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 禅宗五家 禅茶一味 禅宗公案 禅宗思想 禅宗典藏 佛理禅机

法演禅师语录(五)

偈颂

投机

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

山居

床是柴棚席是茅。枕头葛怛半中凹。霜天索寞人投宿。睡到平明手脚交。

自贻

白云堆里古家风。万里霜天月色同。林下水边人罕到。方知吾道乐无穷。

遣兴

冉冉白云间。拂拂微风起。至哉造化功。孰为究终始。究之既不能。徒然自忧喜。

闻角

幽幽寒角发孤城。十里山头渐杳冥。一种是声无限意。有堪听有不堪听。

病起

病来又病皮黏骨。抖擞起来无一物。行不成步语声低。鼻孔依前空突兀。

山中四威仪

山中行携篮。采蕨称幽情。牧童唱罢胡家曲。子规枝上一声声。

山中住万叠。千重谁伴侣。纵使知音特地来。云深必定无寻处。

山中坐月夜。霜天寒雁过。炉灰拨尽未成眠。报晓灵禽清耳朵。

山中卧一片。清光高鉴我。但得身心到处闲。多年布衲从教破。

赞白云先师真

一月在天影含众水。师真之真非月非水。青黄碧绿乱荼糊。看来半嗔半喜。

赞四祖演和尚

桂花包里老黄梅。不向阴阳地上开。蜂蝶岂知香远拆。难寻踪迹去还来。

自赞

眼暗耳聋。行步龙钟。人前强笑。叉手当胸。

自述真赞二首

以相取相都成幻妄。以真求真转见不亲。见成公案无事不办。百年三万六千日。翻覆元来是这汉。

我真我赞。唯己自知。面面相觑。有甚了期。

师室中。常举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僧请问。师为颂之。

赵州露刃剑。寒霜光焰焰。更拟问如何。分身作两段。

示禅者二首

学道先须得指归。闻声见色不思议。长天夜夜家家月。影落澄潭几个知。

祖道何殊世路平。时人行处不须惊。拟心未到先移步。直似玄沙问镜清。

示学徒四首

学道之人得者稀。是非长短几时亏。若凭言语论高下。恰似从前未悟时。

空门有路人皆到。到者方知滋味长。心地不生闲草木。自然身放白毫光。

一片秋光对草堂。篱边金菊预闻香。蝉声未息凉风起胜似征人归故乡。

终日谈玄第一宗。枯河道里觅鱼踪。直饶祖佛无阶级。须向奇人棒下通。

送己德二禅者之长安缘干

二人同心其义断金。古今有此吾道堪任。山之厚重海之渊深。白云留不住。祖佛莫能禁。极目少林峭峙。傍观华岳崟岑。分得维摩按指法。且弹一曲访知音。

悼四祖演和尚

此病彼圜寂。吾门何得失。生死若空花。去来如鸟迹。东涌忽西没。影挂寒堂壁。三十三天扑帝钟。普念般若波罗蜜。

悼投子青禅师

寂住峰头云。洒落曹溪水。高张浮渡帆。直入大洋里。运载既缘终。昨夜狂风起。鬓角女子戴琼花。八十翁翁穿绣履。

悼净渡圆鉴禅师

浮渡岩前青瘦柏。丛林耸出标风格。夜来寒影落西衢。谁唱胡笳十八柏。

吊崇胜大师

苦雾罩庭轩。悲云锁暮天。师归真净界。影挂月孤圆。去不去兮若之梦。来不来兮谁后先。谁后先。阎浮树在海南边。

悼陈吉先

子既卜迁居。禅家第一机。有帆不挂树。无住坦然途。世态那堪恋。恩情尽属愚。祖师门下客。到此辨锱铢。

