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云雾寺

寺院大全 | 作者:网络 [投稿]

 

\

四川南充云雾寺

  地理位置

  云雾寺位于龙门镇二村的龙凤山巅,距南充市15公里,距龙门镇一公里。

  寺院简介

  云雾寺位于龙门镇二村的龙凤山巅,距南充市15公里,距龙门镇一公里。其地南起云雾山,北至三河口,连绵数里,傍依嘉陵江,草木葱茏,每当雨后乍晴或晨曦初露之时,山间云雾环绕,好似大海的波涛变幻莫测,风景绝佳。

  龙门镇为著名龙门峡之地,昔日镇周围九宫十八庙,峡口有龙门寺与冯江寺,二寺隔江相望,江东岸的崆峒山上建有云雾寺,离云雾寺不远处的龙凤山上,建有梓橦庙。龙凤山地势极为奇特,二峰相连,右侧山峰蜿蜒崎岖,远远看去,山的形状非常像是一条巨大的蟠龙;因山脊两翼张开,山色秀丽,右侧山峰形似凤凰,昂头扬尾,这座山因此而得名龙凤山。又因为山高路险,俗称大岩山。

  寺院历史

  云雾寺始建无考,据民国十八年《南充县志》记载:“云雾山俗名空洞山,有庙,颇秀。其东为碑岬山,与金子山接,为龙门坝之东缘,北接大贤塞,与凤仪场之临江塞夹江对峙。”

  梓橦庙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约1740年),正殿塑供梓橦帝君(即文吕帝君),左建奎星楼,右建观音殿,前建戏台,中间是一个大院坝。这些殿阁恰巧建在凤凰背上,异常壮观。庙宇间有四株大榕树,枝叶繁茂,遮天蔽日,宛如凤冠,今犹存一。民末是一个姓刘的和尚在此守庙,当时尚有庙田20余亩。

  土改时期,没收亩田,刘和尚还俗务农。

  1958年,又拆毁梓橦庙,改土耕种。

  如今云雾山上的云雾寺早已无遗迹可寻,只留下这凄婉动人的美丽传说。反而在高坪区城东的一座大山深处又有一座寺庙,它也被人称为云雾寺。

  出南充城区东行,约15公里到高坪区龙门古镇。据江东岸几里远处,耸立着一座高山,山上林木茂盛,皑皑白雾环绕于山林之间,山中美景若隐若现,那里就是龙凤山。

  1994年春,当地政府为开发旅游事业,将龙山辟为森林公园,园内树木林立,风景宜人,近游林海,遥望嘉陵,亭楼玲珑,云雾飘浮。又在凤山原梓橦庙废墟上重建寺庙,更名云雾寺。次年由唐朝义(龙门镇人,退休教师)居士任筹建组长,释果成(僧人,俗名曾汉云,高坪胜观镇人),张伯全、李安民、黄天佑、奉自贵等居士任副组长,四处募化资金,购材雇匠,动工修建。历时年余,耗资70余万元,修成观音殿、天王殿、玉佛殿及寮房食堂。

  1995年9月,高坪区人民政府批准为开放寺庙。聘释果成为住持,后因年事已高,自请去职,留寺养老。

  2000年2月,继聘释刚慧为住持,直至今日。

  2004年6月,又在观音殿与天王殿之间新修地藏殿。现政府拨地60余亩给寺庙管理,退耕还林,守护林木。拟在观音殿后修建大雄宝殿,异日寺庙,将更辉煌。

  现有信众7000余人,香火旺盛,每月初一、十五,善男信女云集寺内,朝山拜佛,异常热闹。



 

