择一固定处安居,以避免雨季期间四处游化的不便。(参考《佛光大辞典》第二三九八页)
三、念佛法门,在公元初的初期大乘时期,有显著的发展,也是近代中国佛教的一大流,而其根源,还可追溯到《阿含经》,一如本则故事所述,但原始圣典的念佛,以念佛陀的功德(即佛陀「十号」之意涵),让自己远离贪、瞋、痴,而导入戒、定、慧的修学次第。后来的念佛法门,有多方的开展,发展出多种方便念法,如称念佛名号的「持名念佛」,观佛像细微的「观相念佛」,观佛出现于心中的「唯心念佛」,观得一切法实相的「实相念佛」等四类。其中,第四类之念佛,与《阿含经》六念中的由念佛而导入贪、瞋、痴之远离,是较为相近的。
四、向须陀洹,是接近证入须陀洹果位的贤者,而证得须陀洹果位以上者,就称为圣者了。
五、四大王天、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即是「欲界」六天,其寿命福报与环境之庄严,次第殊胜。再往上,即是更殊胜的「色界」天与「无色界」天,那要有初禅以上禅定能力的众生,才可能往生了。
六、印顺法师在其《佛法概论》中,对《阿含经》中的「六念」法,有以下的整理与定位:「在家的信众,于五法而外,对心情怯弱的,每修三念:念佛、念法、念僧。或修四念,即念三宝与戒。或再加念施;或更加念天,共为六念,这都见于《杂阿含经》。这主要是为在家信众说的,如摩诃男长者听说佛与僧众要到别处去,心中非常难过(杂含卷三三?九三二、九三三经);还有难提长者(杂含卷三○?八五七、八五八经),梨师达多弟兄(杂含卷三○?八五九、八六○经)也如此。诃梨聚落主身遭重病(杂含卷二○?五五四经);须达多长者(杂含卷三七?一○三○经等),八城长者(杂含卷二○?五五五经),达摩提离长者(杂含卷三七.一○三三经)也身患病苦。贾客们有旅行旷野的恐怖(杂含卷三五?九八○经);比丘们有空闲独宿的恐怖(杂含卷三五.九八一经)。这因为信众的理智薄弱,不能以智制情,为生死别离,荒凉凄寂的阴影所恼乱,所以教他们念──观想三宝的功德,念自己持戒与布施的功德,念必会生天而得到安慰。这在佛法的流行中,特别是「念佛」,有着非常的发展。」(第二○八页)
七、在杂染的环境中,乃至于在恐怖的环境中,以念佛、法、僧、施、戒、天等六念来正思惟,守护心念,收摄心念,就像梨师达多与富兰那兄弟载着妃子一样,应当是很好的选择。
八、比对《相应部第五五相应第六经》,对「佛、法、僧、戒」有坚固净信的「四不坏净」修学内涵,也与「六念」中的「念佛、念法、念僧、念戒」相同。
故事一: 陕西长安县有一个农人,在地里干活,看到一条蛇钻入洞里,他就把蛇收支的两个洞都堵死了。过了两天后,他二十岁的大儿子和十岁的小儿子俄然不会说话,后经许多医院治疗都无效。两个孩子不会说话现已
捕捉贩卖野生动物遭殃祸章家有三兄弟,同住一个院子里,其中两个都很老实,在家种田,靠本分养家,因为经济条件不好,自己也没什么文化,就谈不上对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孩子们二十几岁了也没读到什么书。但贫苦勤劳人家的孩子懂事早,这几个年轻人,女的学做裁缝,男的学修汽车,现在也都干
我是四川一家乡镇企业的财务人员,要不是那场灾难,我的生活应该像其他人那样快乐、自信而充实,对未来也充满憧憬。可自从患病后,我整个人就渐渐颓废了。那是2001年的1月,我和单位的几个同事出差到成都,晚上住到酒店后不久,有小姐打电话来问要不要“服务”,经不住诱惑,发生了让我这辈子都后悔莫及的事情。
夜已深,高速途中,刘细锋和“老相好”陈海蓉聊着聊着便难忍欲火,在行驶的大货车上玩起了“车震”。面对活生生上演在身后的“活春宫”,31岁的司机张章生却没能做到心无旁骛,他一边把着方向盘,一边频频回首,不时偷窥。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两辆重型半挂车相撞起火,大火瞬间蔓延,正在快活的老板和“相好”没能及时逃脱,被活活烧死。事后清理现场,他们已是一对裸尸。
