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法源寺:法源宗源 书香满亭台

寺院旅游 | 作者: [投稿]

 法源寺山门 

法源寺山门

法源寺大殿  

法源寺大殿

 法源寺悯忠阁 

法源寺悯忠阁

  法源寺,被誉为京城第一古刹,900年前,宋钦宗在此坐牢;600年前,永乐帝参照它建御花园;100年前,戊戌六君子在此停灵……如今,作为中国佛教最高学府,法源寺已洗却红尘,唯余香阵阵,真应了“圣解凡情俱坐断,昙花犹放一枝新”的偈语。

  法源寺的称呼始于清朝雍正年间,在明朝时叫做崇福寺,再追溯至唐朝则名为悯忠寺。至今,二进院中仍矗立一座悯忠阁,它寄寓着唐代贞观之治之明君唐太宗李世民对其麾下万千征东阵亡将士的一片哀思。在辽代清宁三年(1057年)时,悯忠寺在幽州大地震中被毁。今天,人们所见的法源寺之规模与格局,乃是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并以辽咸雍六年(1070年)奉诏修复的大悯忠寺为基础。

  与一般寺庙相同,这里的七进院落坐北朝南,依次排列山门、钟鼓楼、天王殿、韦驮殿、大雄宝殿、净业堂、观音殿等。户外踱步,撑伞遮雨,空气清新,呼吸畅快。古柏参差,时花烂漫,曲径通幽,亭轩翼然。殿内光线暗淡,视觉有些模糊,陈年气味扑鼻,法器琳琅满目。但见护法神像威严凶悍,菩萨雕塑和蔼可亲,佛祖金身安详舒泰,香客跪拜虔敬无比。可谓庭院深深,屋宇幢幢,佛灯熠熠,香烟袅袅……

  与大多寺庙不同,此处的古老藏经楼与现代佛学院书卷气浓,历代国宝级珍贵文物,如东汉陶佛像、东吴陶魂瓶(葬陶瓷器)、北魏石佛像、唐石佛像、五代铁铸像、宋木雕罗汉、元铜铸观音、明木雕伏虎罗汉等历史感厚重,更有石刻、经幢,如唐《无垢净光宝塔颂》(李北海书)、《悯忠寺藏舍利记》、辽《燕京大悯忠寺菩萨地宫舍利函记》等,艺术价值可观。可称经楼巍巍,书卷煌煌,学子莘莘,书声琅琅……

  悯忠台位于大雄宝殿之后,台基高一米多,殿堂建在高台之上,它的外墙以十二柱为架,室内再以十二柱支撑,构造独特,别致美观。而样式则与故宫御花园中的万春亭相同,后者正是仿照悯忠台而建。

  殿内保存着唐代的《无垢净光宝塔颂》《悯忠寺重修舍利记》《燕京大悯忠寺观音菩萨地宫舍利函记》等珍贵石刻,样样都是国宝。而史地专家正是根据《悯忠寺重修舍利记》中“大燕城内,地东南隅,有悯忠寺”一句,才推断出当年幽州城的规模和大致的格局。这块石刻,不经意竟成了为古幽州定位的GPS。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