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天 白豆蔻 白术 白头翁 白芷 百合花 百里香 板蓝根 半边莲 半夏 薄荷 北沙参 苍术 车前草 沉香 陈皮 川贝 刺五加 大腹皮 大黄 大枣 丹参 当归 党参 地黄 丁香 冬瓜皮 独活 杜仲 防风 防己 蜂胶 蜂蜜 佛手 茯苓 附子 甘草 干姜 高丽参 葛根 枸杞 桂圆肉 旱莲草 何首乌 荷花 荷叶 黑枣 红参 红糖 红枣

少林隐僧长期吃素不影响练功 蒲公英对身体有益

蒲公英 | 作者: [投稿]

  昨天(11日)上午,少林永化堂禅武医传人释德建与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教授陈瑞燕,联袂来到广州小谷围科学论坛,开讲"少林内功的科学密码".

  在近年来少林寺商业化的非议声中,释德建这位潜居三皇寨山洞、苦练少林绝学的47岁僧人,因隐成名,被媒体冠以"少林隐僧"、"少林武功第一高手"、"少林禅武医唯一传人"等光环,渐渐进入世人视野。

  一碗素面、一碟豆腐,就是释德建的晚餐。周末晚上在广州一家幽静的素食馆,他平静地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的独家专访。他说:"我不是大师,只是还在修行的小和尚。修行是很漫长的事情,时间将检验一切。"

  三皇寨潜修十余年,婉拒"少林隐僧"称号

  记者:从1982年李连杰的电影《少林寺》开始,少林功夫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情结。您也是那个时候上山学艺的?

  德建:我出生在黑龙江,从小喜欢武术。1982年南下嵩山学艺。直到1988年才结识我的恩师行性禅师。他是少林吴轱轮派禅武医第三代传人。1990年,我遵从恩师的嘱咐正式出家,拜少林寺第三十代住持释素喜为师,得法名德建。1994年,我受素喜老禅师委托,开始到少室山西南麓的少林下院三皇寨研修少林禅武医,并协助在那里修行多年的八旬老师太永月、永莲修复即将倒塌的佛殿禅堂。

  记者:据说您的隐居修炼生活很辛苦,被媒体称为"少林隐僧".

  德建:其实我不是隐僧,我一直没有脱离社会。我们从1994年一直在修复禅院,有五六十名工人长期施工,我也参与。魏唐风格,全是石头造的,这两年有望竣工。我们想打造禅武医文化基地,为有缘人建设一个精神家园,这也是一种修行。

  这些年,还有不少病人慕名上山看病。看病要去专业的医疗机构,我是僧人,不是医生。但佛家讲慈悲,恩师用禅武医治好了我原来的病,我现在也学了,病人就在门口恳求,怎能忍心拒绝?我上山采药送给他们,不取分文。

  少林内功就是练心、练意、练气,重在内在修养

  记者:能否通俗解释一下什么是少林内功、少林禅武医?

  德建:生命就在呼吸间,内功就是练一口气,练心、练意、练气。所谓内练一口气,不是怨气怒气,而是开心之气。禅是光明美好的。

  少林寺禅武医是相辅相成的,首先是练心、练意,心和意练好了才能驾驭高深武功,功夫练好了才可以熟悉经络,精通医理,医理精通了又可以陶冶禅心武德,这正是禅通武达医理明,三者不可偏废,是统一体。"

  记者:您长期吃素,会不会影响练功?

  德建:牛羊吃草,不一样膘肥体壮?吃素有利于消化吸收,而且身体轻灵。我们春夏经常采野菜吃,比如蒲公英、苦苦菜、甘菊芽,都是清热解毒,对身体有益。

  僧人应该依照佛律修行,三皇寨不是"世俗少林寺"

  记者:近年来少林寺的商业化问题备受非议。你原来是被媒体形容为潜心修炼的另类"隐僧",现在也出山推广禅武医了,拍摄中外电视纪录片、接受报刊采访。会不会担心三皇寨禅院也变成另一个"世俗少林寺"?

  德建:修大乘佛法的大德,是出世而不避世。佛法不离世间,赵朴老提倡人间佛教,利乐有情,慈悲助人。禅武医是少林传统文化瑰宝,我一个人受益有什么用?既然对众生有益,就应向社会推广。我是在报恩,报师恩,报众生恩。拍摄电视片及接受报刊采访,是方便与大众结缘。

  当然,我也时刻警戒,僧人应该依照佛律修行,恪守清规。我推广禅武医,不会走商业化道路。对于上山禅修、求医者,我们不取分文。这其实也是一种修行。修行是很漫长、很艰苦的事情,时间将会检验一切。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