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宝典楞伽经详解

楞伽经 | 作者:净玄法师 [投稿]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第二卷

  【原文】: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世尊修多罗说: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亦复如是,而阴、界、入垢衣所缠,贪欲、恚、痴不实妄想尘劳所污。一切诸佛之所演说,云何世尊同外道说我,言有如来藏耶?世尊!外道亦说有常作者,离于求那,周遍不灭。世尊!彼说有我。”

  【解说】:

  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的辩证关系:如来藏被引入楞伽经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如来藏也因楞伽经的使用而被最终定格,从此心外有法的观念被彻底粉碎。比如认为心外有一个西方极乐世界,通过修可以到达那里,或者心外有佛、有造作者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你妄想心的体现,你心不去想、不往外扩展哪有这些境界,这不都是你空想出来的吗?

  什么是佛?所谓佛就是觉悟者。楞伽经等大乘佛学认为一切众生本具觉性,此觉性内藏于一切众生现实生命当中,而为一潜隐性的如来胎,这就是如来藏最初的意义。如来藏的确立,打破了佛教的神秘性,表明人人皆具有佛性,一切佛都在你的心中而非心外,一切众生成佛都是自成,而非他成,更非佛祖加持或保佑而成,成佛完全靠自己,除此谁也帮不了你。到庙上求佛保佑你如何如何,那纯属做梦!佛就在你的心中你还去求谁呀?是你自己不醒悟啊!

  庙上的僧侣只相当于我们的老师,我们对佛法不懂时可以向他们求教,给庙上的施舍,只能是相当于徒弟对于师傅的敬奉而无他,而这种敬奉一定要发自本心,一定要真诚,怀有感激而不是以施舍的心态对待老师。如果靠这种施舍就能买通佛,天下施舍的众生多如牛毛,那么佛岂不成了贪污犯了?贪欲无度、处处招惹尘埃之人如何能成佛?

  任何物质上的施舍都是没有意义的,物质本身就是污垢,当你送给别人东西时你心里马上会不净,你心里想的无非是收回或得到更大的回报,收不回来你会说那个家伙不讲究;而对于接受者来说更是觉得不好意思,当他返还给你东西时一定会加倍否则他太没面子了。人们之间就是靠着这种关系你来我往,一旦某一天因为某种原因掉了链子或者嫌他送得少便会立马反目。想想吧,物质连人心都买不来更何况佛心?

  如来宝藏是如何被发现的呢?比如一个形象猥琐十分丑陋的人被世上之人鄙视之,但当他皈依佛门后经过修炼,却变得慈眉善目、和蔼可亲或者殊胜庄严令人敬仰,这就是如来宝藏的显现。平常的人为何显现不出来?平常的人为烦恼所缠、所覆,身心内外皆是喜怒哀乐、贪嗔痴见疑慢诸相,就像宝藏被垢衣包裹,当然无法显现出来,比如得了病丢了钱现一幅苦相,整日奔波劳累现一幅衰相,面对不满意的事现怒相,面对不如自己的人就现一幅傲慢轻蔑之相等等,观世间众生皆被这些俗相所遮蔽覆盖,如何能现如来之宝相?凡修炼者到达菩萨界时都可修出令人仰慕的妙相来,充分说明人人皆具佛性的真理。

  大乘佛子们通过长期观察总结出化身佛或菩萨有三十二妙相,这些相包括足下安平立相、足下二轮相、长指相、足跟广平相、手足柔软相等共三十二相。这三十二相不是说一共有三十二个菩萨像,像是指模样,而相是指无数种像的共同特征,比如长指相,也就是手指细长这种相,它所对应的菩萨模样可能有无数个。这三十二相入藏于一切众生现实生命体中,平凡的人只要通过修佛斩断烦恼,如来妙相就会渐渐显现出来。

  如来藏与阿赖耶识是什么关系呢?原始佛教认为如来藏自性清净,不善不恶。到了大乘时代,佛学家们认为,如来藏是纯善。这一界定,使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的关系明确起来,也使佛学变得更加科学,否则,阿赖耶识与如来藏都是非善非恶,互相搅在一起十分混乱。

  而事实上,如来藏就是菩萨本性,说菩萨是纯善没有问题。而给佛定性为善、恶或非善非恶都是错误的,佛性是不可言说的。而对阿赖耶识非善非恶的界定则尤显合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宇宙和谐与平衡,才能使阿赖耶识成为万事万物发展变化之源。

