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宏福寺

寺院风貌 | 作者: [投稿]

  贵阳宏福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的黔灵山上,又名弘福寺、黔灵山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宏福寺位于贵阳市中心黔灵山,为赤松和尚(1634-1706)创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初创时称“宏福寺”,后改“弘福寺”。宏福寺佛法为为禅门临济,十方院,称贵州首刹。寺前“九曲径”石阶蜿蜒盘旋登山,沿途摩崖不绝,经古佛洞、海螺亭、洗钵池达寺门。寺内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双桂楼、水月轩、红登泉、典廊、花圃、成化铁钟和碑刻等。

贵阳宏福寺  

贵阳宏福寺

  贵阳宏福寺历史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有一位四川潼川(今重庆潼南县)的赤松和尚(1634~1706)年来到贵州。这位和尚,俗姓韩,名道领,15岁出家,先后拜灵药、西识

  等和尚为师,后归“白云山”。康熙六年(1667)应都间张光焕之请,到贵阳住持,看见黔灵山风水地望俱佳,于是决定在山开建寺庙。当时称为“宏福寺”

  清乾隆四年(1939年)清廷颁赠《大藏经》一部给宏福寺,清雍正特许开期传戒。乾隆以后,宏福寺进行了多次维修和重建,三门、观音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法堂等15座建筑一应俱全。与贵阳栖霞寺(东山)并称“东西二胜”。

  民国期间这里曾为贵州佛教会所在地。于1929年果瑶法师于此创建贵州佛学院,曾任孙中山秘书之平刚曾在此讲学,学僧80余人。

  1929年果瑶法师于此创建贵州佛学院,曾任孙中山秘书之平刚曾在此讲学,学僧八十余人,为贵州培养了一批知识僧才。1905年至1946年,宏福寺曾传戒18次,到1949年,共有赤松“法统”传承12代,常住僧众100多人,少时也有30多人。

  新中国诞生后,怀一法师主持法席,躬耕自食,修头陀行。“文革”期间,僧人四散,寺由黔灵公园管理。1983年,宏福寺列为国务院公布的142座全国重点寺观之一,同时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7月28日归还给佛教界管理,由贵州省佛教协会会

  长慧海法师主持寺务。

  1983年,宏福寺列为142座全国重点寺观之一、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1987年7月28日归还给佛教界管理,是由贵州省佛教协会会长慧海法师主持寺务。2005年9月,心照法师接替慧海法师,出任宏福寺第十六任方丈。

 贵阳宏福寺 

贵阳宏福寺

  贵阳宏福寺景点建筑

  宏福寺有三重建筑,大雄宝殿(正殿)、观音殿(中殿)、弥勒殿前(前殿),另配藏经楼、毗卢阁等。各殿阁朱墙碧瓦,恢宏巍峨,雕梁画栋,曲廊迂回,蔚为壮观。近年更于寺外扩建经塔,龙壁,并有石狮、石幢、铜宝鼎、铁鼎、钟鼓、幢幡宝盖、金字匾联等。设有法物流通处、素香斋、茶室;修复历任方丈灵骨塔十余座;新建贵州首座法华塔、开山祖师经念塔、九龙浴佛石壁、钟鼓楼、天王殿、藏经楼、地藏殿、禅堂、斋堂、僧寮、尊客寮、方丈苑、碑廊等。

  法华塔矗立于前山门外右前方,塔凡七级,高15米;奉藏《妙法莲华经》,塔六方,刻三十六佛及佛经摘录;塔后有《建塔因缘功德碑》。正对大门是九龙浴石壁,经传释迦牟尼佛诞生时,九龙吐水为之沐浴。大山门上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弘福寺”、“南无阿弥陀佛”;有已故国家副主席董必武题“黔南第一山”。入门两侧有钟鼓楼,铜钟重三千余斤,铸于明成化五年(1469年),原在城内大兴寺,1980年移此,首重殿为天王殿,供弥勒佛及护法四大天王,殿的南侧有《地藏经》碑刻,殿外侧两壁有巨幅绘画;二重殿为观音殿,奉三十二臂观世间,三十二手表菩萨三十二应身,大慈大悲,寻声救苦;后有韦驮菩萨,金刚怒目,手持宝杵;第三重殿为大雄宝殿,奉释迦牟尼、阿难、迦叶、文殊、普贤及十八罗汉,均贴真金;墙上有佛陀画传。玉佛殿释迦牟尼玉佛为缅甸籍华尼宏慧法师请自仰光,释迦坐像高1.5米,宽1.2米,重900公斤,玉质优良,慈相庄严,并有弥勒、观音等玉雕十余尊。“放生池”旁有“曲尺亭”和长廊,亭前有樱花,春来繁花似锦,长年风光旖旎“双桂楼”前桂花绿荫如盖,入秋桂香四溢,令人流连忘返,楼前有联云:“一院桂荫疑有雨,四厢花影欲登楼。”

