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廿九什么日子?华严王菩萨圣诞日

佛学常识 | 作者: [投稿]

腊月廿九什么日子?华严王菩萨圣诞日

  农历腊月二十九日为华严菩萨圣诞日,在这一天常举行传统的“跳鬼”(藏舞:金刚舞,也叫跳布扎)活动,为中外游客驱邪消灾。

  华严菩萨之名,载于《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中,华严菩萨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诸大菩萨于此会上闻法。在中国佛教史上,有两位古德传为华严菩萨化现:一为唐代清凉国师(澄观大师),一为元朝正顺法师,皆以专修《华严经》而名。《华严经》,具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成道后在菩提场等处,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华严菩萨踏破虚空

  元朝时代华严菩萨,是尉州高氏之子。他生下来就天资聪颖,颇具灵心悟性,志愿要脱此污浊红尘,入山修道。起初父母不答应,可是他表现得意志坚决,一再恳求。“容许孩儿出家求道吧!”“好吧!”父母没了办法,最后不得不答应他得要求。经过商量,父母就送他晋诣五台山寿明法师座下作沙弥,终于在那儿披剃后,受了具足戒。他很用功,只是潜心读诵杂华严经部,竟阅读了千部之多,且有相当心得。又时常作华藏世界观,既是观想大日如来亘三世常在说法。有一天,他正入观时,忽然听空中有声音说道:“融和经义气可吞山河之慨,少时风云际会自然能得成就。”于是立即契入华严,顶戴《华严经》,不论行住,都不敢有违华严之旨。因此世人尊称他“华严菩萨”。

  他曾建一藏经楼名“华严阁”,阁楼之下有海水,但他曾建一藏经楼名“华严阁”,阁楼之下有海水,水面上植有大莲华,而且塑着毘卢如来圣像端坐在莲华之上。他每天面对佛像修禅观,有时候入定经过三、五天才起观。大元皇太后仰慕他的德名,三次下圣旨召见,但他无意功名,也自认不善奉迎权贵,因此都没有遵旨入宫。当朝又以“五路总摄”的僧官职位相授,他又坚决的谢辞了不愿接受。成宗帝临幸入山,对他礼遇有加,至为看重。他临圆寂前夕,对寺众们说:“无尽刹海,不离当处,妄情未破,悟入无时。”门下弟子法忍法师问:“未知上人现在向什么地方去呢?”他回答:

  “虚空剖出一茎骨”。意义颇深,门下徒众再次乞求示偈以解众人迷津,于是他写下了这几句“历劫本来无住,应用何思何虑?转身踏破虚空,一切是非不顾。”没多久安详地示寂了。示寂之日在他书写过的几桌上显现出龙瑞,还现出五彩的光芒照耀在庭院之内。示寂后经三天,化火自焚其体。门下弟子检拾到不少舍利,并建塔供藏。

华严三圣

  即华严经所指华藏世界之三位圣者。

  (一)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意为遍一切处。谓佛之烦恼体净,众德悉备,身土相称,遍一切处,能为色相所作依止,具无边际真实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又称法身。

  (二)普贤菩萨,以其居伏道之顶,体性周遍,故称普;断道之后,邻于极圣,故称贤。

  (三)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意为妙德。以其明见佛性,具足法身、般若、解脱三德,不可思议,故称妙德。毗卢遮那佛理智完备,居中位;文殊菩萨主智门,立于毗卢遮那佛之左;普贤菩萨主理门,位于毗卢遮那佛之右。转之则右为智,左为理时,显示理智之涉入胎藏界曼陀罗。

华严经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成道后在菩提场等处,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华严经》为大乘佛教主要经典,华严宗的立宗之经。学术界一般认为,《华严经》的编集,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大约在公元2~4世纪中叶之间,最早流传于南印度,以后传播到西北印度和中印度。《华严经》汪洋渊博,古德云“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家之富贵”。华严境界是尽虚空徧法界,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今天是腊月廿九,正值华严菩萨圣诞日,在此殊胜之日,再生网愿与您同沾法喜,共沐佛恩。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