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教科书 第一册 佛法僧三宝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四册 佛教史 第五册 宗派概论 第六册 实用佛教 第七册 佛教常识 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第十册 宗教概说 第十一册 佛光学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十六课 佛语典故

  第十六课 佛语典故

  俗云:「世间好语佛说尽。」佛教不仅义理幽微深奥,佛经中的词语典故更是优美动人。根据统计,佛教传入中国后,共为中国增添了三万五千多个新词汇,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学内涵,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许多用语也都是从佛教名相演变而来,例如:宿世因缘、前因后果、一心不乱、十方世界、十恶不赦、入海算沙、大慈大悲、天魔外道、五体投地、大千世界、在劫难逃、劫后余生、一念之差、一尘不染、超凡入圣、六道轮回、功德圆满、吉祥如意、称心如意、神通广大、忍辱负重、勇猛精进、得其三昧、冤冤相报、醍醐灌顶等皆是。

  经典中生动活泼的言辞,不但拓宽了人们的思惟空间,尤其扩充了许多寓意深远的辞汇。例如:一门深入、六根清净、刀头舐蜜、河东狮吼、不请之友、应病与药、法力无边、大彻大悟、随机应变、不知不觉、不即不离、心花怒放、耳根清静、自由自在、自作自受、自欺欺人、花花世界、作茧自缚、昙花一现、味同嚼蜡、聚沙成塔、现身说法、皆大欢喜、森罗万象、辩才无碍等,这些都是从经典撷取而来。

  佛教经典尤其有很多美丽而发人深省的本生及譬喻故事,传入中国之后,受到大家的喜爱,随著传诵久远,进一步衍化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例如:一厢情愿、口吐莲花、步步生莲、天女散花、借花献佛、天花乱坠、盲人摸象、空中楼阁、井中捞月、顽石点头、磨砖作镜、三生有幸等,都是从佛教故事衍生而来。

  禅宗主张不立文字,而历代祖师大德却留下数量庞大的禅门语录,尤其禅门以直指人心为上,禅师之间的机锋对话里更有许多一针见血的言论,形成我们现在常用的词汇。例如:一刀两断、一丝不挂、一知半解、三头六臂、七手八脚、打成一片、灰头土脸、千差万别、开花结果、无风起浪、火烧眉毛、心领神会、水到渠成、水乳交融、水涨船高、本来面目、手忙脚乱、头上安头、头头是道、对牛弹琴、有口皆碑、同床异梦、回光返照、衣钵相传、闭门造车、当头棒喝、抛砖引玉、作贼心虚、单刀直入、单枪匹马、拖泥带水、虎头蛇尾、枯木逢春、顺水推舟、铁树开花、逍遥自在、隔靴搔痒、痴人说梦、鹦鹉学舌、心心相印等,这些都是从禅门语录中新拓的词汇。

  佛教对于词汇学的贡献不仅止于增加数量,佛教更丰富了中国本有词汇的意义,例如:安身立命、白衣拜相、和光同尘、见兔放鹰、瓮中捉鳖、两刃相伤、以毒攻毒、逢场作戏等。这些取自于中国本有的词汇或成语,经过佛教大德们在传述法义时,赋予新义,对于国人文学意境的提升也发挥了很大的助力。

  此外,反映风俗民情,表露社会百态的中国俗谚中,也充满了浓厚的佛教思想,例如: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无事不登三宝殿;冻不死的葱,饿不死的僧;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无恻隐之心非人,无慈悲之心非佛;若不与人行方便,念尽弥陀总是空;既来佛会下,都是有缘人;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若知牢狱苦,便发菩提心等。从这些民间谚语中,可以看出佛教词汇在中国社会里产生了潜移默化,移风易俗的效果。

  清末民初的大学问家梁启超曾说:「夫语者,所以代表观念也,增加三万五千语,即增加三万五千个观念也。」文学博士朱庆之也说:「不研究汉文佛典,就无法写出真正的中古汉语文,特别是中古汉语词汇史。」由此可见佛教对中国词汇学的贡献。然而今日一般人不仅对此缺乏认知,一些佛教词汇甚至在有意无意间被人误用,结果形成一种思想的误导,例如佛教讲「涅槃」,本来是指一种解脱烦恼、自在放旷的境界,却被误以为是死亡的代名词;「本尊」本来是指修行佛道时所依之出世间最尊最胜者,但一些邪魔外道却拿来自封名号,招揽信徒等等,凡此,都是令人十分遗憾的事情。因此,今后对于美好的佛教词汇,我们除了应该提倡并研究其内涵之外,更应该为一些以讹传讹的佛教词汇正名,以免误导人心。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