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家里闲置的物品充满执着怎么办?

对家里闲置的物品充满执着怎么办?

问题:

  弟子从小就有点同情心泛滥,记得小学的时候看到一片树叶孤零零地躺在地上觉得很可怜,就装书包里带回家,甚至花圈上的彩纸都捡回家放着。现在弟子皈依几年了,想学着“断舍离”,把不用的旧物品能捐的捐了,能扔的扔了,但它们对我来说就像养的小猫小狗一样,如果把它们扔进垃圾堆就会觉得很残忍,如果捐到贫困山区又会觉得它们去了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地方。

  弟子现在虽然不会捡东西回家了,看到落入泥巴里的树叶,还有折断的树枝,还是觉得很可怜,每一次都是让自己狠下心不去理会它们。但是弟子很怕自己以后会越来越狠,慈悲心会越来越少。弟子该怎么样正思维“断舍离”这种事?怎么做到断舍离,又能增加慈悲心?请师父开示。

宽见法师:

  首先我很赞叹你!你是一个很有同情心很有慈悲心的人,你见到一些事情往往不忍心。不过你也有一些误区,我给你提一些建议。

  你的同情心其实是不合逻辑的。比如说,我有一个铅笔盒,我有个同学家里很穷买不起铅笔盒,我可不可以把自己的送给他呢?但是我一想,这个铅笔盒像我的亲人一样,它在我们家待得好好的,把它送到穷人家里头,铅笔盒就很可怜。这个想法符不符合逻辑啊?我再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我们的身体每天都会新陈代谢,有汗、唾液、大小便排出体外。按你的想法是不是把它们“留在身体里很好,多么的亲切”?这些想法是很不符合逻辑的,你真正应该关心的是那些有情的众生。

  树叶落到泥土里你会觉得很可怜,但这恰恰是落叶归根,是最好的事情啊!我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问题,你觉得你在泥土里会很难受,所以树叶落到泥土里也会很难受,那你怎么不觉得泥土会难受呢?你是不是对泥土太不公平,泥土不需要关心吗?这其实也是不符合逻辑的。

  我们应该按照正见来讲,什么正见?真正应该关心的是有情众生,这个是最重要的。我们一些能用的东西捐到贫困山区,让那里的孩子的痛苦、贫困、温饱得到解决,这才是真正的同情心呀!打个比方,馒头你要不要吃呢?你把它吃到肚子里头是不是很残忍?你同情心的方向完全偏了。

  断舍离,把自己不需要的东西送给需要的人,这不是最好的嘛!损有余而补不足,“大物流论”就是这个观点。比如说,我多一件衣服,你少一件衣服,我少一条裤子,你多一条裤子,正好互相一捐不就ok啦!结果我多的衣服不肯给你,你多的裤子不肯给我,我们一个没衣服,一个没裤子。

  你有同情心,但是你的同情心方向偏差了,或者说你在慈悲、智慧、理性、逻辑方面上还是有所欠缺。有情和无情也没有弄清楚。还有,家里不需要的、多余的东西,你根本用不上(比如,捡了很多垃圾回来),这是一种执著,你多了很多牵挂。再一个,它存在那里不也是浪费吗?它没有发挥任何的作用,而且还花了很大的代价。明明多出来的空间和精力可以帮助更多的人,你却把时间、精力和资源都花在存放那些没有用的东西上面,请问这样真的是很慈悲吗?

  我们要尽量把能用的东西给到有用的地方去。有些确实没有用的,你放心,放在那会有人回收,还能再利用,放在你手里那就是浪费了,别人能用它,才是更环保也更加有意义。

  记住,你是要利益众生,要往这个方向去做,要对众生有利,重点在“众生”上。当然保护环境也很重要,保护环境是能更好地利益众生,我们要保护众生,但是并不表示我们可以不尊重山河大地,这不矛盾。

  你这种思维的偏执是一种错误的习惯,有时候需要痛下决心去改变。刚开始会有点难,次数多了、时间久了慢慢就能改过来。你先把它想清楚,树叶回归大地,这是最理想的事情,树叶不回归大地那是对树叶的残忍。中国人都讲究落叶归根,落叶掉下来滋养根,明年叶子长得会更好。落叶不归根,来年树没有营养,将来树就枯死了。

  这种问题很少会有人问,你问了我就回应一下。当然,你执著的方面和别人不太一样,但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执著,我们执著的方面其实跟这位提问的佛友执著的方面,其实仔细想也是一样的不理智,也需要改变。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天开法语堂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