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颂
依此教能入
数取趣无我
所执法无我
复以余教入
在佛教中间,“我”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一般来说,这个“我”有三个意思。第一是主宰,第二是恒常,第三是唯一。我们稍微解释一下。
所谓主宰,就是有权,可以支配其它的东西。我想喝水,水就不能不让我喝,我顺手拿过杯子来就行了。水不想让我喝行吗?不行!它做不了自己的主,我就可以支配这水。我在单位里就是一把手,说话是算数的。单位的事儿,没有我拍板,任何决议都是废纸一张,我有这绝对的权威。常说历史是人民大众创造的。严格地说,其实历史是英雄人物指挥人民大众创造的。大人物他就可以主宰一般人的命运,常说我们都是草木之人,被别人支配,自己不能做主。
第二是唯一。噢,刚才说唯一是第三,不管它,这次序也不是排定的,刚才说它是第三,它就得站在第三的位子上,现在说它是第二,那它就是第二,这就看我的高兴了,我让他是第几它就是第几,这也体现了刚才说的主宰。
什么是“唯一”呢?唯一就是“不可共有”。脑袋是我自己的,你想借去用用,这办不到。当然,有人死时遗言捐眼角膜什么的,那是另一回事儿。也有些人他不太讲究,一到我房间,抓起我的杯子就喝水,我心里就特别不舒服,这杯子是我私人的,不可共有。还有,人的名字,我叫刚晓,这名字是属于我的,我先用了,你们就别再用,不然很麻烦。再比如,产品的商标,我来搞一个“康师傅”牌儿面包,那不行,“康师傅”是人家的商标,人家是一个“康师傅”系列产品,方便面、矿泉水等。兰州有本《读者文摘》,现在不是被改了名字嘛,人家美国有一本《读者文摘》,你就不能再用了……
还有一个是“恒常”,就是永远如此,不会变化。《忠字旗下跳舞》中说,那时候总念“敬祝伟大领袖毛主席身体健康、健康、永远健康。”这一永远就是“恒常”。万有引力,在牛顿发现它之前,它就存在,发现它之后,它还存在,一直存在下去,与他发现不发现没有关系。当然,这是说的万有引力的存在。
这其实很明白,我们这么一分析,哪儿有“我”。
第一主宰,你想怎么着就怎么着~~不错,你想喝水,水不能不让你喝,但现实生活中并不是都是这么样的呀~~有很多事情可不是你能够随心所欲得了的。比如,我这人长得不漂亮,你看人家刘备很有福相,双耳垂肩,双手过膝,我也想耳朵长大些儿,胳膊长长点儿,这可做不到。你们比我更清楚,人的神经系统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听从大脑控制的躯体运动性神经,一部分是不受大脑控制的植物性神经系统,你想叫你的血液别循环,你想叫你的左腿比右腿长一米,这都不行,这是植物神经系统维持躯体稳定的功能,不然的话,假若大脑一时紊乱,你今天这么个样儿,明天那么个样儿,不把你父母吓死才怪。这“主宰”确实是难以成立的。
第二的唯一呢。大家都看过《水浒传》电视吧?里边儿插曲《好汉歌》儿中的:你有我有全都有。什么东西是唯一的,刚才我们说商标是唯一的,不可共有。假如说真的商标是唯一的,不可共有,那么为什么还要有一个《商标法》呢?就是因为侵权的事儿经常发生,所以才需要有一个法律来保护它,使它尽可能地做到真的“不可共有”。所以,“唯一”只是一个理想。刚才还说名字不可共有,但我们翻一下历史,“怀素”,历史上叫怀素的至少有四个。
第三个恒常呢?更别提了,毛主席身体永远健康,永远健康,可到一九七六年也照样逝世了。
既然是主宰、恒常、唯一三义,都仅仅只是人们的主观愿望而已,并不是客观现实,那么,“我”就是不存在的,只能是无我。
在佛教中,把无我一般分做两种,一种是人无我,一种是法无我,当然了,这也是佛教的习惯分法。
先说人无我。
这里的人是代表那些既有生机又有命相的所有六道众生。为什么佛教中间,一说六道,若不想全部点名,要拿代表,老是拿“人”这一道来做代表呢?因为我们是人,人不向着人,选人来做代表,难道还要选鬼来做代表?多宝讲寺的智敏法师说,人无我不太严谨,应该说补特伽罗无我,或有情无我,若说人无我的话,那么天呢?阿修罗呢?地狱呢?饿鬼呢?畜生呢?我倒认为智敏法师的说法不对,这是用人来代表六道么~~比如开会,总是选出人民代表去参加,不可能全国人民都去。这是借代手法吧?汉语太复杂了。我也说不清。
我们为什么在六道中轮回?因为我们执着,这是第七末那识的作用。说《百法》时就说过,末那识就是执着为我的作用。因为有它的存在,我们才不得自在。禅七、念佛七、观音七、地藏七等等,都是为的破除第七末那识。有人不明白的,他说念佛七天就叫念佛七,在这七天之中,一心念佛。现在还有些地方弄了个“打佛一”,说是念佛一天,搞这个玩意的老和尚能不明白“打佛七”吗?不,他懂得,他清楚得很,那么他为什么要这么搞呢?这我就不知道了。
我们执着什么呢?比如我们常说的眼见为实,你佛教说有饿鬼,我怎么从没见过一次,若你能想上个法子让我看见一次鬼,仅仅一次,那么我就承认有鬼存在。
真的吗?看见才是真的?不见得,看见也不见得就是真的!
