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再留美最好
一九八六年六月十六日的美国「中报」,第七页有一则大字标题为「双亲望子成龙,放洋就学徒招恶果,语言不适应被逼降班,神童王乃庆居美受挫,专家建议送回台湾俾便发挥天赋」的新闻,并报导说:
【台北讯】台湾的小神童王乃庆去年在父母安排下悄悄赴美,成了美国北科罗拉多大学实验小学五年的小留学生,但因王乃庆语文跟不上程度,课业明显适应不良,而由五年级降级转三年级,为了顾及王乃庆身心健全发展,北科大教授黄茂树建议将王乃庆送返台湾,因为在台湾的教育下,更容易让王乃庆发挥天赋潜能。
智商达一七O的天才儿童王乃庆今年九岁,王乃庆在未上小学之前,即因头脑反应灵敏,对天文方面有特殊天赋,成了众所瞩目的「小神童」。
原就读于台北市立师专附小的王乃庆,进入国小后,因天资高于一般儿童,一年级上学期念完便跳读二年级,并从三年级再跳读四年级,但王乃庆父母认为台湾教育制度僵化,无法满足王乃庆需求,去年暑假悄悄把王乃庆送往北科大实小插班就读五年级。
曾与王乃庆父母深入接触的美国科大特殊教育博士黄茂树,最近返台参加台北市特殊教育研讨会时指出:王乃庆父母都在美国,家庭经济情况不太理想,而王乃庆也因语言无法适应,去年十月就从五年级降转到三年级,目前王乃庆与同班的小朋友相处得很好,但因北科大实小学生都相当优秀,王乃庆虽然是个天才,但和其他小朋友比起来并不突出,部分科目甚至有适应不良情形。
黄茂树教授认为,王乃庆在美国因受语言的障碍,反而无法充分发挥其潜能,他建议王乃庆父母慎重考虑王乃庆身心发展,让王乃庆返台接受教育。
黄教授并分析王乃庆留在美国的利弊得失:一、王乃庆在台湾没有语文沟通困难,二、台湾的资优教育家对王乃庆已有相当的了解可给于适当的辅导,三、近年来台湾的教育已显著改善,弹性较大,四、王乃庆不是美国人,以他现有的身分,无法享受美国孩子享有的权利,对王乃庆将来的发展是一大限制。
黄教授一再强调,王乃庆目前正处于潜能急速发展的时期,在美国他得花很多时间去学习语文而使潜能的激发停顿下来,这对一个天才来说是一大损失。
黄教授认为,王乃庆很乐观,让他回台念书,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很小,重要的症结在于王乃庆父母的态度如何,为了不要埋没一个天才,他希望王乃庆的父母三思。
近年来,许多家长一窝蜂地把年幼的孩子送往国外当小留学生,曾在美国接触部分小留学生的北科大教授黄茂树语重心长地说,很多家长盲目的把孩子送到美国,大家只看到少数人在美国有了卓越成就,完全忽略更多不成功的心酸例子。
黄茂树教授指出,台人对美国的教育缺乏通盘了解,以为美国教育制度最好,可以培养出无数的天才,事实上,美国的孩子一样有升学压力,台湾的孩子在美国能成功的例子少之又少,不成功的实例更多,但一般人都只注意到闪亮的一面,忘了看看生活在黑暗中的一群。
小神童王乃庆到美国读书无法适应,就是小留学生最典型的例子,黄教授表示,台湾的父母对天才儿童没有正确认识,在过度期望下,迫不及待地把孩子送出国接受教育,事实上,美国的教育并不适合所有人,这些父母实在是身在福中不知福。黄教授呼吁台人不要一窝蜂赶时髦,提供资赋优异的孩子一个适当的学习环境,让孩子过一个快乐的童年,发展健全人格,比什么都重要。
