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康宝鉴白话(戒邪淫)

  今提出三大准则以作防范:

  一、让少年子弟勤恳从事本职工作,以劳其心;

  二、做到男女有别,防患于未然;

  三、注意教导,使其谨慎交友,以断绝邪友恶境的诱惑。

  如此内外预防,再加强自身的修养,必定会使青少年的道德品行日益进步。这样父母兄长才算尽到责任了。

  要想戒掉淫行,必须先从戒除淫念开始。因为淫念一生,淫行就随之而起了。那么淫念如何遏制呢?首先,道德败坏的朋友不能接近;其次,邪淫污秽的场所不能进去;色情图书千万不要随便翻看;无耻下流的污言秽语不要去听。这是因为,你只要接近恶友,那些道德品行良好的朋友必然与你疏远,离你而去。

  而在坏朋友的影响诱惑之下,自己不知不觉逐渐走上歧途,最后堕落为下流之徒,从此无廉无耻,放荡纵欲,无恶不作了!而那些邪淫污秽的场所,只要你进入其中,那么,正念就难以保持,触邪境、遇恶缘,自然而然,心跳耳热,把持不定。只为片刻的游乐,而导致终身的悔恨。想到此处,还能不引以为戒吗?

  至于色情图书,污言秽语,那不过是下流文人的把戏和无耻之徒的玩笑闲谈,这些人想编造故事,自然把结局说得美好圆满。其实这些都是他们挖空心思瞎编乱造出来的,怎能信以为真呢?一些人自恃有定力,认为偶尔翻看一下色情小说,或听一听污言秽语,也不会有什么妨害,不会使自己动摇。殊不知那些淫邪的东西无孔不入,遗毒在你心中已经不见形迹地暗中滋长起来,清醒的理智堤防已逐渐千疮百孔了。

  总而言之,守护身心的妙法,就是宁可作过头的防范,不可稍有放纵自己的念头;宁可让人笑我呆板保守,也不可自命圆通。假如在平时不严格持戒,怎么能够保证面临恶缘邪境的时候,不会失足丧德酿成千古之恨呢?

  6. 赵鸿宝说:戒淫止欲一事,真是说着容易做着难,只要念头稍有放纵,就沉迷难以回头了。要使心中的每一个念头都能坚忍,无论面对什么情境,都不会改变,那就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读诵前圣先贤的训诫教诲,把那些修身进德的嘉言集录,作为座右铭,时刻警醒自己;清心寡欲,心中对礼义道德、法律风俗和祸淫福善的事理因果,都了了分明。如果偶尔动了一下邪念,当下痛切忏悔,立即斩除。这样,即使面对引诱你的恶缘,自然能够猛然省悟,不会迷失。至于男女之间,务必要保持距离,避免招惹怀疑,即使是至亲至厚的亲属关系,也必须内外分明。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不能随便。如此,妄念邪心自然就不会萌发了,这就是正本清源的最好方法。

  人最容易被诱惑失足的时候,就是在面对美色当前的时刻,心中勃然难以克制的一刹那间。如果此时能想一想,古人之所以能闭目不窥,坐怀不乱,也不过是将那片刻的邪念制伏得住而已,而因此获功名,得显位,光宗耀祖,造福于子孙后代。比起那些半世寒窗苦读,以及用其他方法积累功德的人来说,真是事半功倍。

  所以何苦贪恋片时欢娱,而抛弃了盖世的功名、招致终身毒害呢?如果此时把持不住放纵情欲的话,那粉白黛绿的佳人转眼成一场春梦,而自己却因此被上苍减寿夺禄,甚至被杀身丧命,并且命中本该富贵的,改罚为贫贱,命中本该有儿子的,被惩罚为无子嗣,而且还要招受妻女淫荡、子孙后世穷困的报应,如此种种罪孽祸根,不一而足。到了此时,岂不悔之已晚!

  现今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言语行为都不知道谨慎,或是当着孩子的面,夫妻嬉笑打闹;或畜养小老婆,并任她们妖艳打扮;或放纵自己的妻女出外观光游览;或家中的仆人与婢女犯奸,而不严厉处罚禁止,如此种种不庄重、不严肃,怎么能管理好家庭呢?如果身为一家之主,自己能清心寡欲,不轻妄说笑,内外有别,防范措施得力,则家门之内,和睦幸福,夫妇相敬如宾,能不令人肃然起敬吗?