有两个人,甲是个酒鬼,乙呢,他不喝酒。这一天呢,乙与老婆吵嘴了,老婆一怒,把乙从家里轰了出来。居家过日子,这样的事儿是经常发生的,也没什么,不算丢人!乙就跑到甲这儿了,见甲正在喝酒,就一时想开一下戒,喝点儿酒吧。毕竟是第一次喝酒,不知道醉了什么样子,就害怕醉了难受。乙就问甲:老伙计,喝酒喝到什么时候就是过量了,快醉了,就不能再喝了?甲说:这很简单,你看这桌子上,咱点了两支蜡烛,当什么时候你把这两支蜡烛看成四支蜡烛了,那就是醉了,你就不要再喝了。乙一听挺纳闷的:不对呀,咱桌子上只点了一支蜡烛呀~~你怎么说两支蜡烛呢?大家看,实际桌子上只点了一支蜡烛,可甲却看见了两支蜡烛,他醉了!他还真诚地告诉乙:当你把桌子上的两支蜡烛看成四支蜡烛时就是过量了。甲确实是亲眼看见了第二支蜡烛,但又有谁能说真的有第二支蜡烛存在呢?亲眼所见,也不见得就是真的!
那么,没亲眼所见的东西,真的就假了么?也不见得!我是真的没见过我老爷爷,但我坚信我一定有老爷爷的。
可见,亲眼所见并不可靠,那么这执着就是毫无道理。
那亲耳所闻呢?同样,亲耳所闻的话也不能当真。有这么一个故事,师长向团长传达了一个命令:七十六年才能见到一次的哈雷彗星要出现了,今晚让大家都到广场集合看哈雷彗星。团长向营长传达:今晚上师长让大家到广场上集合,迎接哈雷将军。哈雷将军年纪很大了,很难得来一次,七十六年了才再来我们这儿。营长向连长传达:团长说今晚他要陪七十六岁的哈雷将军来我们这儿视察,我们都到广场集合……有些地方说法不太一样,反正大致就是这么个意思。
有段相声,说当年在老山前线的战壕里,连长往下传口令:拉开距离!传来传去,传到一个山东兵那儿,他也说拉开距离,因为方言的关系,让人听起来就象“拉个家驴”,口令就那么往下传,传到最后那个战士,他发了懵:我到哪儿去拉个驴呀?假如是我,确实是这么听到的口令,该怎么做呢?就作难了。
一天,《喜剧世界》主编对叶风说:明早九点市文联组织开作家座谈会,地点儿在易俗大剧院。全体编辑都去,穿精神点儿,男士西服领带,女士职业套装。带上笔记本,随时记录;带上名片,准备约稿子。
叶风对郭世平说:明早九点到易俗大剧院去,穿上西装,带上名片,说不定中午还有饭局呢,让女孩子穿漂亮一些。
郭世平对萧雨说:明天九点到易俗大剧院看电影首映式,完事后一块吃饭。穿漂亮点,可以带家属或女朋友。
萧雨对夏雪雪说:明天早上九点带你老公去易俗大剧院看新拍的大片。中午,郭世平和他的新任女朋友请大伙吃饭。
夏雪雪对何丽春说:郭世平明天要去相亲,他胆儿小,你把男朋友一叫,我杷老公一叫,咱们去帮他壮胆,中午有饭局。
第二天。中午无饭局,只有一些面面相觑的家属。
……
感官的认识都是这样的,都不可靠。然而我们都执着。既然这感官的认识都不可靠,那么这见闻觉知还要不要了?当然要!要还是要的,但你得正确处理,正确理解。理解这见闻觉知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问:见闻觉知是什么?