\
四川南充云雾寺

  寺院格局

  整个云雾寺坐南朝北,依山势而建一排仿木瓦结构组成的庙宇,占地约700平方米。这座古寺庙的四周,翠竹环绕,绿草如茵,林木苍翠。寺庙东、西、北面为一片山崖,景色清幽。进得寺内,整个院落干净整洁。山前是天王殿,重檐歇山顶式,小青瓦红墙,整个殿宇肃穆高宏,殿内造像栩栩如生,极为精美。天王殿后,是宽阔的平坝,两旁种植有青翠碧绿的万年青,黄葛树,行走在庙内感觉尤为幽静清爽。平坝的一端建有地藏殿,只见其殿宇高大、广阔,红柱挑檐青瓦,重檐歇山顶,正脊平直,垂脊、戗脊也笔直斜向,殿前均采用巨柱大梁建构,廊沿也是用巨大条石铺陈,外砌长方形板石,无一不体现着艺术的审美观。殿内左右十幅壁画,栩栩如生、精美绝伦。

  寺院传说

  贫家少年化身为龙

  相传在很久以前,在云雾寺寺庙旁边,住着一个家境贫寒的少年,少年非常孝顺,每天上山给地主家里割草挣钱,奉养家里的老母亲。有一天,少年在山上割草,忙活了一个下午,天色也已经很晚了,可背篓里面却没有多少草,少年担心回家被惩罚,他于是躲进了寺庙里过夜。半夜里,少年突然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慈祥的老人告诉他到云雾山上去割草。第二天早上,少年来到云雾山上割草,只看见山上长满了绿油油的青草,少年忙着割草时,突然捡到了一颗夜明珠。回到家里,少年把夜明珠藏在了米缸里面,顷刻间,米缸里面的米竟然装满了,都快要溢出来了。于是,少年便把自家的米拿出来救济当地的穷苦人家。不料,这件事被当地一位财主听说了,财主便带着人去少年家中抢夺夜明珠。情急之下,少年当场就把夜明珠放进口中,一不小心,他竟然把夜明珠吞进了肚子里面,少年当时就觉得口渴难耐,他赶紧跑去水井边喝水,喝光了井里面的水,没法止渴。他又跑去小溪里喝水,又喝光了溪水,也没法止渴,他又跑去江中喝水,居然化作一条巨龙。母亲见状,惊呼“孽龙”,一时间,狂风暴雨骤起,江水猛涨,财主当场被淹死。然而,当地的农田村庄也成了一片汪洋,此事惊动了玉皇大帝,命二郎神杨戬下界制服“孽龙”。杨戬领旨后,高架云头,见“孽龙”已到云雾山头,便开弓放箭,朝“孽龙”射去。“孽龙”惊惶之中一头撞向龙山寨,山石为开,江河改道,两山对峙如门,即为现在的龙门。二郎神之箭未射中“孽龙”,乃射中云雾山头,于是,千百年来有一个洞穴存在于山头。据当地村民们说,因山顶的一个洞而得名,云雾山又称空洞山(崆峒山),洞深不可测,洞口不是很大,扔一块石头到洞里面,就能听见很大的回响声。当地的老人们还说,以前,有人放了两只活鸭进入洞中,后来,两只鸭子居然从龙门坨附近出来了。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云雾寺寺庙建筑被拆,云雾山山顶的洞被堵塞,而建造寺庙的地方也被开辟为耕地。

\

  四川南充云雾寺

  百年古井

  一方古井,百年未干。

  在云雾寺前,有一口很不起眼的古井。古井是云雾寺庙里僧人所挖的。井口直径达1米,深约10余米。井沿、井壁都用花岗岩砌成。这口井的井水甘甜清澈,终年不枯。

  据当地老人介绍,这口井距今已有200余年,从古到今,全村村民祖祖辈辈都靠这口古井提供饮水,不管遇到多大的干旱灾害,古井从来没有干枯过,寺庙前的百年古井成为了村民的生命之泉,用当地老百姓流行的一句话,不管走到哪里,官做多大,都不能忘记村里百年古井的养育之恩。如今云雾寺前的百年古井成为了当地村民出门在外永记不忘故乡的代名词。即使是家住几里外的龙门街道的居民,现在虽然有了自来水,但到夏天,前来古井打水的村民还是络绎不绝,因为井水冰凉甜味可口,每逢遇干旱时节村里的古井成为了全村村民甚至附近几个村村民渡过难关的唯一古井。

  寺院住持

  云雾寺现任住持“刚慧大师”。俗姓聂,名邦顺,江油县人。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