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康宝鉴白话(戒邪淫)

  10. 黄孝直《论语》中说:“人在少年时期,血气未定,一定要严戒色欲。”但古代圣贤并非只强调青少年时期要注意,在人生的整个阶段都要慎重色欲。《礼记》说,古时平民百姓,不是到了五十岁还没有生儿子的话就不会娶妾。由此可知,古人一般不娶二房。又说,男子到三十岁方才娶妻。古人的不贪色,可想而知。又说,诸侯不娶自己境内的女子为妻。古人不因贪美色而夺人之妻,这也可想而知。

  古时的帝王在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日子都闭关修行,古人重视清心寡欲也可想而知。可是孔子,对这些一概不说,却特别提出,人在少年时期,血气未定,应当严格戒除色欲,可见他非常重视青少年的这个问题,也非常畏惧这个问题万一处理不好,对个人乃至民族的延续十分不利。因为少年时期,和草木刚开始生长萌芽以及虫类正在潜伏冬眠的状态一样。当草木刚萌芽时,就去折断幼苗,那是没有不干枯的;当虫类在冬眠期间,去挖掘它蛰伏的洞穴,虫类没有不死亡的。

  圣人提醒少年之人,要他们竭力控制色欲的念头,目的是让他们知道利害关系而能够自我珍惜,从而保护正在发育成长的稚嫩身体。若少年时期,能够对色欲一关,把得固,截得断,则成年之后,由于精神没有受到亏损,则能浩气充塞天地,能精神饱满地经国治世,建功立业,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伟大事业。这些高尚的道德,广博的学问,都是仰仗于少年之时严戒色欲打好的基础呀!退一步说,即使不能有多大作为,也必定会尽享自然寿命,不会半途夭折。青少年们,要好好思考这个问题啊!

  父母疼爱儿女,自小在各方面都严加管教,可是对色欲不谨会伤身害命的重要事情,大多数父母却不能明确地进行教育。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或者是因为认为孩子在没有结婚之前,年纪还小,这方面还没有开窍,不可以明说;等到儿子娶妻后,又认为他已是大人了,再说又碍媳妇的情面,不方便详说。殊不知子女年纪轻,社会经历不深,对那些从古至今由于贪淫好色而招祸死亡的报应事实,还没有亲眼目睹,广泛听闻,因而还不大相信。

  再加上又不去详细认真阅读远离色欲、戒除邪淫的善书,加上世俗的邪说和恶友的胡说,于是就认定性生活是快乐的事情,因此恣行淫欲,导致伤身毙命。由于不教子女而绝了后嗣的人多得不可胜数,实在是可悲、可惜,使人落泪呀!当父母的人应在子弟十四五岁时暗中留心观察,了解他的兴趣和爱好。如果子女开始进入性发育期,就要在其换洗衣裤的时候,仔细检查,是否有遗精等污迹。

  若发现有这种情况,马上援引古代圣贤的训诫,对他明讲,详细告诉他好色必死的道理,引证因好色而导致惨死之人的事例,使子女知道利害,这样就能保养精神了。若是已经娶妻,尤其应当不怕烦琐,婉转开导教育,父亲劝勉儿子,婆母劝勉媳妇,并且尽快将远离色欲、节制性欲、戒除邪淫的各种善书,给媳妇讲解,使其媳私下规劝丈夫。万万不可因为懒惰、怕麻烦、碍于情面等,而造成终生的痛悔啊!

  淫祸最大,这不单单是指邪淫,就是与自己的配偶之间,稍有不节制,或者在独居时心中思想淫欲之事,都足以导致疾病而丧失身命,实在是不可不戒呀!道教的书上说:“如果淫欲的念头不起,则人身中的精气舒布五脏,荣卫百脉。如果淫欲的念头一生,则欲火旺盛,敛缩聚合五脏,精髓流淌,从命门宣泄而出。即使还没有泄出,由于淫欲的心念发动,就像用烈火烧锅里的水,立刻见到水迅速消失,要不了多久,就水干锅炸了!”这就是说明淫念足以伤身的确实依据呀!我愿世人自己诊断自己有无贪恋色欲之病,有的话要自己治疗自己。对治的方法主要是端正自心和敬畏天地鬼神。