你别神经过敏,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见闻觉知。
见呢,它只是眼睛与色境接触使得眼识现行而已,并不是真的有一个实在的可见者。这就破斥了我们一般人以为的“若没有‘我\\\\\’谁在见呢”这么一个观念。我们一般人都认为既然见了,一定是“我”见了。有我;闻呢,它只是耳朵与声音接触使得耳识现行而已,并不曾有一个实在的闻者存在;觉呢,只是鼻子与香味接触使得鼻识现行,舌头与味道接触使得舌识现行,身体与可触物接触使得身识现行而已。并不是有一个真的可觉者存在;知呢,只是意根与法尘接触,使得意识现行而已,并不是实在的有一个可知者。
说人,人生的一切除了我们见闻觉知到的恁些儿,还有什么呢,什么都没了。那么,如此一来,通过这眼、耳、鼻、舌、身等根及色、声、香、味、触等境教法,就可以知道那一切只不过是根、尘接触,众缘和合而已。把这些东西搞明白了,就知道了我们所死死执着的可见者、可闻者、可觉者、可知者其实是“无我”的,明白了这无我之理,就可以解脱了。
也有人说,比如刚晓,不能说我不是个人吧,既然是个人,那么把我分分,最常用的分法,分做头、颈、躯干、四肢。头上呢,还可以分做眼睛、耳朵、鼻子等,四肢呢,还可以分做手、脚、胳膊、腿等,躯干呢?颈呢?也都可以再往下分。佛教却不是把我分做头、颈、躯干、四肢,而是分做:眼、耳、鼻、舌、身,这样一分,还是刚晓吗?
现在是说我刚晓一个人,咱说大家。比如说把来听我胡说八道的大家,每人的耳朵割下来一只,让普通人来辨认,甚至让你最亲近的父母、妻子来辨认,他们能分清哪只是张三的耳朵,那只是李四的耳朵,哪一只是王二麻子的耳朵吗?分不清的!再者,这耳朵是刚晓吗?耳朵怎么是刚晓呢?当然不是了,那么,既然耳朵不是刚晓,我把这耳朵拉下来拿出去玩儿吧,不行。
《大智度论》第十二卷中有个故事。某甲出远门,一天晚上住在一个空房子中。忽然有一个鬼,背着一个尸体进来了。不一会儿,后边儿又进来一个鬼。两个鬼吵了起来,后进来的鬼说:这尸体是我的,你怎么把我的尸体背到这儿来了。先进来的那个鬼说:这个尸体明明是我的,怎么是你的,你太不讲理了。后进来的鬼说:这是我的尸体。两个鬼争得不可开交,先进来的鬼说:这样吧,这里有一个人,咱两个争根本争不出个所以然来,咱们让这个人来评评理。甲呢,本来看见两个鬼进来,就吓得浑身哆嗦了,这时抖得更厉害,真如暴风雨中的一片树叶儿。他想:我说实话,也要死,我说假话,也要死,不管怎么着都是死,干脆就说了实话吧。甲说:这尸体确实是前鬼背来的。后来的这个鬼大怒,一把揪住甲,把甲的胳膊扭了下来,咔嚓咔嚓地咬着吃了。前一个鬼呢,一把扭住尸体的胳膊,拉了下来,往甲身上一按(念平声)。后鬼呢,还不解气,接连把甲的腿、脚都扭掉吃了。前个鬼呢,就一一把尸体的腿、脚往甲身上按。后鬼把甲的腿扭吃了,前鬼就把尸体的腿按甲身上,后鬼把甲的脚扭吃了,前鬼就把尸体的脚按甲身上。天亮之后两个鬼都走了。甲看看自己,发生了困惑:这还是我么~~说不是我吧,不对,说是我吧,也不对,父母生养我的身体,已经被鬼吃了,我到底还有没有了?到底还是不是我了呢?甲就发疯了。他跑到佛那儿求佛给解决。
人到底是什么呢?有多种多样的答案:
“人是熵的减少者。”物理学家会这样说。
问:“熵”是什么?