  7. 姚庭若说:如果一个人能保持一生的节操,不造淫业,这也只是完成了自己一人一身的人格和事业,哪里比得上一劝十,十劝百,百劝千,将这些戒淫劝善的善书、嘉言,永久地流传于后世,使世人一同获得善报、一同证得善果呢?这就好比播种一样,春天播下一升种子,秋季可收获一石,如果播下的种子无穷,则收获也无穷。但是必须辛勤耕种,不要让田地荒芜了。

  又譬如传递灯盏一样,一盏燃烧的明灯,依次而下互相点燃,结果百千盏灯全都燃了、亮了。燃灯无量,光明也无量。但这光明的灯盏,一定要从我这里继续传递下去,千万不能到我这里就灭了。不要怕没人听从,就怕我们不去真心苦劝。真心苦劝而毫无响应,就好比说播下良种不见发芽、油灯互相点燃不见亮光。实际上有这样的道理吗?

  从前,莲池大师的弟子王大契,曾请问大师说:“弟子自从看了师父的《戒杀文》后,立即就长斋吃素了。但只是色欲炽盛,不能消除,还请求师父慈悲教诲,使我等凡夫明白所谓的淫欲快乐,其实就如同杀生害命一样的惨痛。”

  莲池大师回答说:“杀生时被杀的众生非常痛苦,其惨状显而易见,所以杀生的惨痛果报也容易被人了解;淫欲有短暂的乐趣,所以说纵欲的后果会伤身害命,人就不容易相信。现在作一个比喻:如果公开地把毒药放进粗劣的食物之中,人见了一定会厌恶、畏惧不敢去吃,这好比是说杀生的惨痛;而如果暗地里把毒药放进美味佳肴之中,贪图口腹滋味者不觉中毒身亡,这是色欲的惨痛。切望有智慧的人深思其义!”

  世人看到美色而生起邪念时,种种的恶念都随之而起。恶心既生,良心就被遮盖了。只有在邪念突发、不可遏制的一刻,想到人终有一死,或回想自身以往的患难和病苦,那么邪念必能淡然而止。或者想这个美丽的女子死后的情景:腐烂的皮肉,败露的枯骨,臭气熏天,不敢近前。这下就应当明白,眼前的娇艳风姿,无非是暂时的幻象,千万不要当真了!

  再不然,则想我既然爱这女子,如果今日毁坏了她的名节,从此她一定难以做人,就像肮脏的粪土一样为人所不齿,若今日保全了她的名节,她就会象珍珠碧玉般的完美无暇。于是就怜悯她,爱惜她,成全她,愈是爱她,就愈不忍心玷污她,如此必定肃然生起敬意,不去相犯。

  或者想我若是贪图这片刻的欢娱,就会被折损功名,削去富贵,夺去命中该享的寿算,甚至遭到杀害,断绝子孙后嗣,败坏自己以及祖上的名声。种种灾祸,都将由于邪淫贪色而造成,如此必定会猛然觉醒。再若不然,就想羞耻之心,人人皆有,而女人失去贞节,只是由于一时的颠倒迷惑,等到丑闻传出,定被父母兄弟所憎恶,被公婆所厌弃,被邻里亲朋所耻笑。那时往往悔恨无及,自寻短见,含怨丧命。

  甚至更有因怀孕堕胎,而导致母子俱亡的。那样的话,冥冥之中的索命怨魂,岂肯相饶!这样一想,就会有所畏惧而熄灭淫心。又再不然,就想这样的人能背着丈夫与外人鬼混,使自己的丈夫蒙受羞耻,其心太狠!她对自己的丈夫尚且如此负恩无情,更何况是外人?所以应当将此等女人,当作豺狼看,当作蛇蝎看,当作勾魂的怨鬼看,当作前世的怨家看,这么想也必然会小心警惕,戒惧不上当。

  看到人家的女儿,要当成自己的女儿一样怕被恶人侵犯;看到别人的妻子,要当成自己的妻子一样怕人玷污。当人在动邪念的最初时刻,就要警惕自己说:我奸淫别人的妻、女,假使我的妻、女也被他人奸淫,我又将是什么心情呢?反过来这么一想,淫心自然遏止而当下消灭,这是熄灭欲火最快速的良药。而且凡是侵犯他人女儿的人,自己的女儿没有不被他人侵犯的;奸污他人妻子的人,自己的妻子也没有不被别人奸污的。

  这种种的因果报应,不必验证于古代,只要留心现时周围的桩桩件件,就明白天道的报应真是不差分毫!看已经受到恶报的淫人,个个都是如此,便知还没有受到惩罚的淫恶之人,也必定是个个如此!古诗云:“劝君莫借风流债,借得快来还得快,家中自有代还人,你要赖时他不赖。”此言阐明因果十分真切,的确唤醒了不少梦昧中的迷人。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