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修行之怎样长期亲近善知识

净土旨归 | 作者:网络 [投稿]

问:那居家学佛的人,怎么有时间长期亲近善知识、入道场呢?

答:现在人人都受过教育,在家可以多看看古德、大善知识的嘉言语录,那就是真正的善知识。像‘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应该时常看。‘文钞’看一遍即可,但‘菁华录’就要一遍一遍仔细精读,不是看过一遍就算了。就像早上吃过饭,是不是中午就不用吃了?不可以的。要反覆多看,看实际行持之处,要多用力。

看印光大师菁华录,初看时难免会不明白,常看自然就明白。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义自知’,智慧一开,有了正智慧,听人讲话就能分辨是非,一些邪知邪见就骗不了你,而且还能明辨真假善知识。否则,真正的善知识,或许口不会说,看起来苦苦恼恼、平平凡凡的,你却看不起他;嘴巴很会说而没有道的假善知识,你倒以为他了不起。那真是糟糕!为了生死这根本大事,亲近善知识是轻忽不得的。大家照这样做,就不会走错路了。

了凡四训》也应当看。家中如果有小孩,那《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这些好书,都应当教导他们背诵。现代的人早将孔孟儒学置之不理,不重视伦理道德;一个人没有五伦八德,等于人没有灵魂,那里还能算个人?不具人的根本又如何学佛啊!(妙莲老和尚开示《法海释疑》)

问:这些我都看过了,也都明白了!

答:古来高僧大德读诵受持一部经,都要花个十年、二十年的功夫。只有少数没有深厚善根又高傲自大的人,看过经典,就认为已经明白了、懂了!以为谈的就是那一套,按著自已的意思解义。经典那里是看一次就能懂了,其实说懂的人是没有懂,真懂的人会谦虚地说自己还不明白。

修行也是如此,越修行越有惭愧心,越是觉得自已没修行;只有没修行的人,才觉得自已修得很好。就好像有道德学问的人决不会自高自大,反而非常谦卑。‘低头是稻穗,昂首系莠稗’,愈成熟的稻穗头愈是低,只有坏的稗麦、杂草头才抬得高高的。修行要生大惭愧心,要用至诚心,不是光口说而不实行,一定要在行、住、坐、卧中表现出来。你其明白了吗?那真恭喜你,明白就要实行呀!

要想真实得到佛法的利益,不但要求解,同时还要行,解行并重。单单求解而不在行门上下功夫,如何能有真智慧?没有亲身体验,所得到的只不过是书本上的知识而已,与你切身利益是无济的啊!(出处同上)

问:要如何行呢?请老和尚开示!

答:在行的时候,不要好高骛远,要按部就班,这才是求学的原则精神。像念佛,你就老老实实地‘持名念佛’,不要还想修其他的观像、观想、实相念佛。什么是实相呢?无形无相,摸也摸不著边,你没有般若智慧是修不到的;修行没有达到二六时中清凉自在,凡事看破、放下,见一切如‘水中月、梦中景’这样的境界,又那有根机去修观想、观像?

现在既是生死罪障的凡夫,就老老实实地持名念佛、至心拜佛、受持五戒、常生惭愧心。一方面学佛修行,日常工作还是要照常做,并不是弃之不顾了,是要利用工作之余来修行。工作之余,即使想消遣,也要从事正当的消遣,像运动、户外踏青这些有益身心的活动,不要做些打麻将、玩牌等不好的事。要把握时间!把说闲话、打妄想的时间省下来念佛修行就够了!成佛有余了!若不从这些时间力行改变、努力用功,是谁人阻误了你修行呀!(出处同上)

问:除了印光大师文钞外,还有什么净土法门的书可研究?

答:净土法门的典籍是千经万论都有,至于求其简而精、高而远的,有蕅益大师所辖的《净土十要》。不过,这并不是一般在家居士时间上可以研究的,要有时间在这方面专心修学的人才可以。

其实,只要老老实实、愚而安愚,照著印光大师文钞中的开示实地去行,决定往生有分!‘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如果有福报出家,专心来研究净土法门,那当然是最好了。(出处同上)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