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天 白豆蔻 白术 白头翁 白芷 百合花 百里香 板蓝根 半边莲 半夏 薄荷 北沙参 苍术 车前草 沉香 陈皮 川贝 刺五加 大腹皮 大黄 大枣 丹参 当归 党参 地黄 丁香 冬瓜皮 独活 杜仲 防风 防己 蜂胶 蜂蜜 佛手 茯苓 附子 甘草 干姜 高丽参 葛根 枸杞 桂圆肉 旱莲草 何首乌 荷花 荷叶 黑枣 红参 红糖 红枣

秋高气燥最宜吃百合

百合花 | 作者: [投稿]

  百合的营养成分大部分是淀粉、蛋白质,另外还有生物碱和多种维生素,历来被认为是滋补佳品。百合性味甘微苦,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据《别录》记载,可除浮肿腹胀、脾满、寒热、通身疼痛,止涕泪,可用于治疗肺热、肺燥咳嗽、劳嗽咯血、低热虚烦、惊悸失眠等症。

  陈女士两岁多的儿子小宇一个多月前因感冒咳嗽,后来咳嗽就一直没好,陈女士很担心,日前把小宇送到了省中医院,并挂了呼吸科主任林琳教授的号。陈女士告诉林教授,小宇咳嗽的时间比较长,最近经常胃口不好,有时还说口干。林教授给小宇检查时发现,小宇的咳嗽属于干咳无痰,并且脸色苍白、舌红少苔,脉象也比较细。

  师奶只知百合能做菜

  林教授于是给小宇开了个药方,里面有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紫苑、冬花、川贝等,其中一味叫“百合”的药引起了陈女士的兴趣。陈女士只知道百合可以和西芹一起炒了做菜,不知道百合还可以用来做药。

  林教授说,百合鳞茎肉质肥厚,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吃起来有独特的风味,可以用来做菜,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人用百合煲汤、熬粥来养生。她说,百合可以作为保健食疗食品,同时也可以入药。根据药理研究,百合有良好的止咳作用,可以改善肺部功能。中医将百合入药使用,主要就是用在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的经常咳嗽或久咳的人身上。

  百合能治疗久咳不愈

  林教授进一步解释说,百合有润肺补气的作用,适合于肺燥以及燥咳的类型。小宇的咳嗽就属于燥咳,他的脉也比较细,因此给他开了生脉散,加了百合、紫苑、冬花、川贝等药。

  林教授告诉记者,久咳不愈的人通常会伤肺气,损肺阴,这类病人平常多吃点百合、红枣有好处;在治疗上,可以给他们开百合固金汤,这个方子的主要药材有生地熟地玄参、干草、桔梗、川贝、丹皮、麦冬、赤芍、当归等,当然还有百合。她说,百合固金汤非常适合于气阴两虚而久咳不愈的病人,对于肺结核所致的顽固性咳嗽也很有好处。

  寒咳患者要慎用百合

  林教授特别提到,秋天气燥,而百合有润的作用,因此这个季节吃百合是最好的。她说,不管是中药还是药膳,都要区分体质。对于阴虚燥热的人,可以用百合、云耳、沙参、麦冬熬汤;如果阴虚热盛,还可以在百合、云耳、沙参、麦冬上再加菊花和金银花;如果阴虚还夹气虚,那就在补阴的同时还要补气,可以用百合、云耳、沙参、麦冬,再加北芪和党参。以上的方法煲汤,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放冰糖,或者放盐。

  百合对于燥咳很好,但对于寒咳的病人就要慎用了。这类病人的主要症状就是痰多,且痰呈稀白泡沫状,他们要用生姜一类的药物治疗。

  虚烦惊悸失眠多梦也可吃百合

  省中医院副主任中药师楼步青告诉记者,百合除了可以治咳嗽,百合也有一定的镇静作用,有清心安神的功效,可用于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等。

  百合自古就用作补益之物,《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诸家本草记载其保健作用有: “补土(即脾脏),安心”, “益志”, “滋养强壮”,“不老延年”等。据悉,常见的百合汤、百合粥都有一定的功效,而且单味百合煎服或与其他食物、药物一并混食均能发挥作用。

  百合:鳞片小的比大的好

  我们平常买的百合有鲜百合和干百合之分,鲜百合的感官要求是,柔软、颜色洁白、有光泽、无明显斑痕、鳞片肥厚饱满,无烂斑、伤斑、虫斑、黄锈斑。闻起来有淡淡的味道,尝起来有点苦。

  在超市买百合,要注意两点:一是袋内装的新鲜百合要有光泽,没有黑褐斑点,个大瓣厚、质地细腻、外形好;二是打开后不能有怪味。

  省中医院副主任中药师楼步青告诉记者,对于干百合的选购,民间存在两个误区,以为越白越好,越大越好,其实这是不对的。她说,干百合的颜色应该是白色,或者是稍带淡黄色或淡棕黄。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