  阿赖耶识藏有善恶一切种子,从而表明如来宝藏就埋藏在阿赖耶识之中;阿赖耶识是妄染识,说明无明的种子也埋藏在阿赖耶识之中;阿赖耶识的非善非恶性,说明无记业的种子也藏才在阿赖耶识中。如来藏、无记、无明三者合在一起构成了阿赖耶识。如来藏代表善、无记代表非善非恶,无明则代表恶,因此阿赖耶识是真妄和合体。如来藏自性清净,纯善无为,藏有一切善种子,也就是楞伽经卷一所讲的真识,既然是识它就具备识的了别功能,因此它绝对不是真如,如果真识是真如将导致严重错误。真如本性必须远离善恶等一切性,不可言说。而真识是纯善,如果真如堕于善恶两边如何能称之为佛?成佛之时必须断尽一切善恶。如来藏具有能藏、所藏、能生之义,如来藏藏有一切善的种子,因被无明包围而称之为所藏,能生是指它具备能生的功能,但它自己不能自动生,必须被无明缘才能生。世间的一切都是无明缘如来藏所生。无明中也藏有种子,是诸如贪、痴、索取等一切恶种,它被阿赖耶识所藏。如来藏是舍,但如来藏绝不会主动舍,可以被随便取,你想要啥给你啥;而无明是贪,无尽地贪,拼命地索取如来藏。如来藏毫无怨言任你随便取,无明贪得太多了,积聚下来就成了我们这个有质碍的充满了贪欲的身体。

  有人说那无明要是把如来藏取没了怎么办啊?或者说如来藏中的种子会不会取走一个少一个啊?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进行论证。因阿赖耶识是能变现物质世界的根本,因此可以把阿赖耶识看做一切实数。如来藏是善,能生义,代表正的方向,可以把它看做一切正数;无明是恶,搞破坏,起负面作用,代表负的方向,可以把它看做一切负数;无记非善非恶,因此是0。这样阿赖耶识的实数集合可以表达为(正数、0、负数),我们知道阿赖耶识是一个平衡体,如果从负数当中取出一个-1来,必有正数1随之跟随,否则无法保持平衡,因此有一恶必有一相应的善,善恶总是成对出现成对消失,这样才能达到平衡。当(-1,1)这对善恶种子被提取出来以后,阿赖耶识中的种子并不会因此而减少,以正数1为例,因为2里含有两个1,3里含有一个1和一个2,4里含有一个1和一个3.……这样进行下去,我们将发现1不但未见减少,反而无限量增加,而其他的数并为发生任何变化,负数也是这样,这就是阿赖耶识的无穷妙用。

  如果用易经来解说,那就是如来藏是阳,无明是阴,无记是0,无记不影响变化,可以忽略,阿赖耶识则是阴阳鱼,也就是太极。易经上说,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意思是太极由易而来,太极是怎么由易而来的呢?谁也无法知道,这个易就相当于真如,老子说无极而太极,这个无极就是指易。两仪指的就是一阴一阳,阴阳总是成对出现成对消失,阴与阳的变化生万物就相当于无明缘如来藏生万物。易经与佛学这两者之间真是相得益彰啊!但老子有一句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的道家学说源于易经,但他这句话说得有违易理。大家想啊,一怎么可能生出二来呀?孤阳不立,孤阴不长啊!一个巴掌能拍响吗?只有男人没有女人或只有女人没有男人的世界存在吗?有人说,老子的一指的是太极。更不对了,太极是平衡态,是0啊,阴阳合抱、正负相消就是0啊!再加上无记就是0加0还是零。万物从零中而生啊!如果无极是一那怎么还能称之为平衡态呀?早就倾斜了。二生三也不对,一阴一阳变化一共有四种,排列组合一下就知道了,恰好与易经上说的四象吻合。二生四而不是生三,少一个,不全面啊!

  世尊!世尊修多罗说: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世尊,凡佛典上都说:如来藏自性清净,转化为三十二相隐藏于一切众生生命体中。这句话在上面已经介绍过了,这里不再重复。