又一九八六年六月十九日的「中报」的第二十三页,有一则标题为「洛杉矶学区官员为充分使用有限校舍」,「决疏散市区学校亚裔学生,却遭郊区白人中学打回票」的新闻,共报导说:
【美联社洛杉矶十七日电】为了缓和学校教室拥挤,本市学区官员用校车将市区内亚裔等学生载到郊区学校的计划,面临强大阻力。
圣塔尼卡马里布学区最近拒绝了这项建议,但同意继续商讨一项比建议规模小得多的试验计划。
南湾区学区委员会的几名委员说,大部分为西裔和亚裔的学生对此举将难以适应,并可能使白人学生占多数的学校学业水准下降。
洛杉矶的官员们预测,在未来的几年内,在校学生将比目前已有的五十七万人再增加八万人。他们已经把现有的学校安排全年开学,建造新的学校,并寻求其他办法来减少教室的拥挤。
郊区以白人学生为主的学校人数不断减少。官员们希望这些学校能接受市内的学生,以保有州政府的经费补助。这项补助是根据每一学校的学生人数所定的。
又一九八六年六月十六日的「中报」第三页,有一则「美国父亲养儿育女烦恼知几许?」「最担心儿子撞车女儿被强暴;课业和吸毒酗酒问题也挂怀」的新闻,其报导说:
【今日美国报十三日讯】美国父亲虽然自身也似乎像泥菩萨过江,但还得为子女成天担心。她们对儿子担心最甚的,是撞车;对女儿最担心的,是强暴。
「今日美国」报根据对全国七百零七位父亲选样调查的结果,发现担心儿子撞车的父亲占十分之七点九,担心女儿被强暴的,有十分之八点四。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劳伦斯﹒哈特曼博士说,这些都是美国父亲传统担心的问题,他不以为怪。
调查也发现父亲担心儿子的课业(十分之七点四)甚于担心他们将被征入伍去打仗(十分之七点三),或吸毒与酗酒(十分之七)。其他对儿子的担心包括:
—交游不慎(十分之六点七)。
—性活动(十分之六点六)。
—自杀(十分之六)。
—同性恋(十分之五点五)。
对女儿的担心,除遭强暴外,占担心程度第二位是撞车(十分之八),然后是性活动(十分之七点三)。
哈特曼说,传统上人们比较不担心男性的性生活。
对女儿的其他担心事项有:
—对课业与交友的操心程度相等(均为十分之六点八)。
—吸毒与酗酒(十分之六点六)。
—自杀(十分之五点七)。
—同性恋 (十分之五点四 )。
父亲对子女之是否成为同性恋者,无论儿子与女儿,均列为担心的最后一位。
「望子成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为了使自己的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是理所当然,但一窝蜂把我们的孩子都送到美国,那就有考虑的必要了。
现代美国是一个科技进步的国家,这也是事实,而要学科技的年龄,中小学生未免太小,起码能在高中以上为宜,最好在自己的国家受完了国民教育;如能受过了大专教育,对科学有了相当的基础,知道应该怎样读书的时候,再送到美国深造,最为合适。
大家都认为美国的教育最好,文化最高,亦不尽然,由以上的三篇报导,在美国有些华人多的地区,教室常感不够使用,由「美国父亲养儿育女烦恼知几许」的真实报导来看,实在令人生畏,与中国的中小学比较起来,还是中国的中小学办得好,希望中国孩子们的父母,对子女们的成功,不要太过心急,造成「揠苗助长」的后果,那是一件多么可悲,后悔莫及的行为!