小富由人,大富由天,命是定数,运是变数,我的一个朋友,五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发精品楼盘,一砖一石没有半点打折扣的地方,看到很多同起步的地产商都赚钱了,他还是坚持着,因为成本高,房子卖得不好,前年的时候基本已到了破产的边缘,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深秋的时候,他说:“下个月,货款利息再还不上,我可能就干不下去了。”我当时听了真是觉得很伤感,这世界难道好人没有好报吗?他曾是种地出身,几年来,他为以前的村子修了小学,敬老院,修了从村口通向县城的公路,他资助了很多贫困的人。
两性关系:见他色美,起心私之。【解释】看见别人的妻子女儿美丽动人,就立刻起了淫欲的心,想要与她私通。【分析】色,这件事情,是人最容易犯的罪业啊!它比起贪财杀生等等的恶业,还要百倍的难以控制;所以它的败德取祸,也比其他的恶业,要百倍的严酷惨烈。然而太上对于贪财杀生等的事情,不断再三的说明禁戒;
我好后悔!我本有一个很漂亮很贤慧的妻子。自从2001年开始就犯了邪淫,先是勾引了本单位的一个同事,来往了数个月,以后上网还和几个女孩女人发生过关系,还偶尔嫖娼。可是我竟然忘记了淫人妻者自己妻也会被人淫的因果道理。虽然在一年前我学佛以后我已经戒了邪淫,可是报应却也来了!
“邪淫”,一般是指佛教上所认为不适当的性行为,属於佛教在家居士所要奉行的五戒之一, 在现代汉语中引申为不良性行为。
一个70多岁的农村老翁染上难言之疾,给子女们造成了难言之痛。日前,宁波鄞县某村的这位老年村民下体长出了指甲般大的赘生物。孝顺的三子一女急忙送老人到医院就诊。因患者年事已高,医生们几乎都诊断为鳞状皮细胞癌,要切除生殖器并辅之化疗。子女们为救老父性命,含泪在手术通知书上签了字。
本书以悟道为线索,以灯录和僧传等原典为第一手资料,精选了中国历史上490位禅宗大德开悟见性的因缘故事,按法系和时间顺序汇编在一起,是目前介绍禅僧悟道方面,最集中、最系统的一部禅宗史专著。
有两个和尚,一个很贫穷,一个很富有。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打算去一趟南海,你觉得怎么样呢?”富和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认真地打量了一番穷和尚后,禁不住大笑起来。
有一个富翁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到远处去寻找快乐。可是走过了千山万水,也未能寻找到快乐,于是他沮丧地坐在山道旁。一农夫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富翁说:“我是个令人羡慕的富翁。请问,为何没有快乐呢?”
我们在无休止的忙碌中,肩头上的担子也一天比一天沉重。于是,为了生计,为了家庭,为了那个红尘中的角色,便只能理所当然地、全身心地去继续奔波,继续操劳。就像是一匹负重的老马,面对生活这驾笨重的大车,除了使劲拖曳,别无选择。
《佛本行经》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从前有一只长有两个头的鸟,也叫做共命鸟,两个头有着完全不同的思想。一个头叫迦喽茶,常作好想;另一个头叫优波喽茶,常作恶想。为了安全起见,它们轮流睡觉,一头睡着,另一头便醒着。有一天在树林里,优波喽茶在睡觉,忽然从树上
一位大富长者只有一个儿子,可这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便离家游走到其他国家。多年来他以乞讨为生,生活非常贫苦。一次乞食,穷子来到自己的国家,并走进了一处豪宅。穷子见到这家的长者,身上挂满宝物,威德庄严,顿时心生恐怖。他想:这位长者是王,还是王的眷属?竟
《撰集百缘经》里面记载着一则“伽尸比丘尼”的故事:佛陀在波罗奈国鹿野苑弘法教化时,梵摩达国王的妻子生下一个端正殊妙、身披袈裟的女婴,取名为“伽尸孙陀利”。伽尸孙陀利天性贤淑善良,渐渐长大。一天,她带着侍卫出城游玩,不知不觉来到了佛陀所在的地方。
《法句经》中,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佛在世的时候,有两位出身高贵的比丘,出家前是很好的朋友。出家后,一位熟悉经藏,善于弘法;另一位则通过精进修道,证得了阿罗汉果。有一次,二人不约而同去见佛。熟悉经藏的比丘,不知道他的朋友已经证得了阿罗汉果,所以就
