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寺院弘法利生的功能

圣辉法师:佛教寺院弘法利生的功能

从寺院弘法利生的重大作用看,至少具备如下六个方面的功能。

一、传法教育的功能

现代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一方面为解决人们精神上的贫乏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高度的物质文明反而导致一部分人的贪、嗔、痴的无限膨胀,“我执”、“法执”越执越深,使得价值失范,拜金主义、纵欲主义、走 私吸 毒、恐怖活动、道德沦丧等种种罪恶现象在社会中不断滋长蔓延。寺院作为修行弘法的地方,僧伽以身教和言教,将佛教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缘起性空的“三法印”,善恶有报的因果律的教义向大众弘扬。既传播了佛法,又教育了人们破除法执我执,淡化物质欲望,一心向善,净化身心,完善自我。

二、庄严国土、美化环境的功能

近现代工业的进步,交通的发达,尽管给人类带来了众多的便利和享受;但却也带来了空气的污染,环境的破坏。寺院素有育林护林、绿化环境的优良传统。寺院所在,大多林木葱茏,净无纤尘,景色奇秀,幽静宜人。一座座寺院恰似一颗颗明珠,将江山装点得无限庄严、壮丽,营造出能陶冶情操、净化身心的优良环境,将会极大地促进整个社会的环保工作。

三、维护生态平衡的功能

在现代化的社会,人类为着生存和发展乃至口腹之欲,任意残杀异类动物,各种可爱的小生命,都可能成为人们猎取的目标。佛教寺院本着佛陀慈悲的本怀,不但宣传人与人之间要互助互爱,而且劝导人们对异类生灵——人类的朋友要爱护、救助,不断地组织信徒进行放生生活动,为维护生态平衡作出了最大努力。

四、接引信徒实践佛陀教诲的功能

寺院不但是僧人修行用功的道场,而且是接引成千上万佛教信徒举行各种佛事活动的场所。成千上万的佛教徒以寺院为中心,四众弟子内修外护,各尽其份,学习着、实践着佛陀的教诲,使佛法常新,代代相承,千古流传。

五、保存传统文化的功能

两干多年来佛教契机契理的传播,使寺院成为传统文化的宝库。那些古老的经典,典雅的建筑,精美的雕塑,传世的书画、碑刻,警世文字……在寺院都得到较好的保存,展示着社会发展的轨迹,人们从中不难领略到佛教的历史悠久和神圣庄严,而且记载了朝代的兴衰更迭,各个时代、地域的民俗风情,从而得到无穷的教益和启发。

六、抚慰人心、稳定社会的功能

面对艰难的人生、喜怒无常的自然界和复杂的社会关系,使一些人心态失衡,不堪重负。遭受心灵创伤的人们,当他们进入寺院,置身于清净环境,诵读佛言祖语,跪拜在佛菩萨莲座下,或祈祷,或许愿,或念佛,或忏悔……。片刻间,物化的人性被唤醒,凡尘俗气洗净,身心清凉,意境开朗。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