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天 白豆蔻 白术 白头翁 白芷 百合花 百里香 板蓝根 半边莲 半夏 薄荷 北沙参 苍术 车前草 沉香 陈皮 川贝 刺五加 大腹皮 大黄 大枣 丹参 当归 党参 地黄 丁香 冬瓜皮 独活 杜仲 防风 防己 蜂胶 蜂蜜 佛手 茯苓 附子 甘草 干姜 高丽参 葛根 枸杞 桂圆肉 旱莲草 何首乌 荷花 荷叶 黑枣 红参 红糖 红枣

槐花

槐花 | 作者: [投稿]

    槐花 (《日华子本草》)

    【异名】槐蕊(《本草正》)。

    【来源】为豆科植物槐的花朵或花蕾。

    【性味】苦,凉。

    ①《日华子本草》:味苦,平,无毒。

    ②《滇南本草》:味苦涩,性寒。

    ③《纲目》:味苦,气凉。

    ④《本草求原》:苦咸,寒。

    【归经】入肝、大肠经。

    ①《本草汇言》:入手阳明、足厥阴经。

    ②《药品化义》:入肺、大肠二经。

    ③《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

    【功用主治-槐花的功效】清热,凉血,止血。

    治肠风便血,痔血,尿血,血淋,崩漏,衄血,赤白痢下,风热目赤,痈疽疮毒。

    并用于预防中风。

    ①《日华子本草》:治五痔,心痛,眼赤,杀腹藏虫及热,治皮肤风,并肠风泻血,赤白痢。

    ②《医学启源》:凉大肠热。

    ③《纲目》:炒香频嚼,治失音及喉痹。

    又疗吐血,衄,崩中漏下。

    ④《本草正》:凉大肠,杀疳虫。

    治痈疽疮毒,阴疮湿痒,痔漏,解杨梅恶疮,下疳伏毒。

    ⑤《医林纂要》:泄肺逆,泻心火,清肝火,坚肾水。

    ⑥《本草求真》:治大、小便血,舌衄。

    ⑦《本草求原》:为凉血要药。

    治胃脘卒痛,杀蛔虫。

    ⑧《东北药植志》:治疗糖尿病的视网膜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钱;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熏洗或研末撒。

    【宜忌】脾胃虚寒者慎服。

    【选方】

    ①治大肠下血:槐花、荆芥穗等分。

    为末,酒服一钱匕。

    (《经验方》)

    ②治脏毒,酒病,便血:槐花(半两炒,半两生),山栀子一两(去皮,炒)。

    上为末。

    每服二钱,新汲水调下。

    食前服。

    (《经验良方》槐花散)

    ③治暴热下血:生猪脏一条,洗净,控干,以炒槐花末填满扎定,米醋炒,锅内煮烂,擂,丸弹子大,日干。

    每服一丸,空心,当归煎酒化下。

    (《永类钤方》)

    ④治诸痔出血:槐花二两,地榆、苍术各一两五钱,甘草一两。

    俱微炒,研为细末,每早晚各食前服二钱。

    气痔(因劳损中气而出血者)人参汤调服;酒痔(因酒积毒过多而出血者)陈皮、干葛汤调服;虫痔(因痒而内有虫动出血者)乌梅汤调服;脉痔(因劳动有伤,痔窍血出远射如线者)阿胶汤调服。

    (《杜氏家抄方》)

    ⑤治小便尿血:槐花(炒)、郁金(煨)各一两。

    为末。

    每服二钱,淡豉汤下。

    (《箧中秘宝方》)

    ⑥治血淋:槐花烧过,去火毒,杵为末。

    每服一钱,水酒送下。

    (《滇南本草》)

    ⑦治血崩:陈槐花一两,百草霜半两。

    为末。

    每服三、四钱,温酒调下;若昏愦不省人事,则烧红秤锤淬酒下。

    (《良朋汇集》槐花散)

    ⑧治白带不止:槐花(炒)、牡蛎(煅)等分。

    为末。

    每酒服三钱,取效。

    (《摘元方》)

    ⑨治衄血不止:槐花、乌贼鱼骨等分。

    半生半炒,为末,吹鼻。

    (《世医得效方》)

    ⑩治吐血不止:槐花不拘多少。

    火烧存性,研细,入麝香少许。

    每服三钱匕,温糯米饮调下。

    (《圣济总录》槐香散)

