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杂谈 养生误区 食疗养生 瑜伽 有氧运动 太极拳 其他运动

太极拳的内在感觉

太极拳 | 作者: [投稿]

  现在学练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是有的却练着练着就停止了。拳友们互相关心后回音是:“练着练着,感觉没什么意思。

  为什么练着练着兴趣索然呢?为什么练了很多年太极拳却没有内在的体会呢?

  原因就是在练太极拳的过程中,没有体验到独属于太极拳的特殊感觉,或者是没有找到正确的练太极拳的方法。与此同时,有的拳友虽然还在练太极拳,但一直没有出现内在感觉,甚至连基本的健身效果也没出来。

  内在感觉关乎到能否练好太极拳

  独属太极拳的特殊感觉藏在太极拳传统的名称里。过去,人们称太极拳为“绵拳”,称太极拳爱好者所从事的运动为“摸鱼”运动。这些称谓不怎么正规,却形象地描绘了太极拳内在的奥妙——行功走架时要“神穆穆,貌堂堂,气象浑沦,虚录具一心”,其情其景,其内其外,或缠绵悠悠,或隐隐约约,犹如在水路摸鱼,犹如在天地之间寻找一片柔和的温馨。其实,这是在做一种若明若暗、时隐时现、恍恍忽忽的内里运动。这种运动是把神意气形所产生的内在感觉互动为阴阳变化,而这种阴阳变化,需要在时间的积累和身心深处的揣摩中来自然呈现,因为,这种微妙的内感很神奇,如果练太极拳的过程中不能反复地揣摩这些内感,则不能说是一个很好的太极拳练习者,甚至会永远在太极拳门外徘徊。而没有内感的太极拳运动,老前辈们称之为“空描”。意思是说这个人内里边没有东西。

  以太极会天机,阴阳互根来演化宇宙变化之真髓,从某种意义上讲,练太极拳时的内在感觉如何,是关乎太极拳练习者能否真正窥测到太极微妙,能否全面提升身心健康水平,能否步入太极拳至高境界的关键所在。

  内在感觉含意深远

  当然,由于太极拳的博大精深及人的身心状态和知识结构的差异,体现在行拳走架过程中,相同师传的弟子之间的内在感觉并不是一样的。这也是太极拳后来分为许多流派的重要原因。

  一般来说,练太极拳中会出现以下的内在感觉。

  第一

  行拳走架的时的动触感。太极拳虽然寓内在的修炼为行拳走架,但是,由于动中寓静的关系,只要做到心平气和,则虽动犹静,练着练着,身体的相关部位就会出现相应的动触感,比如热、麻、胀、冷、动、酸、跳、等佛家坐禅所说的“八触”。如果内气充足,则双足,两肾,十指尖都是暖融融的,冬天在室外练拳,甚至不用戴手套。

  第二

  静中寓动的整体感。由于太极拳讲究开合相寓、内外相合,所以,行拳走架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形成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整体感,这种整体感是自己与天地融为一体的特殊感觉,仿佛自己的心意一动,则内气与外气融合在一起,从而催发形体产生起承转合的变化,这种变化,招招相连、式式相接、内外一如,意气不二;这种变化,和宇宙的运动相契合,和大自然的变化共起舞。

  第三

  起始、运行、终止、变换过程中的气感。行拳走架时,心中的一静一动,所孕育的起始、运行、终止、变换,会自然而然地节节贯穿,舒缓而动,悠而荡之,手背及小臂的毛孔蠕动可知,人体与空气的摩擦隐约可觉。此时,悠悠荡漾的内气通过劲源或匀布周身,或与外气融合;两膊相系时若气丝相连,上下相随时如有气团移动,如是,动作虽缓放松,则内里的力量无坚不摧。进入这种状态,其内在的身心愉难以言表,置身其境,方知神意气所催发的形体动作是如此的美丽和高贵,内气的充盈是如此的丰富和舒适。

  行功走架中的内在感觉,远远不止这些。有些状似石火电流转瞬即逝,有些虽搜遍人间的所有词汇而难于言表。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