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觉海禅寺

寺院大全 | 作者:网络 [投稿]

  地理位置

  觉海禅寺位于浙江省德清县境内。

  寺院简介

  觉海禅寺始建于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十年(354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年历史。后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僧彝昌主持建寺,初名“兴善寺”;北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改名为“觉海禅寺”。彼时寺基广阔,东至菩萨桥,西至现德清县三中;东西两塔院;寺宇僧房鳞次栉比;香火堪称鼎盛。

  寺院格局

  寺院建筑包括大雄宝殿、天王殿、接凡桥、放生池、观音殿、罗汉堂、迎圣桥等。其中颇具本寺特色的主要佛教建筑是:

  大雄宝殿。初建于晋,毁于明武宗正德十年(1515年)一场大水。现在的在雄宝殿系1996年12月第三次重修。新殿面积430平方米,五开间,宽近22米,进深约10米,高近19米。上盖紫红色琉璃瓦,屋顶避雷针两旁双龙抢珠;二尖有飞禽走兽;上下两层,四方八角,每角挂有铜风铃;周围柱头樟木雕刻五百罗汉,尊尊装金;上下廊檐有百鸟朝凤图;18对门窗扇雕刻全本西游记,红漆金色。大殿青石门槛,走进正门即脚踏莲花。大殿正中设石刻佛座莲台,供奉五米高释迦佛像,头顶有极大宝盖一双,周围挂金银珍珠和菩提子。旁有阿难、伽叶两尊者;左有骑青狮文殊菩萨,右有骑白象普贤菩萨;四周围绕十六尊者。

  观音殿。因唐末年在寺前河东桥洞边得漂水一木,其形酷似观音,后请工匠稍事雕刻,即成观音大士佛像,供奉于殿内,故河东桥曰:“菩萨桥”。观音殿于明神宗万历八年(1580年)毁于大火;复建后再次毁于清军与太平战火。清同治十一年将全寺瓦砾堆于一处,叠石为山,命之曰“灵泉山”并建殿基上,即今之观音殿。

  放生池与接凡桥。放生池原在天王殿后,池中央砌有拱形小石桥,名曰“仙桥”。池中除放生鱼类外,尚有大可一围龟头两双,据传清光绪年间张文祥为行刺南京为道台,练剑、磨刀于池畔。池后原有两人合抱之大础石及合抱粗梧桐树四株。十年浩劫期间池、桥、树均被毁。后重建“七宝池”和“接凡桥”,池宽25米,深36米,面积1016平方米,雨不满,旱不干,始终保持2米水位,不分春秋。池底植宝藕,池中开五色莲花。有金、银色小鱼数千条。池边36块石板立36尊石狮。新建的接凡桥长9米,宽44米,九品莲花九步高,左右两边石栏板雕石狮16对,且雌雄成双。周围百姓传说:“觉海寺里跑仙桥,免脱阴司奈何桥”。所以人人都要求“跑仙桥”。

  新建圆通殿,中间莲台供杨枝观音菩萨,左有千手观音和药师佛,右有地藏菩萨和阿弥陀佛,殿前左右两旁有广玉蘭二枝,宝塔式珠珠柏整齐排列。

  寺院住持

  觉海禅寺现任住持慧元法师。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