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教科书 第一册 佛法僧三宝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三册 菩萨行证 第四册 佛教史 第五册 宗派概论 第六册 实用佛教 第七册 佛教常识 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第十册 宗教概说 第十一册 佛光学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十一课 丛林漫谈

  第十一课 丛林漫谈

  自古以来,丛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过去中国大陆的四大名山、四大丛林、四大禅林,乃至八大宗派都各有其根本道场。在这些丛林道场中,不但年龄有老少、学历有高低、年资有深浅,甚至有智愚贤不肖等。平日所居住的人数总在百人至千人以上,在求道参学的生活中,流传了一些丛林术语,这些术语让我们了解丛林参学的情形。兹列举数条如下:

  一、要受华山戒,扁担绳子随身带;

  打了上堂斋,吃的臭咸菜;

  出了灯油钱,蹲在黑地拜;

  要受华山戒,必须要忍耐。

  过去,宝华山是全国传戒道场,出家僧众有三分之二皆受宝华山戒,每年传戒两次,每三年传一千二百人的罗汉戒期。由这首打油诗,不难看出戒子在丛林中求受戒法的发心。

  二、金山腿子高旻香,常州天宁好供养,

  焦山包子盖三江,上海海会哩拉腔。

  金山寺即指江天寺,与高旻寺、天宁寺为临济三大丛林。在金山寺禅坐要有一双柔软耐久的腿子;高旻寺坐香时间最长;天宁寺供养最丰富;晚香禅坐的点心,以焦山的大包子最有名;海会寺的规矩最为散漫。

  虽仅是短短一句话,却把各道场宗风道破,可作为学僧们参学的参考。

  三、衣单二斤半,洗脸两把半,吃饭四句偈,过堂五观想。

  学道者所拥有的衣物,加起来只不过二斤半重;洗脸所使用的水,刚好可以弄湿两次脸,可谓极尽简朴;吃饭前要合掌四句偈,并且要食存五观,表示修道者是为办道修业才接受供养,这是受食的态度及修持。

  四、有理三扁担,无理扁担三。

  以无情对有情,以无理对有理的教育手段,不外是要用「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的方式来接引学僧。故在丛林无是非的前提下,都要承受三扁担、扁担三的洗链。

  五、把眼睛收起来!

  在丛林求学时,纠察老师对学生们好奇的东张西望,总会喝斥著「把眼睛收起来」,提醒大家不要被外面的色尘迷惑,要专注于内心的用功。

  六、生姜长在树上,皂角生在地下。

  生姜是长在地上的,皂角是生在树上的,反过来讲,是强调初参对和尚的开示应全盘无条件的接受、实践,因为初参者尚未具有「疑」的条件,凡事先从「信服」做起,待成气候,自是「小疑小悟,大疑大悟」。

  七、未供先尝三铁棒,私造饮食九铜鎚。。

  食物还没有供佛之前就先偷尝,会挨三记铁棒;私自煮东西吃,要打九铜鎚。说明丛林生活的严格。

  八、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这是表示吃饭要做五种观想,能如此,即使是钢铁也能消化;反之,滴水也难消受。

  九、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若人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一粒米是积集许多因缘所成,其功德大如须弥山,除了要惜福外,更要精进于道业,否则信施难消,来生恐将作牛作马来偿还。

  十、大众慧命,在汝一人;汝若不顾,罪归汝身。

  禅堂中修行的规矩、法则,都靠维那领导,所谓大众慧命所系,维那要能好好维护,倘若执行不力,那就是维那的过错了。

  十一、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珍惜光阴,时不待人。

  这句话大都是书写在禅门的钟板上,时时警惕参禅者要珍惜光阴,精进办道。

  十二、所有堂口,两张半口。

  丛林殿堂是非常庄严静穆的,不会有闲言杂话,除了「两张半口」外,其余皆不可随意发言,如此,不但彰显丛林纲纪,断绝是非,同时也清净僧团,成就道业。

  十三、五堂功课,钟板齐全。

  五堂功课不缺,钟板齐全的道场,始称「丛林」。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