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长寿庵

寺院大全 | 作者:网络 [投稿]

  地理位置

  长寿庵原名普提庵,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市外砂镇东溪乡。长寿庵创建于清康熙28年(1689年),由澄海知县王岱所建。1765年,因地震影响,在长寿庵后侧的普提庵倒塌而被埋没,长寿庵也略遭波及。当时的知县刘琦领与王岱有师生关系,于是由知县刘琦领拨款重修。后来又有释本乾和释根净两位住持对长寿庵进行修葺。

  寺院简介

  庵创后,乾隆四十五年(1780)住持释本乾募资重建,并置寺产,后颓废。1946年丙戍 ,应乡耆陈澄高居士等敦请,释根净(1915—1971)法师来住持。根净师出生于澄海在城昆美乡,俗姓名林清顺,青年入道,在澄海港口乡紫坛佛祖宫(已移址新建为玉佛寺),礼港口乡人归侨释了定(?一1933)剃度,长住港口紫坛佛祖宫。受邀带弟子、14岁的释又智,住持长寿庵,有时也返紫坛。他苦行奉佛,三餐淡泊,用积资和由善信捐款修葺古庵,成为该庵重兴人。1952年“土改”运动中,他住在紫坛,工作队要划其成份为“迷信职业者”,他据理力争,说:“我是宗教职业者,佛教不是迷信!”第二天被勒令返俗乡。因俗家穷,结果成份反而被评为“贫农”。坚志礼佛,把住宅搞成“紫莲精舍”。“文革”风暴中的1968年,被“红卫兵”抓去潮州开元寺囚禁、批斗,诬其娶妻,20天后即十二月二十日才释放归乡,当夜气得脑冲血,医治3年无效而圆寂,终年仅56岁。长寿庵于“文革”中遭毁。1984年在落实宗教政策中,乡党支书王振成礼请释根净之徒释又智返庵复兴。释又智,1932年九月初四生于澄海县在城镇沟下池乡,俗姓名陈木渠,父陈有财,母蔡赛珠。2岁随祖母邱根正礼佛,6岁入紫坛佛祖宫随住持释根净常住,礼其为剃度师。虽无上学,却自学文化,少随师转住长寿庵。1952年“土改”时,在紫坛被驱返乡,但不还俗,以40元为本钱于澄城开间售香烟小铺度生。自1984年重回庵后,省吃俭用,勤做佛事,得善信拥护施资,在徒僧、当家释新满协助下,逐步修建、塑佛、置龛等,至2000年九月全面完工。紧接着,又辛苦募资,在外门对面创建一座弥勒殿约100平方米,于2001年十二月初五开光,由潮阳灵山寺方丈释心印和释光辉、新琳主法。这二次修葺、扩建,总投资数十万元。又智法师现兼任澄海名刹塔山古寺住持,是澄海市佛协副会长。

  寺院格局

  如今焕然一新的古庵,坐北向南,总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分为弥勒殿、韦陀殿、大雄宝殿、客堂、斋堂、祖堂、食厅、僧房等。

  寺院景观

  从外门进入后,右侧高耸着一株百年高大古榕。院子里置一3米多高“万年宝鼎”,是“佛历2543年”(1999)铸。北侧就是新建的弥勒殿,正龛奉弥勒佛像,脱沙,高约l米。东西墙前供廿四诸天木雕像,各高0.4米。

  从西向内门进之,两侧墙嵌石刻《重建长寿庵碑记》与施主芳名录。其南侧建—大食厅。再进,左建韦陀殿,右筑大雄宝殿及其拜亭,两殿相向。因殿外宽敞,故把十八罗汉陈列在外面两边走廊里。大殿100多平方米,庄严雄伟。其东侧是僧房、斋堂,其西侧为祖堂、客堂。

  寺院住持

  又智师之徒僧新满,法名觉圆,1963年生,澄海坝头人,俗姓名林友镇,1992年出家受戒,随师虔诚事佛。曾去扬州高寺学禅功2年,五台山结夏5年。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