  青少年在新婚之时,性欲正旺盛,如果不加以节制往往就于此时种下了死亡的祸根,而缩短了自己的年华,真是太可痛惜了!从前有一青年学子,新婚不久,离家进城应考,在城里独宿几日,难耐寂寞。考完试还没有发榜,就急忙返家,一天步行百余里,直到二更天才到家。他的父亲怒斥道:“你一定是在城里惹下祸,才连夜赶回家来躲避。”

  说罢,命家人将他双手反绑,关在仓库里,并叫人拿来棍子,说:“明天定当以家法痛责!”第二天,父亲很迟才起床,放出儿子,什么也没有说,也没有责罚。这个青年刚到家时,性欲正浓,谁知突遭父亲怒骂捆绑,一夜惴惴不安,直到天亮被放,也不明白父亲到底是什么意思。而当时与他一同赴考、一同返家的同窗好友,由于当夜与妻子同房,第二天便死了。这是因为一天步行一百多里路后行房事,虚脱而死。此时这青年才恍然大悟,父亲故意冤枉他,实是爱子心切,用心良苦啊!

  古时的人说,真正孝顺父母的人,会用心去观察,在父母还未表现出来,未讲出来之前,就已经觉察出父母的意思,从而使他们心满意足;因此也可以想见,父母疼爱儿女,更是无微不至。子女平常的房事不节,尚且让父母如此忧心,更何况偷情邪淫,更是危险百出,真可谓风霜饥寒逼迫于外,惊惶恐惧交织于心。对这样的子女,做父母的更加百倍地焦虑忧愁。作儿女的人,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应当将父母的爱心,化为自我珍惜之心,远离邪淫,节制正淫,那么健康长寿肯定可以得到。

  11. 黄书云说:所谓邪淫,指凡是别人的配偶和子女,我用邪恶的心去侵犯了,就叫邪淫。而对自己的配偶,凡在不适当的时候(经期、孕期、产后、哺乳时、疾病中、斋戒日)、不适当的地点(不是交合的处所),或对其身体有生死重大关系的时候,或圣贤、神明的诞期,而行欲事,也都属于邪淫。至于娼妓,由于她们过去世造作恶业,所以今生沦落为妓女。

  如果不生怜悯心,反而与其恣行淫欲,则必定损德行招恶报,后果堪畏!如果侵犯少年儿童、强奸未婚女子、淫乱寡妇、奸污尼僧,这种恶行,禽兽不如,人神憎恨,上天不容!特别罪大恶极!因此应当猛然醒悟,深知畏惧,严格自律,谨慎把持,千万不要触犯。还有的人淫及动物,紊乱伦常,这种无法说出口的无耻行为,竟然也有。可叹呀,人心之坏,至极无加!此种人死后,不仅他自己要堕入畜生道受其恶报,还要殃及子孙后代呢!

  《太上感应篇》中说“见他色美,起心私之”,只这一念就已经造下了罪业。起心尚且不可,更何况是造成事实,甚至习以为常呢?

  古人在面对美女主动献身时,都有拒绝接纳以保清德的,而我却千方百计图谋女色;

  古人有昏夜拒绝私奔而来的美女的,而我却强行逼迫而行奸污;

  古人有得知刚买来的美妾是遭难人的妻室时,赶紧将此女归还人家,并把此女的卖身钱作为礼物奉送给她的,而我却想方设法去挑逗人家的妻妾;

  古人有做主人的捐钱资助婢女出嫁的,而我却仗势奸污婢女下人;

  古人有出钱替人赎身让妓女转作良家妇女的,而我却乘人之危威逼良家妇女;

  古人有捐钱保全他人夫妻使不离散的,而我却离间别人夫妇之间的感情而充当第三者;