  登临宏福寺之盘山古道“九曲径”为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赤松祖师开辟,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咸丰五年(1855年)两度整修;新中国建立后,拓宽加固。全径383级,沿途有“古佛洞”、“洗钵池”、“灵官亭”等古迹;有“多行好事广积阴功”、“虎”、“黔南第一山”、“正法眼藏”等摩崖石刻。大山门上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宏福寺”、“南无阿弥陀佛”;有已故国家副主席董必武题“黔南第一山”。

  入门两侧有钟鼓楼,铜钟重三千余斤,铸于明成化五年(1469年),原在城内大兴寺,1980年移此。

  法华经塔矗立于前山门外右前方,塔凡七级,高15米;奉藏《妙法莲华经》,塔六方,刻三十六佛及佛经摘录;塔后有建塔因缘功德碑。正对大门是九龙浴佛石壁,经传释迦牟尼佛诞生时,九龙吐水为之沐浴。

  首重殿为天王殿,供弥勒佛及护法四大天王,殿的南侧有地藏经碑刻,殿外侧两壁有巨幅绘画;二重殿为观音殿,奉三十二臂观世音,三十二手表菩萨三十二应身,大慈大悲,寻声救苦;后有韦陀菩萨,金刚怒目,手持宝杵;第三重殿为大雄宝殿,奉释迦尼牟尼、阿难、迦叶、文殊、普贤及十八罗汉,均贴真金;墙上有佛陀画传。

  玉佛殿玉佛为缅甸籍华尼宏慧法师请自仰光,释迦坐像高1.5米,宽1.2米,重900公斤,玉质优良,慈相庄严,并有弥勒、观音等玉雕十余尊。“放生池”旁有“曲尺亭”和长廊,亭前有樱花,春来繁花似锦,长年风光旖旎。

  “双桂楼”前桂花绿荫如盖,入秋桂香四溢,令人流连忘返,楼前有联云:“一院桂荫疑有雨,四厢花影欲登楼”大殿后有一高台,前立二碑,乃朱德、董必武游黔灵山诗碑,碑后石壁嵌有多块镌刻,撰者为乾隆初年云贵总督吴达菩、贵门州巡抚刘藻、赤松和尚等。宏福寺不仅殿楼林立,还间有“风尺亭”画廊、“月明池”、“生生泉”“望城台”等。寺后毗卢峰下有塔林,为宏福寺历代祖师及僧人、居士之灵骨安藏处,有名可考者计有赤松、瞿脉、参之、惺慧、光灿、弗云、湛然、柏青、心月、智明、慈云、觉崇。

  宏福寺前沿陡崖而下,为“九曲径”,系登寺捷径,有石级三百八十余步,乃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辟建,乾隆、咸丰年间各重修。沿径摩崖石刻无数,并有亭、殿筑于其间,“古佛洞”、“海螺亭”、“响石洞”、“洗钵池”等自然奇胜使人置身绿荫之中,俯级把玩,其乐无穷。

  明地理学者徐霞客也曾于“崇祯十一年戊寅岁(1638)四月十一日至贵州,游古弘福寺旅游景点介绍佛洞。”下得“九曲径”,往北行,即“麒麟洞”,洞中乳悬垂,千姿百态,其一巨者坠地,形若麒麟,故名。洞内宽敞,洞前有泉。

  此洞因蒋介石1942~1948年囚禁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于此,声名大噪,至今游人不绝。

贵阳宏福寺  

贵阳宏福寺

您可能喜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