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三皈,皈依的重要性与意义!

佛学常识 | 作者:慧净法师 [投稿]

三宝的种类

  有多种,归纳为三:

  化相三宝:又称「别相三宝」、「最初三宝」。皈依佛,以释迦牟尼佛为师;皈依法,以佛所说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真理为师;皈依僧,以最初随佛出家比丘为师。

  住持三宝:又称「常住三宝」。指流传、维持佛教于后世之三宝。礼一切诸佛佛像为佛宝;一切诸法经典为法宝;一切出家僧众为僧宝。

  自性三宝:又称「理体三宝」、「一体三宝」。亦即皈依佛,人人皆有如来佛性;皈依法,人人皆有平等无差别的法性;皈依僧,人人皆有般若清净的身心。

  没有住持三宝,无以显现理体三宝;没有理体三宝,无以安立住持三宝;住持三宝是理体三宝的大用,理体三宝是住持三宝的全体。

  先皈依身外的住持三宝,进而依法修行,证悟自性的理体三宝。

三皈的利益

  皈依三宝的功德利益,可说在人生中,所得利益总加起来,也不及皈依三宝的功德之大之多。综合起来,约有八种:

  佛子──成为佛的弟子

  戒基──是受戒的基础。

  减业──减轻业障。

  积福──能积广大福德。

  善成──一切好事都会成功。

  不堕──不堕恶道。

  神护──四王天派遣三十六位善神随身拥护。

  得度──将来龙华三会,度脱现在皈依者。

  若欲举例,经中甚多,略举如下:

  一、《经》言:「世人虽然行善,不能破坏先世恶业,若能受三皈依戒,便能破坏先世罪业。」

  二、《善生经》说:「若人受三皈,所得果报不可穷尽,如四大宝藏,全国人民七年之中,运出不尽。皈依三宝者,其福过彼,不可胜计。」

  三、《折伏罗汉经》说:「过去,有一位忉利天子,天福享完,寿命将终,再过七天,就要死了,他的身体也衰败不堪。但他知道,命终之后,将在猪中投胎,所以他恐慌极了。于是请教天主,天主也没有办法,天主要他去向佛陀求救,佛陀教他皈依了三宝。死后不唯免堕猪胎,得生人间,并逢舍利弗,请佛说法,而证得圣果。」

  四、《法句譬喻经》说:「从前帝释天五德离身,五衰相现,自知命尽,当下要坠入畜生,在一个以冶陶为业的人家受驴胎。帝释天立刻驰往佛所,稽首作礼,伏地三自皈命佛法僧众。未起之间,其神识已至陶家驴腹之中。当时驴因没有绳索系缚,行动之间,破坏坯器,主人用鞭责打,驴腹痛,实时伤胎,其神识即刻又还入原来身中,五德还备,复为天帝。当时,佛陀为其说法,帝释天即知无常之要,明白罪福的变化,了解兴衰的根本,从此欢喜信受三宝,故再进而得须陀洹道。」

  五、《受三皈获免恶道经》说:「过去,有一位三十三天的天子,天福尽了,还有七天,就要死了,昔日的欢乐,都离开他了,美丽的天女,不再亲近他了,本来是威威堂堂的相貌,现在变得毫无气色了,他的身体,既然衰弱,并且垢秽不堪,两腋之下,整日流着臭汗。他也看到,他将生到猪胎中去,因此躺在地上,哀伤、流泪、诉苦。此事给天主知道了,指示他诚心皈依三宝,教他口念:『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他便照着天主的指示,皈依了三宝。七天的时限一到,他便死了。天主为想知道,他死后究竟投生何处,但是以他的能力看遍了所能看到的所在,都无法看到那个天子的下落。只好去问佛陀,佛陀告诉他说:『已经由于皈依三宝的功德,转堕为升,升到兜率陀天去了。你们天人,只能看下面,看不到上面的。』」

  六、《印光大师全集》有一段记载:「有一天晚上,有一位女鬼很痛苦的跪在关房前求救。她自己说:『我是某省某县的人,丈夫个性毒辣,致我死于非命,至今含冤未伸。他已来函请求皈依老法师(印光大师),来信已在途中,明日必到。他若得皈依三宝为佛弟子,我即永无超生之日,恳求老法师万勿准许。』哀求不已。我开示她说:『恩怨本自平等,善恶了无自性;既遭恶缘,宜求解释,免得世世酬报。你应发心皈依三宝,我可代你求法力加被,你可从此解脱,并谕知你的丈夫为你超荐。』女鬼终于答应,隔天果然有求皈依之某某。」

以何心情皈依

  一、真诚、恭敬、殷切心。

  二、了解三皈、清楚表达。

  三、郑重其事,以期圆满究竟。

皈依前要先忏悔

  衣服若脏,清洗则净;东西放久,要晒太阳,否则会发霉。

  罪过要发露忏悔,忏悔则清净。众罪如霜露,忏悔能消除,所谓「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

  我们的心只有佛能理解,也只有佛不嫌弃我们,包容我们,原谅我们。

  人有隔阂,即使夫妻,也不能互吐心声,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原谅。

皈依后劝嘱

  一、每日至少一次,真诚称念三皈依文。

  心有定向,身有依靠,遇难不惊,安稳度日。

  二、要具正知正见:相信有善恶报应,有三世因果,有六道轮回,修者超生,不修者堕。

  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奉公守法,为世良民,为人楷模。

  四、我们今日在净宗书院举行大型皈依,有其特殊因缘。

  此教团是净嵩法师(编按:现代禅李元松老师)所创立,而大家今天在此皈依,也都是由于净嵩法师的感召,秉承净嵩法师的遗志。净嵩法师最大的心愿是要大家一心念佛,弘扬弥陀本愿,如果大家能一心念佛,必定往生净土。如此既满净嵩法师的心愿,也圆满我们今日皈依的究竟目的。

  五、念佛即是忏悔,若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即是根本皈依、根本忏悔。可谓一皈永皈,一忏永忏。善导大师说:「念念称名常忏悔。」

  因为既往生弥陀净土,即已脱离三界六道轮回,必定成佛度生,岂非究竟圆满三皈之目的!

  六、又,念佛人是净土眷属,犹如兄弟。

  因为:同念弥陀佛名,同生弥陀净土,同一弥陀正觉花化生;同一念佛,同一净土,同一莲花。则念佛人同是净土眷属,犹如兄弟,同秉父母(弥陀)气血所生,可谓「本皆念佛人,本皆同根生」,理宜互相友爱,情同手足。故《往生论注》亦言:「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法界皆兄弟。」

  七、既是净土眷属,也是同门师兄弟,彼此要:

  相尊重不相轻视,相亲近不相疏远,

  相体谅不相批评,相帮助不相袖手。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