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法源讲寺

寺院大全 | 作者:网络 [投稿]

\
台湾新竹法源讲寺


  地理位置

  300新竹市高峰里17邻高峰路236号

  寺院简介

  创建於民国33年的法源寺,座落於山明水秀的古奇峰,是新竹十二景中“古奇远眺”的胜境所在。法源寺自斌宗法师开山迄今,已有一甲子的岁月,前後历经5任住持,胼手深耕各项建设与推动弘法布教,遂成法源寺今日之现况。

\
台湾新竹法源讲寺


  寺院历史

  开山祖师斌宗法师,俗姓施,鹿港人氏。民国13年夏,於苗栗狮头山金刚寺披剃,礼闲云妙禅法师出家。31年冬,受新竹檀信之请挂锡於法王寺。为诸弟子开示法要,途经古奇峰,观其依山面海,宽阔幽雅,遂有结茅终老之志。经地主其母示梦,乃献地以建法源寺。33年法源寺落成,法师常年驻鍚弘化於此,38年设置“南天台佛学研究所”,并於台北设“南天台弘法院”。斌宗法师为法源寺立下了讲经说法的道风,成为台湾弘法及研究佛教义理的先河。47年观音圣诞日,斌宗法师示寂於弘法院,由觉心法师接任第3任住持。

  觉心法师早年游学於日本,巧遇斌宗法师而回台跟随,民国30年代赴福建鼓山涌泉寺受具足戒,至47年斌宗法师圆寂,未尝离其左右,在佛学上亲炙大师受业学习,佛学奠定相当基础,并雅好美术。斌宗法师示寂後,恳邀雕刻名家杨英风先生参与法源寺的宝塔建设(斌宗法师舍利塔,又名“华藏宝塔”)及佛像塑造。两位僧、俗大师理念一致,心手相携,将建筑与艺术融入于寺院建设当中,由此开敔了法源寺与艺术结缘的基础。50年初,斌宗法师时期之木构造房台倒塌,故展开大殿之兴建,前後达九年之久。

  民国60年代,法师因台北弘法院信众协助完成法源寺大殿工程,得经常驻锡台北弘法院,法源寺空有其建筑物却苦无寺众,遂於67年聘请新竹万佛寺悟禅(仁慧)法师、真理法师驻锡,主持管理法务。70年仁慧法师奉众兴建後栋法堂与住众寮房,历时3年完成。

  民国75年,杨英风先生之女礼觉心法师披剃出家法名“宽谦”,76年2月,觉心法师圆寂,寺众推举为法源寺竭尽心力近十年之仁慧法师继任住持,自此之後,法源寺成为女众道场。

  民国77年,宽谦法师创立“财团法人觉风佛教艺术文化基金会”,整建“觉园”。整理塔院,设置杨大师艺术品“三摩塔”、“天地星缘”於庭园中。重修华藏宝塔1楼,增设一幅杨教授“地藏王菩萨像”花岗石壁面金线雕。80年在新竹市区,设立“法源寺别苑”;84年,在台北市创设“觉风学苑”。

  民国88年,仁慧法师功成身退,将住持之位移交宽谦法师。91年底,将後山荔枝园修建成一座自然禅林——“法源禅林”,藉由南传原始佛教的禅法,栽培僧材,成就大众;并规划在寺旁的空地,建立结合修行、养生、文化与佛教艺术中心的菩萨学苑,期间将设有佛教艺术展示馆、佛教艺术专业图书资讯馆、研究室、国际会议应、教学中心等。95年底动工兴建,运用第土期的工程款1,000余万元,将原来的临时斋堂改建为融合讲堂、斋堂及客房的新建筑,初步解决讲堂、斋堂空间不足的燃眉之急。

  民国96年6月,宽谦法师辞去住持一职,觉风佛教艺术文化基金会亦随之迁出;由真理法师接任住持。

\

台湾新竹法源讲寺

  寺院格局

  法源寺素有“佛教艺术殿堂”的雅号。大殿水泥仿铜“释迦牟尼佛说法像”及彩面磨石子地面“法界须弥图”,和华藏宝塔内2楼“地藏菩萨像”水泥浮雕,及3楼“释迦牟尼佛”与菩萨飞天背景水泥浮雕,後栋法堂3楼之水泥制“昆卢遮那佛”及背光等,均出自雕塑大师杨英风先生之手。并考虑建筑物之使用机能,以法源寺思想风格为主要导向,因此相应於佛法与艺术结合的文化意涵。

  寺院交通指南

  搭新竹客运往古奇峰之班车,在法源寺下。

  寺院联系方式

  电话:03-5215302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