  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亦复如是,而阴、界、入垢衣所缠,贪欲、恚、痴不实妄想尘劳所污。大价宝就是无价宝。一件无价的珍宝悄无声息地被裹进十分肮脏的衣服里,但无论衣服怎么脏,珍宝还是珍宝,并没有改变什么。如来藏也就像这无价宝一样常住不变,随阿赖耶识在六道中流转。阴界入和合而成的肉体就像一件极其肮脏的衣服一样将它缠缚包裹,被贪欲、恚、痴、不实妄想、尘劳所污染。(尘劳为烦恼之异名,贪嗔等之烦恼,坌秽真性,劳乱身心,谓为尘劳。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世界上什么最脏?有人说是大粪!其实人的肉体和大粪是同一种物质,都是粮食所变,被吸收的部分就变成了肉,多余的部分就转化成了粪。两者的关系就像金刚石和石墨。金刚石看上去晶莹剔透,十分漂亮;而石墨却又丑又黑。但它们的本质却是完全一样的,都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只不过结构不同罢了。同理,人体和大粪本质也是一样的,都是由食物变的,只不过结构不同罢了。由阴界入和合而成的肉体就像大粪一样包裹着如来藏,而愚夫们却对这个像大粪一样肮脏的肉体贪恋不舍而看不到如来藏!人体里除了脓、血、组织液、大小便之外还有什么呀?同那个兜屎的口袋有什么不同吗?不就是安两条腿能往前走吗?有人说,那不一样啊!人体里有如来藏,大粪里有吗?把如来藏理解为人类专有就大错特错了,如来藏自性为空,一切空有之妙性皆是如来藏。大粪很臭,但经过发酵之后就不一样了,播撒到地里,臭味会转化成泥土的芳香,会培育出艳丽的鲜花,香甜的瓜果,馨香的五谷,这就是如来藏的显现。在当今的市场上,你想买由大粪做肥料生产的粮食恐怕都难啦,那叫纯天然绿色食品。

  再以笛子为例来说明如来藏。笛子自己会不会奏出音乐来?不会。你放起来不使用它,它就会很安静,永远不会主动出一声。笛子自身有什么构成的?就是一根竹管上面有一些眼,里面是空的。可是就这么一个空心的东西怎么就能奏出无穷无尽的美妙音乐呢?这就叫真空妙有。没人动它,它是不是很安静啊?是!这就叫自性清净。这也就是如来藏的特性。如来藏本自具足一切妙有的功能,但它从来不会主动施展这些功能,那么这些功能由谁来体现呢?当然要有人来体现,人只要一吹,笛子能奏乐的功能马上就发挥出来了,只要人连续不断地吹,笛子就会连续不断地发挥它的作用。人吹愤怒的曲子,笛子就会发出愤怒的声音;人吹欢快的曲子,笛子就会发出欢快的声音;人吹抒情的曲子,笛子就会发出抒情的声音,妙用无穷啊!而人呢,就相当于无明,无明以贪嗔痴各种染污的手段去骚扰如来藏,如来藏任你骚扰,随顺你的一切行为,你怒它就陪你怒,你笑它就陪你笑等等。当你染污够了的时候,如来藏依旧保持自性清净的状态,它自性本来为空,就像那空空的笛子,当你不吹它的时候,笛子还是笛子,它哪里有被染污的痕迹呢?因为它自性是空的,一无所有,你再染污能把它染污到哪里去呢?因此当人死了以后,没人骚扰如来藏,如来藏又将陷入清静无为的状态,但它所具备的人体特有的功能依旧不会改变,从而保证了下次投胎时还可能是人,这个问题当然很复杂,因为涉及业力的作用,但不论怎么变都属于相变,而如来藏自身不变,不细说。

  一切诸佛之所演说,云何世尊同外道说我,言有如来藏耶?一切诸佛都说人人自体内都有如来藏,将如来藏说成是真我,世尊所说同外道所执神我有什么不同吗?

  世尊!外道亦说有常作者,离于求那,周遍不灭。世尊!彼说有我。世尊!(你曾说如来藏常住我心,离于求那,周遍流转,不生不灭),外道也说自体中有一常作者,脱离物质,随五蕴之身周遍不灭,这两种说法似乎没什么不一样啊?世尊!外道也说有我呀!(为了让众生不发生执我之妄想,使其步入正道,故请佛详细说之)。求那就是指物质。

  如来藏,这个概念极其重要,彻悟如来藏,你将对宇宙人生有一个新的认识。以上是大慧问佛的话,下面是佛的回答。

  【原文】:

  佛告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慧!有时说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槃、离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说如来藏已,如来应供等正觉为断愚夫畏无我句,故说离妄想无所有境界如来藏门。

  【解说】:

  空、无相、无愿这是指佛学上的三解脱门。观一切法因缘和合而生,皆无自性,假合而有如同虚幻,若能通达此,则于诸法得自在,这就是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又称无想解脱门,知一切法空,一切相无差别,心里不着任何相,若通达此,即得自在。无愿解脱门又称无欲门,知一切法无相,于三界无所愿求,无愿求则不造作;不造作则无生死、无果报之苦而得自在。