释尊成佛十年后,在耆阇崛山宝月讲堂,弥勒菩萨、文殊师利菩萨等无量佛土的六十恒河沙菩萨摩诃萨与无央数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悉皆来集,尊重供养。这时,世尊座下有无量数大如车轮的千叶莲花,色香具足,含苞而未开花。一切花
佛陀率弟子前往王舍城灵鹫山,途中夜宿,一些比丘见佛陀来到,纷纷前去诉说他们的争议,各执一辞,争论不休。佛陀为众人讲了下面的故事:从前一个叫镜面王的国王,召集一些天生的盲人汇聚在殿前。国王说:“请你们来摸一摸大象,然后告诉我,大象到底是什么样的。”
往昔,有两名商队的首领,各带五百商人入海寻宝。商船在大海中航行不久,便到达了一座宝岛,岛上有各种珍宝、饮食、美女等。这时,有一天女出现在空中对商人们说:“这里虽然有财宝、美女,但这些快乐都是暂时的。七天后,这个小岛将被海水淹没!”说完,天女消失而去。
农民与贵族,都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了援手,却为他们自己的后代甚至国家播下了善种。人的一生往往会发生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有时候,我们帮助别人或感恩别人,冥冥之中自有轮回。
弟子向禅师求教:“师父,有人说我是天才,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依你看呢?”“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弟子一脸茫然。“譬如一斤米,在炊妇眼中是几碗饭;在饼家眼里是烧饼;在酒商眼中又成了酒。米还是那米。”
我首先深深的忏悔自己生生世世以来所犯的邪淫,接下来把我的经历分享给大家,愿天下人都能远离邪淫,同时也能与真心相爱的良人在一起。我很小的时候大概5岁左右,家里的哥哥姐姐就开始带着我看淫乱的电影和碟片,我那时候很懵懂,但是心里是喜欢这个事情的。
如果我们内心不认同别人的批评,先不要急着辩解“并非这样”。我们心里若充满着自己的想法,那别人讲的话,有可能只听了个大概,甚至很多意思都听不见。我们要学会放下自己的见解和想法,静心聆听,不理解就多问,力争准确接收对方所要传递的信息,这样才能从中
人生犹如一场旅行,每个人都是旅途中的行者。人生苦短,应学会善待自己。善待自己并非放纵行乐,而是要不负此生!为此,我建议大家:1、勿争强胜。常言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古语亦云:“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忘却痛苦的方法有二:一是培养正面情绪。情绪有负面和正面之分,哪种力量更强,就会将我们导入相应的心理轨道。所以,我们要壮大正面情绪的力量,就像以增强体质来对抗疾病干扰那样。二是面对它,想想是哪件事令我们痛苦。狭隘的心是无法承受伤害的,这就会形成
我们都知道浪费可耻,节约为荣。但在生活中如何做到这一点,是个人的自律性行为。我们无法要求别人怎么做,却可以用自己的行动来引导、帮助他人。我想大家都记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场景。父母也教我们不要浪费粮食等等,可为什么慢
礼佛先合掌,脚要前八后二,就是左右两脚前面距离约八寸,后面脚跟距离约二寸,列成八字形。两掌半,右掌按在拜垫中央为第一掌,次将左掌按拜垫左前方,将右手移至右前方,使两掌相齐为半掌,合为两掌半。
善根指的是破恶、生善的根本。你可以把善根理解成好的根机、好的基础,善根主要是针对身口意三业的善法而言的,因为身口意三业的善坚固,所以称为根,根还有生长的意义,就像树根扎入土壤中,可以使树木长大,枝繁叶茂,开花结果,生起其他的善
无间地狱是没有间断的受苦,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是八个大地狱中(等活地狱、黑绳地狱、众合地狱、号叫地狱、大号叫地狱、烧热地狱、极热地狱)最痛苦的一个,日日夜夜受罪受苦,施罪的器用没有不齐全的,从初入地狱时,直到百千劫,在这期间的一日一夜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