    ⑾治舌出血不止,名曰舌衄:槐花,晒干研末,敷舌上,或火炒,出火毒,为末敷。

    (《奇效良方,槐花敢)

    ⑿治赤白痢疾:槐花(微炒)三钱,白芍药(炒)二钱,枳壳(麸炒)一钱。

    甘草五分。

    水煎服。

    (《本草汇言》)

    ⒀治疔疮肿毒,一切痈疽发背,不问已成未成,但焮痛者皆治:槐花(微炒)、核桃仁二两,无灰酒一钟。

    煎千余沸,热服。

    (《医方摘要》)

    ⒁治疮疡:槐花二合,金银花五钱。

    酒二碗煎服之,取汗。

    (《医学启蒙》槐花金银花酒)

    ⒂治杨梅疮,棉花疮毒及下疳,初感或毒盛经久难愈者:槐花蕊(拣净,不必炒),每食前清酒吞下三钱许,早中晚每日三服。

    如不能饮酒,滚水盐汤俱可送下。

    (《景岳全书》)

    ⒃治中风失音:炒槐花,三更后仰卧嚼咽。

    (《世医得效方》)

    【临床应用】

    ①治疗银屑病取槐花炒黄研成细粉,每次1钱,每日2次,饭后用温开水送服。

    亦可将槐花制成蜜丸内服,剂量同上。

    临床观察53例,痊愈6例,显著进步22例,进步19例,无效6例。

    此药对有胃肠道疾病的人有一定副作用,服药时加用维生素B1,B6可以缓解。

    也有部分病人开始有腹泻,几天后自行消失,因此服药宜从小剂量开始,2-3天后加至全量。

    ②治疗颈淋巴结结核取槐米2份,糯米1份,炒黄研末,每天晨空腹服2匙(约10克)。

    服药期间禁止服糖。

    临床治疗30多例,均获治愈。

    ③治疗暑疖用干槐花米1-2两,加水1500毫升煎汁,用棉花蘸洗局部。

    药汁可反复加热,1日洗2-3次。#p#分页标题#e#

    同时将药渣捣烂如泥敷于患部。

    一般用药1-2日后局部即可消肿而愈。

    ④注意过敏反应曾报告1例小儿,因口含槐花后引起过敏反应,出现发烧,颜面、颈及四肢皮肤潮红,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密集丘疹,加压不退,瘙痒,刺痛,面颊及颈前区有直径约0.5厘米圆形隆起的白色水泡和片状糜烂,并有少许渗液;斑贴试验阳性。

    初用苯海拉明治疗效果不佳,后改给氢化考的松而渐恢复。

    食疗方

    槐花荆芥饮

    【原料】槐花、炒荆芥等分。

    【用法】煎水饮。

    【功效】本方用槐花凉血止血,以炒荆芥增强止血功能。用于便血、痔疮出血。

    槐菊茶

    【原料】槐花6g,菊花15g,嫩桑叶10g。

    【用法】沸水浸泡,代茶饮。

    【功效】本方用三者清肝明目,桑叶、菊花兼以疏散风热。用于肝热或风热目赤。

    大黄槐花蜜饮

    【原料】生大黄4克,槐花30克,蜂蜜15克,绿茶2克。

    【用法】先将生大黄拣杂,洗净,晾干或晒干,切成片,放入砂锅,加水适量,煎煮5分钟,去渣,留汁,待用。锅中加槐花、茶叶,加清水适量,煮沸,倒入生大黄煎汁,离火,稍凉,趁温热时,调拌入蜂蜜即成。早晚2次分服。

    【功效】清热凉血。本食疗方适用于大肠癌患者引起的便血,血色鲜红,以及癌术后便血等症。

    马齿苋槐花粥

    【原料】鲜马齿苋100克,槐花30克,粳米100克,红糖20克。

    【用法】先将鲜马齿苋拣杂,洗净,入沸水锅中焯软,捞出,码齐,切成碎末,备用。将槐花拣杂,洗净,晾干或晒干,研成极细末,待用。粳米淘洗干净,放入砂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成稀粥,粥将成时,兑入槐花细末,并加入马齿苋碎末及红糖,再用小火煨煮至沸,即成。早晚2次分服。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本食疗方适用于大肠癌患者引起的便血,血色鲜红症。