对于学童及青年教育,除希望教育当局有所改进外,做父母的,对子女之培养,要有恒,要有耐性,能在国内受过了高等教育,再到美国接受高级的科技训练,以中国人天赋的聪明才智,必能达到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愿。如现代的太空科学家王赣骏博士,就是依个最好的例证。民国七十五年六月二十三日的美国「世界日报」,第十六页有一则标题为「中国人才智自有过人之处,在美所获成就更造成震撼」的新闻可以证明。为「学者专家有关海内外教育座谈,呼吁家长对子女切勿过份溺爱」,其报导说:
数位在美国从事教育工作的学者专家,日前于参加由法兰克林学院凌渝朗教授所主持的教育座谈会中,对于华裔子弟在海外的教育,中国人与美国人素质之比较,海外教育与台湾教育的差别,及中国人对下一代之期望等课题,作了分析与批评。
凌渝郎表示,一份由美国学者莱斯可博士所发表之研究报告提到:一九八O年代之亚裔子弟,尤其是从台湾的大学毕业者,在美国学业上及创造力方面的成就,令人惊异。
他说,在一九二O至三O年代的期间,所为天才儿童的比例,一向是犹太人或德国人占多数,但近年来,已由中国人取而代之。从每年西屋公司颁发的科学奖看来,华裔子弟的入围率非常高,证明中国人的聪明才智非但不较欧美人为差,甚至还有超出之处。
探讨中国人成就高的原因,或许可归纳成数点:一、居留在美国的华人,许多是前来留学者,一般素质原本就高,二、台湾的教育制度:使学生的学习时间长——每年有二百四十天在校,每天又多两小时,美国学生只有一百八十天在学,三、美国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不似中国家长般高,四、学生成绩不好时,美国家长倾向责怪学校,中国家长责督促子弟多用功。
印地安那波尔州立大学的郭有遹博士认为,中西教育主要的差别,在于中国人施用以成人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先定好标准,再要求学生去达到此项标准,合乎程度;美国人则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让儿童依兴趣发展,视儿童的能力施教。以成人价值观所建立的教育系统,往往会流于恶性发展,家长花大量时间和金钱来造成教育效果,恶性补习与填鸭式教育应运而生,学生损失了独立思考之创造力。
Pankow高级职业技术中学的校长张承烈指出,目前一般中上家庭教育子女的缺点是:不断的供应物质享受及零用钱,家长帮忙孩子们看太多的电视,结果造成子女缺乏耐性,无法成事。就其原因,多半还是出于家长的补偿心理,第一代移民的留学生,经常要打工来维生,成家立业后,不愿下一代吃同样的苦,而流于溺爱。在印大任职的柳贤认为,台湾目前的能力分班,出发点是因材施教,但在作法上,该考虑到如何不使所谓「放牛班」的学生被伤害自尊,而自暴自弃。老师的态度很重要,不应认为这些学生资质差,该努力发现他们另方面的特长,鼓励其向其他方面发展。
学者专家们的结论是:中国人的禀质优越,教育下一代,应吸收美国开放性、启发性的方法,但须避免流于放纵,另方面要发扬中国的传统美德,鼓励子弟以中国人为荣,以身教代言教,使下一代承先启后,接下中国人强盛的下一世纪。
《安士全书》是“善世第一奇书”,超古超今,诚为传家至宝。全书共分四部,包括戒杀之书《万善先资》;戒淫之书《欲海回狂》;《阴骘文广义》;《西归直指》。前三种书,虽教人修世善,而亦具了生死法。《西归直指》虽教人了生死,而又须力行世善。诚可谓现居士身
每个人晚上睡觉时,从他躺在床上到真正睡着,中间起码有5到10分钟的时间。而对普通人来说,这几分钟,基本是在妄想与昏沉当中度过。这样带着妄想睡觉就容易做梦,引起睡眠质量越来越差。而学佛的人,懂得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弟子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
我住在乌敏岛时,有一只狗跑到我那里去;而在戒律中出家人是不准养狗的,所以我也只是把一些吃剩的食物丢给它吃。有一次,我有事情要处理,于是把门锁上后就离开。隔天,当我把门打开时,它很快的从里面冲出来。我忽然间想起自己把它锁在屋内,之后四处查看,却发
一个人对事情不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嘴里不要乱说,肚子里明白就好。嘴巴叨叨不休,无事也会变成有事,最后总是会害到自己。那些没事叨叨的人切要注意,这样最会惹事。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说佛教有崇拜的话,那么,他是崇拜智慧的宗教。在佛教初创期,佛教没有佛菩萨像,仅雕刻莲花、轮宝等作为佛法的象征。佛陀圆寂前曾经留言,我死之后要依法不依人,一切以佛法为最高。但是佛弟子们从内心尊重他的人格,
现在有的家庭不和,一天到晚总是吵架,就是因为过去生中造了太多恶口的业所招感的。对于恶语伤人这种恶业,有的人会拿直爽来做挡箭牌,还有的人会说自己刀子嘴豆腐心,说“我这个人就是心直口快,有什么就说什么”,这些其实都是借口。
吸烟,我们是不允许吸的,好像僧人戒律当中没有规定,但是有没有相应的呢,比如我们这种五辛,吃肉吃五辛,这些扰乱心性,断大悲种性,我们修学菩提道,这些都是根本。所以,菩萨戒里规定食肉、食五辛,都是不允许。辛辣的东西增长欲望,而且,吃了辛辣的东西,
世尊在《观经》第九观跟我们开示: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好。讲“八万四千相好”,这是就大乘而言。讲“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种随形好”,这是就小乘而言。事实上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佛为什么有如此的相好光明?这是“修因感果”,还是不离开“
南无阿弥陀佛,师父吉祥,请问师父,牛奶和鸡蛋是素食吗?就是说吃素的人能食用这两种东西吗?