  古人有出财帮助别人嫁娶的,而我却用阴谋诡计破坏他人的婚姻

  邪淫丑行,若是外人不知的,则成为闺门的羞耻;若传扬开去的,则连累全家人受耻辱。此女轻则终生悔恨,重则有性命之忧。生前则负疚于天地鬼神,也无脸面对其丈夫、父母、儿女;死后沉沦于恶道,而相连以入于地狱、饿鬼、畜生之中。我的罪孽诚然是逃脱不了的,而她的怨恨始终也不能消除,乃至生生世世、常为恶缘而纠缠不休,连累子子孙孙都受其惨报。片刻的欢娱有限,多生多世的罪业恶报无穷。

  总的来说,都是由于我们把虚妄的水月镜花当作了真实,沉溺于无边欲海。其实风流孽债,大可不必欠下。一定要看得破,才能忍得过;若是忍不过,那还是因为看不破。若一时无法照破色欲本空,可以把别人的妻子女儿,当作自己的眷属看:年纪老的,看作是自己的母亲,年纪大的就是姐姐,年少的,就是自己的妹妹或女儿,如此,邪淫恶心就不会生起了。

  《华严经》说:“菩萨于自妻常自知足。”自己的妻室,淫欲过度尚且不可,还敢去淫乱他人的妻子女儿吗?《速报录》说:“我不淫人妇,人不淫我妻。”《冥律》说:“奸人女者,得绝嗣报,奸人妻者,得子孙淫泆报。”从古至今的淫恶罪报案例,在《戒淫宝训》、《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等种种善书的众多注释中,列举的太多了。

  怎么可以不畏惧呢?须知美色本空,娇姿如幻,艳妆美人不过是装满了粪尿的漂亮花瓶、藏着利刃的锦绣皮囊而已。闲居暗室,不可生淫念妄想,即使是面临邪缘艳遇,也要守住德节,不可丧失良心。当此之时,只有用智慧的力量返照、高尚的道德自持,应当生起这样的心念:我自心的良知,正彰明昭著地警戒着我;遍满虚空的鬼神,正森严可畏地监视着我;头顶上的三台北斗神君,正面对着我;家中的灶神爷、身中的三尸神,正巡察着我!在人天交战的关头,如果把得定,则幸福快乐的天堂,转眼间可以登上去;把不定,则万劫难出的恐怖地狱,一失足立即就堕下去。

  悬崖要勒马,苦海要回头,在万难把持之时,要心存万不可触犯淫罪的坚强正念。文昌帝君的遏欲文,汉钟离祖师的戒欲歌,都应当反复熟读并竭力遵从。

  无人处不要造作昧良心的罪业,不要去干败坏道德的淫秽丑行;不要以为妓女优伶是下贱的人,而不加怜悯;

  不要以为婢女仆人是下等人而不加保全;不要认为私奔而来的美女,是她自投自找,就欢然接纳自落火坑;

  不要认为妻妾是家常便饭,而放纵性欲自伤己身;不要忘了长幼名分,而紊乱人伦纲常;

  不要污秽了出家僧尼的净行,而触犯神怒;

  不要错乱了人与动物的界限,而与披毛戴角的畜类为缘;

  不要因为有私仇,而淫秽其闺门内室泄私愤;

  不要接触淫秽之缘,以防引发邪念;不要谈论女色和污言秽语,以免惑乱人心。以上是自造邪淫罪孽。

  此外,引诱良家子弟淫荡,以及喜好讲闺房秘事,并编写成淫书、绘成淫画,能诱发人淫欲的,是教人邪淫。看到听到他人想去行邪淫恶事,不仅不加劝阻,反而欢喜赞成的,其罪恶与自己亲犯是一样的。

  《楞严经》说:“十方如来,色目行淫,同名欲火;菩萨见欲,如避火坑。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如果刻实而论,即不必实有其事,而只要生起邪淫的念头,就已经犯下了万恶之首的淫恶之罪了!所以有志向的,首先要端正自己的身心,以清其源,其次则寡欲以养其德。怎敢恣情纵欲,违背天理,折福损禄,污名失位,减短寿命,招至祸殃呢?《华严经》说:“邪淫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妻不贞良,二者不得随意眷属。”朱熹说:“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能不误平生。”想想真是令人感到可悲!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