  佛对大慧说:“我所说的如来藏与外道所说的神我不一样。大慧!我有时说空、无相、无愿三解脱法门,有时说真如、实际、法性、法身、涅槃、离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等等诸如此类的句子,其实说的都是如来藏。愚夫们一听闻佛法说无我,就认为修佛就是消灭我,他们所求的无非是永远不死,断灭自我岂是他们的本愿?因而会令其心生恐怖,如果不安立如来藏这样的名字,就很难说服他们,说服不了他们就不能令其摆脱轮回之苦,从而永堕世间,这不是如来所愿意看到的。如来应供等正觉为消除众生的恐怖心理,才说远离妄想的无所有境界如来藏门。

  【原文】:

  “大慧!未来现在菩萨摩诃萨,不应作我见计著。譬如陶家,于一泥聚,以人工、水、木、轮绳方便,作种种器。如来亦复如是,于法无我离一切妄想相,以种种智慧善巧方便,或说如来藏,或说无我。以是因缘故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是名说如来藏。”

  【解说】:

  大慧!未来现在的大菩萨们,你们不应以断常二见来执着如来藏,不要因为诸佛说无我就说无如来藏,从而堕入断见;也不要因为诸佛说真我而说有如来藏,而堕入常见。如来藏自性清净,非有非无,如来藏只是佛善巧方便说法的工具而已,是为众生开悟才这样方便说。就像制陶者,想把一团泥做成各种器皿,这团泥就相当于众生,如何才能让这团泥成器呢?那就需要借助人工、水、木、轮、绳等各种方便工具才行,这些工具就相当于如来藏。因此如来藏这种说法只是一个工具,目的是帮助众生度生死海到彼岸,到了彼岸之后你自会了知包括佛法在内一切法如幻,一切无所有。如来在法无我处离一切妄想之相,以种种智慧善巧方便说法,无说而说,无说而说对常人来说不可思议,什么叫无说而说呢?就是不必用凡人的智力思考之后再说,而是无需起心动念,无心而说,不必想就说,这就是无碍辩才,不得无分别智之人是没有这种能力的。佛心澄澈,一眼见底,不必分辨,言说就如同泉水一样自动流淌出来,大家想啊泉水有谁逼着它们往出淌了吗?没有,自然而然。佛在不同的情况下随缘方便说如来藏,或说无我等,与外道所说的神我是不同的。这就是诸佛所说地如来藏。

  【原文】:

  “开引计我诸外道故,说如来藏,令离不实我见妄想,入三解脱门境界,希望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作如是说如来之藏。若不如是,则同外道。是故大慧!为离外道见故,当依无我如来之藏。”

  【解说】:

  说如来藏是为了开导指引执我(执人法二我)之外道,令其远离我见之妄想,入于空、无相、无愿之三解脱门,希望他们尽快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因此如来才这样说如来藏。如果不是这样,而执着有我,那就是与外道相同了。因此大慧,为远离外道恶见故,当依人法二无我之如来藏。

  【原文】: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人相续阴,缘与微尘,胜自在作,心量妄想。”

  【解说】:

  这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以偈说:“外道认为人我、五阴相续不断,是胜自在天以邪因缘与微尘等所造作而产生的,可是外道这种说法的证据在哪里?这些不都是他们想当然的事情吗?皆是他们自心胡乱揣度而有的妄想啊!

  如来藏与外道所执神我之不同还表现在,如来藏是无为法,常住我心,本身不造作,受无明力作用因缘和合而生万法。而外道所执神我是有为法,这个神我是在我心之外,在天上,他们认为一切都是神我造出来的。如来藏自性为空,但并非一无所有,非有非无,因种种因缘而现种种相,若与诸烦恼为缘,则现种种俗相;若与善为缘,则转三十二菩萨相。但不论什么法相,都是不真实的,出家人修炼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出现菩萨相的特征,但这些出家人毕竟要脱离肉体凡胎,脱离后,菩萨相何在呢?因此如来藏里并没有一个真实不变的我相。我们所见到的任何相都是相变,像什么大放光明之类的说法都是相变,都是不真实的,都不过是如来藏功能的显现罢了,就像笛子能奏乐,但笛子自身是安静的。因此如来藏是无我的,如来藏若不受无明扰,本来就是自性清净的,什么相都不着,一切相都是唯心所现,心不现哪来的相?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