很多同修由于对本分的认识不到位,所以在生活当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痛苦以及灾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职位以及相应的本分。有一句话:但能依本分,终须无烦恼。我们过往烦恼不断,证明我们没有好好落实本分,完善本分。我们来学佛,学做什么?
佛法从恭敬中求,当我们对学习佛法生起真实的恭敬心,谦让心、忍耐心、顺从心将会随之生起,远离高傲,远离懈怠,远离忿恼,于诸违顺境界心得安忍,柔软轻安,于诸善法精进修行,于诸不善努力断除,少欲知足,正念无常,这样学修我们的心就能逐渐得到调伏与安乐。
一位老居士讲:“我从小在祖母身边长大,祖母平常说的最多的两句话就是:‘好了别人是好自己,有东西给别人是自己得利益。’我从读书到工作,这两句话就是我的座右铭。祖母活了101岁,在她临终时,我对她老人家说:‘祖母,谢谢您!教给了我怎样做人。’”
现在很多人有死亡焦虑,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我们把生和死看得非常实在,就会在生的现象上产生自性见,在死的现象上也产生自性见,以为死亡就是一切的终结,于是贪著生,恐惧死。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就是通过对生死轮回的观察而觉悟。生命就像河流,遵循无明、
处理不善心的方法,我在这里给大家做简单的介绍。首先你要能够面对真实的自己,真正的朝自己心里看。要承认自己的烦恼:我的贪欲心、嗔恨心,甚至于我的愚痴:我不了解,有些东西我不知道该怎么做,不知道是对是错,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你要如实地承认它们的存在,
古人尝有言:衲子风格凛然,有古人之风。古人之风从何而来?就是从这八个字而来:动用举措,必稽往古。这就有古人之风,要是没有古人之风呢?那就是流俗阿师的样子——行,不像个出家人;说话,不像个出家人;思想,不像个出家人。
寿量圆满即健康长寿:因为往昔种下的善业感得长寿果报,得以长久住世。又因为长寿,才有更多时间内修外弘、自利利他,长时间地积累福德和智慧资粮。那么如何感得寿量圆满,身体健康的果报?如果光是长寿,活了九十岁,但一天到晚在生病,那还不如短一点,所以
学习打坐,就要好好就近寻找正规寺院觅善知识,按照经论中的来,不可以想当然地坐,不可以道听途说地坐,更不可摸着石头过河、试试看再坐。须知外道也打坐,练气功的也打坐,乃至邪教也打坐。如果在家真想坐禅,不妨认真读下《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楞伽经》中说,譬如巨大的海水波浪,这是由猛风所吹起的,洪水波涛鼓动着冥壑,从来没有断绝的时候。我们的藏识就像大海一样,宽广而又包容万千,由于境界风所吹动,所以才有种种诸识波浪,腾跃而生起。我们的心就像大海一样随着外界的风的吹动,掀起各种各样的波浪
傲慢则无礼。偏见则自私。傲慢与偏见的人,其实就是强烈自我意识的人。说才智,很可能是绣花枕头。说修养,势利有余的攀附者。佛法中说:贪、瞋、痴最强烈如火炽盛之流;于财、色、名、食、睡最具占有欲的代表性人物;心念中充满了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之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