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西禅师的茶德与茶道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荣西禅师,从南宋归日本时,再次带来茶种,种在背振山的灵仙寺;接着,还有僧弁元,亦从南宋携茶种归,种在骏河国,种出了骏河茶。

  荣西七十一岁时,用中国古文体,写成《吃茶养生记》。他在书中说道,茶是养生的仙药,延龄的妙术,不可不知。茶若生于山谷中,则为其地之神灵;若采之人伦间,则可以长人命。还说,天竺、唐土,都以茶为贵,我朝亦嗜爱之,乃古今之仙药。

  作为仙药的茶,当然还是抹茶,荣西著《宋朝焙茶样》,言及台州末茶,有人遂以为日本抹茶来自中国台州,可宋代没有末茶,只有片茶和散茶。

  荣西在中国,足迹所至,按顺序是杭州、明州、台州,台州为末,因而称台州茶为末茶,使人误以为如日本人自制的粉末状的末茶。

  镰仓初期,荣西再兴吃茶之风,提倡“茶德”——茶的药用性,而有了寺院教化茶,为僧人受戒方便使用,还向庶民施茶,用茶的药效救济病人。

  镰仓第三代将军源实朝,因烦恼害酒,久醉不醒,荣西进茶一盏,并献上《吃茶养生记》,实朝醒来,心中感悦,便推广“茶德”,此为武士喝茶之始。

  从此茶文化,便在武士的心中,开出了苦涩的“茶德”之花。荣西禅师宣讲“茶德”,认为“饮茶可使人高尚”。

  除了自己种茶,他还把茶种送给京都高僧明惠上人。明惠上人种茶在尾山上,种出了日本闻名遐迩的“尾茶”。他认为,修禅有三大障碍:一为睡魔,二为杂念,三为坐相不正。不除掉这三大障碍,禅便难以修成,尤以睡魔为甚,欲驱除之,当饮茶。

  把饮茶从功利性的茶德,提升为艺术化的茶道,以一段禅宗公案为契机。僧人村田珠光,听说了“赵州茶”,顿悟“禅茶一味”,由茶入禅的法门。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