访信和尚

维摩之后室长开。立雪求心悟善财。木老花雕兮白云乱卷。波澄霜夜兮皎月徘徊。不二门高远相访。又骑羸马入尘埃。

送白首座回乡

归心休问路多端。四海为家未足观。只履清名思达磨。诸侯九合笑齐桓。

次韵酬甘露颙长老

本自居山不厌山。水声山色异人间。知音若会侬家意。任是危层亦共攀。

送仁禅者

白云岩上月。太平松下影。深夜秋风生。都成一片境。

送文禅人宁亲

今生父母当亲觐。从本爷娘子细看。动转施为全得力。一回举著骨毛寒。

送蜀僧

相聚淮南四十年。而今归去路三千。有人若问西来意。水在江湖月在天。

寄信上人

一瓶一钵且随缘。此事时时强为宣。知己不来春渐老。孤峰皎月对寒泉。

次韵酬黄龙图

海会云山叠乱青。龙潭泻碧声冷冷。使君乞与安闲地。时共禅徒终夜听。

次韵酬高台师兄

每览嘉隐篇。清风益可爱。有时说向人。时人都不会。回首望衡岳。岳山千里外。独步立斜阳。飒飒闻秋籁。

拟云送信禅者作丐

春晴触石欲高飞。皖伯台前度翠微。本自无心为雨露。何曾有意泄天机。风雷倚势声光远。草木乘阴色泽肥。莫谓功成空聚散。岩房潜约几时归。

送化主三首

岩缝迸开云片片。半笼幽石半从龙。为霖普润焦枯后。却入烟萝第一重。

莫论人情与道情。大都物理自分明。皖公山下长流水。今古滔滔彻底清。

庭无立雪人。路有尘埃客。倾尽此时心。松间赠行色。

与瑰禅化麦

水中捞得麦。恐悚瑰禅客。往复偃溪边。闻声隔不隔。

寄太平灯长老

遍游五祖山。语笑令人爱。极目情量宽。礼貌多自在。思乡便欲回。不虑他人怪。再见是明年。往来无挂碍。

寄高台本禅师法兄

春山望极几千里。独凭危栏谁与同。夜静子规知我意。一声声在翠微中。

迁住白云入院后示二三执事

登山须柱杖。渡水要行船。有客开颜笑。无愁展脚眠。万般存此道。一味信前缘。试比红尘里。清虚直几钱。

寄诸郡丐者

坐一须走七。古圣留纵迹。此土与西天。个个明格尺。点铁化为金。喝石变成壁。大力那罗延。是谁亲中的。

寄旧知二首

隔阔多时未是疏。结交岂在频相见。从教山下路崎岖。万里蟾光都一片。

朔风扫尽千岩雪。枝上红梅包欲裂。缥缈寒云天外来。吾家此境凭谁说。

送化士四首

何事秋风入夜凉。稻花时复送余香。要知此个真消息。末后殷勤味最长。

皖伯台前送别时。桃花似锦柳如眉。明年此日凭栏望。依旧青青一两枝。

透出龙门未是难。几人得过赵州关。白云片片青山外。为雨为霖去复还。

出自白云山。携筇步烟渚。心中几万端。唯我能相许。

寄旧三首

木落高秋玉露垂。窗前黄菊渐离披。白云片片迎新雁。不是知音说向谁。

寄书未到他先望。传语不来我未知。度日林泉无世虑。敛眉偷看白猿儿。

梅花欲谢不谢。桃花欲开不开。思君共听猿啼处。一片白云天外来。

偶作

多时欲写天边雁。毛色观来苦未全。号叫不妨知节令。养成飞去有何难。雁雁雁塔当初占。古纵禅禅入理深渊。无形无状千难万难。后生晚长心坚石穿。

赋祖花次李提刑韵三首

此花迥与人间别。结果开花当处生。要会祖师端的旨。未萌天地已先成。

此土西天祖佛名。双峰顶上铁花生。世间无限丹青手。只恐吟成画不成。

造化之功品物情。正当生处不言生。寻枝摘叶空劳力。一朵开时一佛成。