    地榆槐花蜜饮

    【原料】地榆60克,槐花30克,蜂蜜30克。

    【用法】先将挖取的地榆洗净,也可从中药店购买,拣杂,切成片,放入砂锅加水适量,煎煮2次,每次40分钟,合并2次浓煎液,回入砂锅加入槐花,视需要可酌加清水,大火再煎煮1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去渣,收取滤汁放入容器,待其温热时,兑入蜂蜜,拌和均匀即成。早晚2次分服。

    【功效】清热凉血,抗癌止血。本食疗方适用于宫颈癌阴道出血等症。

    两地槐花粥

    【原料】生地、地骨皮、槐花各30克,粳米30-60克。

    【用法】将生地、地骨皮、槐花洗净煎水去渣取汁,与粳米共煮为粥。每日1次,可连服3-5日。

    【功效】清热固经。用于月经过多,经色深红或紫红,质地粘稠有块,腰腹胀痛。心烦口渴,尿黄,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槐花清蒸鱼

    【原料】槐花15克、葱白7枚、紫皮蒜20克、鲫鱼或鲤鱼500克,姜片、盐、料酒适量。

    【制法】将鱼洗净,去鳞、鳃、内脏,鱼体躯干部斜切3-5刀,放入砂锅,加葱、姜、蒜、盐、料酒和适量清水,在文火上蒸20分钟。然后放入洗净的槐花,加味精、香油少许,即可食用。

    【疗效】此食疗方功能重在清热利湿,对表现为红色丘疹上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口渴、便秘、苔黄腻的寻常型银屑病且湿热盛者,有较好疗效。

    【药用价值】

    槐花不但可食,也是一味良药。一般在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以个大、紧缩,色黄绿,无梗叶者为佳,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灰屑,作为药材时可生用、炒用或炒炭用(炒槐花可取净槐花,照清炒法炒至表面深黄色,槐花炭则取净槐花,照炒炭法炒至表面焦褐色),也可在花开放时,在树下铺布、席、塑料薄膜等,将花打落,收集晒干。但是当作为行道树时,槐花有沾染农药的可能,在采摘时需要谨慎[4]。干燥后的槐花体轻,无臭,味微苦,在储藏时要注意置干燥处,防潮,防蛀。

    药用槐花 中医认为其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入血敛降,体轻微散;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主治肠风便血,痔血,血痢,尿血,血淋,崩漏,吐血,衄血,肝火头痛,目赤肿痛,喉痹,失音,痈疽疮疡。而从西医的角度看,槐花含芦丁(即芸香苷,Rytub)、槲皮素(Quercetin)、鞣质、槐花二醇(sophoradiol)、维生素A等物质(具体可参见下面的含量表)。芦丁能改善毛细血管的功能,保持毛细血管正常的抵抗力,防止因毛细血管脆性过大,渗透性过高引起的出血、高血压、糖尿病,服之可预防出血。

    所以槐花多作为为治疗便血的常用药,用于大肠湿热引起的痔出血、便血、血痢及血热引起的吐血、衄血。一般为煎服,10-15g,外用适量,脾胃虚寒及阴虚发热而无实火者慎服[5]。

    用法

    1.凉血止血宜炒用,清肝泻火宜生用。

    2.槐花主要用于便血、尿血、痔血,还可配合仙鹤草、白茅根治疗咯血、衄血等。

    3.可以之煎水代茶饮,亦可与夏枯草、菊花、黄芩等同用,以增清肝泻火明目之效。

    相关药典论述

    1.《日华子本草》:治五痔,心痛,眼赤,杀腹藏虫及热,治皮肤风,并肠风泻血,赤白痢。

    2.《本草纲目》:炒香频嚼,治失音及喉痹,又疗吐血衄血,崩中漏下。

    3.《药品化义》:槐花味苦,苦能直下,且味厚而沉,主清肠红下血,痔疮肿痛,脏毒淋沥,此凉血之功能独在大肠也,大肠与肺为表里,能疏皮肤风热,是泄肺金之气也。

    4.《医学启源》:凉大肠热。

    5.《本草正》:凉大肠,杀疳虫。治痈疽疮毒,阴疮湿痒,痔漏,解杨梅恶疮,下疳伏毒。

    6.《医林纂要》:泄肺逆,泻心火,清肝火,坚肾水。

    7.《本草求真》:治大、小便血,舌衄。#p#分页标题#e#

    8.《本草求原》:为凉血要药。治胃脘卒痛,杀蛔虫。

    9.《东北药植志》:治疗糖尿病的视网膜炎。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