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塔寺

寺院风貌 | 作者: [投稿]

  五塔寺风光欣赏>>

  历史沿革 寺院胜景 当今住持 法务法事 交通通讯

  [历史沿革]

  五塔寺(真觉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五塔寺村,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建成,时名“真觉寺”,据说是明初永乐皇帝按印度班智达所献五尊金佛像和一座寺塔结合的模型建成的,此模型是仿佛祖释迦牟尼修成正果的印度菩提迦耶而作。五塔寺建成后,永乐帝又制成21座60乘50厘米规格的小模型法物,赐给西藏几个寺院,这种模型在一九六零年已发现。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大修后,为避雍正(胤肚)之讳,更名为“大正觉寺”,由于寺内建有一座金刚宝座塔,而金刚宝座上又建有五座小塔,因此故真觉寺又俗称为“五塔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五塔寺(真觉寺)在清朝末年被毁后,只剩下寺中的金刚座宝塔,解放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政府部门在原五塔寺(真觉寺)的遗址上筹建了一座以陈列北京地区石刻文物为专题的博物馆——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寺院胜景]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是在金刚宝座塔的东、北、西三面共设了九个陈列区,共展出500余通(块)石刻文物,展出的文物中除了有石碑、墓志、石刻和石雕外,奇特的是还有一个专门陈列耶稣会士碑的陈列区,可谓与众不同。

  五塔寺(真觉寺)中以金刚宝座塔最为著名。这座金刚宝座塔是我国现存6座金刚宝座塔中时代最早、造型最美的一座。站在塔下仰望,能看见宝座之上还有数塔,形制颇似香山碧云寺的金刚宝座塔。塔的下层为宝座,高7.70米,最下层是高1.78米的须弥座,上层另有5座塔。在宝座的四周,刻有梵文、佛像等。须弥座至宝座顶分成了5层,每层挑出石刻短檐,四周刻有佛龛。除了宝座内的4尊佛像外,宝塔还刻有1561尊佛。沿宝座南门内右侧盘梯上去,就到了宝座顶的罩亭内。罩亭北边,是一个台面,5座塔便立于此。

金刚宝座式塔  

金刚宝座式塔

  5座塔形制差不多,均为密檐式,全部采用青石砌成。按佛经上说,金刚有五方五界:佛部(中)、金刚部(东)、宝部(南)、莲花部(西)、羯摩部(北)。每部有五方主佛:中为毗卢遮那佛,东为阿辁佛,南为宝生佛,西为阿弥陀佛,北为不空成就佛。佛又有五方宝座,即动物坐骑:毗卢遮那佛狮子座、阿辁佛象座、宝生佛马座、阿弥陀佛孔雀座、不空成就佛金翅鸟王座,所以五塔寺金刚宝塔宝座和五塔的须弥座四周都有狮子、象、马、孔雀、金翅鸟王等5种动物形象的雕刻。

  中央那座塔比较大,塔座南面正中刻有一双佛足,是佛的象征,有“佛迹遍天下”之意。传说佛祖圆寂之前留足迹于摩揭陀国一块石头上,后人刻佛足以示敬仰。据说在我国有10余处佛足,北京地区则只有这一处。很显然,有很多游客摸过佛足,非常光亮。在佛足的两边,还刻有莲花、吉祥结等藏传佛教的八宝。每座塔的塔座都分别刻有这些吉祥物,而塔座与塔身相接之处,是一圈藏文,刻写的什么,不得而知。其上便是一个佛龛,龛中有一尊佛像,两侧各有一胁侍。讲解员说,每一层塔檐下有一个佛龛,每个佛龛中有一尊佛。这些造像和雕刻笔法细腻,线条圆润,异常精美,历来吸引着众多美术、书法爱好者和国际友人。

您可能喜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