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怀珠求乞

依空法师 | 作者:依空法师 [投稿]

1怀珠求乞

法华经》是佛教徒耳热能详的一部经典,它不仅教义精微圆融,中国佛教依据《法华经》因此而创立了天台宗;同时它也具有相当程度的文学艺术价值,特别是它脍炙人口的七喻,藉着精采的譬喻来诠释生命实相,怀珠求乞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有一个贫穷的人,穷得无以为生,不得已只好到城里投奔有钱的亲戚。这位亲戚不仅富甲天下,并且高官厚爵,深受国王的倚重,最难得的是他宅心仁慈,乐以助人。亲戚看到穷人来依靠他,叫仆人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款待穷人。两人把盏言欢,畅谈别后状况。穷人几个月以来不曾吃到如此的美味佳肴,酒大口大口地喝,肉大块大块地吃,吃得酩酊大醉,不支倒地。

这时恰巧国王派人来宣召富有的亲戚入宫商讨国事,亲戚看到烂醉如泥的穷人,虽然有心帮助他,可是怎么也叫他不醒,而国王的使者又频频催驾。不得已,仓促间,只好叫人把一颗价值连城的宝珠,缝藏在穷人的破棉袄里面,然后悤悤忙忙地赶往皇宫。

穷人酒醒之后,拿起亲戚留在桌上的银两,踉踉跄跄地离去,过着浪迹天涯,餐风宿露的日子。没几年,把亲戚赠送的银子花尽,只好乞讨为生,从这一村到那一村,从这一国到那一国,辗转又来到亲戚所居住的国家,这时穷人已经是个两鬓如霜的垂垂老人了。

一天,穷人伛偻行于大街,伸出干瘪如柴的双手,向过往的行人哀哀地乞讨一日的温饱。刚好富有的亲戚乘马经过,一眼望见落魄潦倒的穷人,于是叫侍从把他带回家中,大惑不解地问:

「你怎么会沦落到如此的地步呢?我不是支助你许多的钱财宝物,你可以拿它去经营生意,不就衣食无缺,不愁过日子了吗?为什么会流浪街头,如此狼狈呢?」

「你是给了我一些银子,可是没几年我就用完啦!」

「咦!我不是给你一颗夜明宝珠,难道你把它丢失了吗?」

「我不曾看过什么夜明宝珠,也不曾接受你的馈赠。」

「我明明叫人缝在你的衣服里面的,把你的棉袄打开来找看看。」

亲戚忧急地脱下穷人的棉袄,拆开断断续续的缝线,从一堆充满汗臭、虱虫的破棉絮中,找到一颗晶莹剔透、闪闪发光的明珠,转身对着满脸惊愕的穷人说:

「你自家有宝藏,不知道去开发运用,却怀抱着明珠到处去求乞,不是本末倒置,愚昧至极吗?」

这则譬喻警示我们世人,人人本来具足清净如明珠的本性真我,这本性真我有无限的功用能源,因此六祖惠能大师说:「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自具足。」,而愚痴的我们却不知道反求诸己,观照自性,把内心的能源开采出来,反而一味向外追逐,汲汲营营,终其一生,好比穷人怀抱明珠,却求乞异乡。茶陵郁禅师有一首开悟诗说: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

今日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我们人人本来具足的一颗明珠,为什么含藏不现?因为生活中的爱执尘埃蒙蔽了它的清明,透过生命烈火的淬炼,去除层层的覆藏,才能尘埃尽净,重现自性的智慧之光!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