熵呢,不是佛教名词,它是科学上用来表示一些物质系统状态的量度,或者是说明它可能出现的程度。在热力学中用S表示。定义我也记不准了,在可逆变化,物质在可逆变化过程中,熵的增量为dS=dQ/T,其中dQ是对物质加入的热量,T是物质的热力学温度。另外,熵还是信息论中的一个基本量。这个呢,最好你们问问专门老师。
“人是碳原子的产物。”化学家会这样说。“人是核酸--酶的相互作用器。”生物化学家会这样说。“人是文化的积累者。”考古学家会这样说……这形形色色的答案都有道理。你们的医学最有意思了,有一句话说的最好,“医学是目中无人”,医学家眼中的人与机械师眼中的一架机器一样:心脏坏了,换一个人造心脏;阑尾发炎了,割掉算了;出了个瘤子,割掉就是了……你看这与修理机器有什么不同?这个螺丝帽滑丝了,换个就是了;机床的电机坏了,重新换一个就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再过几百年,我想人们一定可以制造出精美的心、肝、脾、肺、肾……可以制造出人造皮肤、人造骨头、人造血管,甚至能造出神经传感系统,到那时,人们一不舒服,今天换个人造心脏,明天换个人造肺,后天换个人造胳膊……这样,真不知道人还叫不叫人?
我给大家介绍一本书,叫《人有两套生命系统》,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卫东写的。不过呢,李卫东这个人大家也许对他不会感冒。一九九四年时甘肃人民出版社给他出了一本书,是叫《地球是太空的垃圾站》还是《地球是航天员的实验场》,我也记不清了,在写这本书时他还在挣博士学位,这本书还被评为十大伪科学著作之一。现在说的《人有两套生命系统》也是惊世之作,惊世的原因就在于对于传统来说他是异端,一般人会认为他是奇谈怪论。不过你翻翻也没什么坏处,总比你在家闲着无事打孩子或者无事到外边儿惹事生非好一些儿。
回头说我们的。在这儿,我们把身体理解做感觉器官的组合体(当然,除了生理外,也得包括心理)。这样呢,在我们的身体之中,根本就没有一个可见者、可闻者、可觉者、可知者,我们平时认为的可见者、可闻者、可觉者、可知者,其实只是眼、耳、鼻、舌、身、意等根及色、声、香、味、触、法等境相合而使得眼、耳、鼻、舌、身、意等识现行而已。这样呢,我们就明白了人无我。
至于法无我呢?凭这眼、耳、鼻、舌、身、意等根及色、声、香、味、触、法等境,就无法解了了。必须要大乘教法。
这时候有人问,你大乘唯识说法无我,法无我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切法皆空了,若这样的话,你“唯识”也是法的一种,也应该是空无的了~~
世亲说,这个呢,要通过三性来回答。
知道什么叫三性吗?知道,好,那就不用我再啰嗦了。
法无我是不能这么理解的,你说的一切法无我,唯识也无,这是误会,你这是恶取空。在《瑜伽师地论·真实义品》中说的有,你这结果会导致“自败坏”而又“败坏他”。究竟什么才是法无我的真实意呢?
法无我是指,在三性中,我们一般人所执着的心识之外的实我、实法等这些遍计所执性的东西,体和用都是没有的。而依他起自性--依他起自性是后得智所证得的,以及圆成实自性--圆成实自性是圣者般若根本智所证得的,它们是远离一切言说,远离一切戏论,这个是有实体的。把这三性弄清了,就知道法无我了。这个就不是恶取空,而是善取空了。在《辨中边论·辨相品》中有个颂语:“若于此非有,由彼观为空,所余非无故,如实知为有,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及有故,是则契中道。”这就对了。
外人又说,奇怪,依他起、圆成实既有体又怎么能说是法无我呢?
世亲回答,谁认为依他起、圆成实的体为实有境,仍然是法执。这也就是说,依他起、圆成实虽然有实体,但体也不是实有境。
其实这些呢,只是在顺便成立唯识义。我们先不说。《唯识三十颂》中讲的比这儿清楚。现在大家不明白就不明白吧,没关系的。
问:人无我与法无我之间怎么过渡?