次韵酬彭运使留题七峰阁

山腰营小阁。聊且寄生平。三四危峰顶。啼猿分外清。

次韵寄彭运使吏部

纵使千回眼见。争如手亲一遍。透得此个重关。乃是平生方便。

次韵酬吴都曹

山家旨趣最幽微。路转峰回到者稀。一钵黄菁消永日。满头白发已玄机。绕岩瀑布窗前落。哭月狂猿岭上飞。自得平生观不足。那知浮世是兼非。

次韵酬蕲倅李朝奉

谛当之言不在多。文殊不二问维摩。赵州眼烁四天下。赖有同参凌行婆。

题东颖西湖简太守李秘监

修竹乔松积翠阴。绿杨红蕊遍园林。到头须让西湖水。淡静还如君子心。

东颖途中

一宿成家步。孤云万里游。吾门随处静。世路几时休。举首问明月。凭心寄斗牛。归期何太晚。犹尚往他州。

聚远亭

眼观不足。耳听不尽。水碧山青。谁远谁近。

答凭希道

老病疏慵不记心。应无狂梦到琼林。水声山色长为伴。利害从教似海深。

徘徊两涧齐泻碧。垂双带长沙。波浪深。湍流转雱霈。

酬石秀才

昨夜西风激怒涛。惊翻旧事没丝毫。恁栏笑罢思量著。望断长天月色高。

送朱大卿

但得心闲到处闲。莫拘城市与溪山。是非名利浑如梦。正眼观时一瞬间。

送吕公辅

送客别金沙。行行去路赊。淡烟笼碧汉。薄雾缀红霞。百舌吟新树。千株长嫩芽。翻思分袂处。举首见桃花。

送黄景纯

秋云秋水两依依。寒雁声声度翠微。多向洞庭青草岸。楚天空阔不知归。

重会郭功甫

净空居士久相知。三十年来只片时。今日白莲花下见。维摩元是旧容仪。

寄李元中

寄尽千张纸。徒烦心手劳。人情如太华。争以道情高。

嘉隐堂

一松一竹一溪云。时有清风伴月轮。窗外泉声长似雨。迥然居者不知春。

黄梅东山演和尚语终

附录序文(三首)

盖闻。言语道断。而未始无言。心法双亡。而率相传法。有得兔忘蹄之妙。无执指为月之迷。故宗师起而称扬。若尺棰取之不竭。学者从而领悟。如连环解之无穷。教外别传道斯为美演师和尚。游方寝久。询请无私。周旋黄檗之庭。践履白云之室。常心是道。信手成金。红粉佳人。发最上之机。金色头陀。无容身之处。念聪明咒。唱太平歌。皆诸方之所未闻。后人之所警策。其他妙语不可殚论。广于简编。庶为龟鉴云耳。知台州黄岩县事。张景修序。

粤自灵山拈出。葱岭传来。天下丛林。分枝布叶。石霜古月。海会重圆。介在祖山。隐若敌国。谁主兹地。演公其人。演公系本蜀川令行淮甸。三提宗印二纪于兹。仁义道中空华结果。荆棘林内石笋抽条。莫疑优钵现前翻作葛藤会去。克勤上人录其语要。俾之赞扬。兔角龟毛敢言有实。狐裘羔袖终愧非宜。

绍圣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河间刘跋谨序。海会演师。昔行脚至白云峰顶。逢一善知识。据师子座。现比丘身。为无所为。说无所说。有时拏云护浪游戏自如。有时截铁斩钉纪干不可。诸方辐凑。四众景从罔测其由。举皆自失。师独熟视而笑。莫逆于心。曾未逾时。遂蒙受记。天人叶赞。自四面而住太平。父子相承。由太平而来海会。随机答问。因事举扬。不假尖新。自然奇特。其徒纂集。请余为之序。欲传于世云。绍圣二年十一月初十日吴郡朱元祔序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