是这样的,拿我刚晓来说,一般地,都会执着有一个实在的刚晓存在。比如你骂我,我心里就不自在,你打我一拳,我恨不得踢你两脚。这是我自己执着“刚晓”存在。对于你们来说,你们来听我胡说八道,假如说你们听过之后,并不曾真的明白我讲的真实意义,你们只记住了我刚晓说的“可亲证的都是假的”,你们出去后给外人说,说这是九华山佛学院的刚晓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处亲口说的。这就是执着我刚晓了。
因为我们执着于刚晓,于是就说,那么把刚晓分一分,分做了眼、耳、鼻、舌、身。这就没有刚晓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无我了。虽然刚晓被分成了眼、耳、鼻、舌、身,没有刚晓了,但是眼、耳、鼻、舌、身还是一件件地在地上放着,这就是法执。
人无我可以把刚晓分做眼、耳、鼻、舌、身,知道刚晓是不实在的,法无我可以把眼、耳、鼻、舌、身再进一步破斥,知道这眼、耳、鼻、舌、身也只是我们强加上去的,是遍计所执自性。
这个颂语中的数取趣这个词,按梵语叫补特伽罗。数就是一次又一次,很多次。取就是拿来。很多次的拿来什么呢?趣!什么是趣?就是六趣,就是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那么这数取趣就是一次次拿六道来玩儿(受生)。
问:我怎么才知道六道确实存在?
你还没有问六道问题的资格,要想问这个问题,你首先得把佛教弄个差不多,关于六道我也说过好几次了,若还不明白,就不要再问了,就象有些事儿,不是给个答案就行的,需要时间,时间久了,你的阅历多了,自然就明白了。
学佛其实也是这样,开始学佛时你先别问,你只管佛陀说了什么,别管为什么这么说。就像刚入学时老师教算术1+1=2,你只管学就行了,只管记住1+1=2,把它记在脑海里,溶在血液里。不要问为什么1+1=2呢?难道不能1+1=3吗?这就是“准学不准问”!当然,这是最初学佛。
问:六道也不见得苦,我就没感到苦。
“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其心同,其理同”。都说苦,Life is full of trials。当然,苦各有不同。克林顿的苦与我刚晓的苦虽然不一样,但它们的本质--使人不自在,都是一样的。我们现在不说这个。下边儿记几句话:
佛陀说了这眼、耳、鼻、舌、身等根及色、声、香、味、触等境的教法,我们依之修行就可以证入人无我,可是我们所执着的法我,则必须依靠大乘唯识教法修行,方才能够破除。
《安士全书》是“善世第一奇书”,超古超今,诚为传家至宝。全书共分四部,包括戒杀之书《万善先资》;戒淫之书《欲海回狂》;《阴骘文广义》;《西归直指》。前三种书,虽教人修世善,而亦具了生死法。《西归直指》虽教人了生死,而又须力行世善。诚可谓现居士身
每个人晚上睡觉时,从他躺在床上到真正睡着,中间起码有5到10分钟的时间。而对普通人来说,这几分钟,基本是在妄想与昏沉当中度过。这样带着妄想睡觉就容易做梦,引起睡眠质量越来越差。而学佛的人,懂得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弟子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
我住在乌敏岛时,有一只狗跑到我那里去;而在戒律中出家人是不准养狗的,所以我也只是把一些吃剩的食物丢给它吃。有一次,我有事情要处理,于是把门锁上后就离开。隔天,当我把门打开时,它很快的从里面冲出来。我忽然间想起自己把它锁在屋内,之后四处查看,却发
一个人对事情不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嘴里不要乱说,肚子里明白就好。嘴巴叨叨不休,无事也会变成有事,最后总是会害到自己。那些没事叨叨的人切要注意,这样最会惹事。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说佛教有崇拜的话,那么,他是崇拜智慧的宗教。在佛教初创期,佛教没有佛菩萨像,仅雕刻莲花、轮宝等作为佛法的象征。佛陀圆寂前曾经留言,我死之后要依法不依人,一切以佛法为最高。但是佛弟子们从内心尊重他的人格,
现在有的家庭不和,一天到晚总是吵架,就是因为过去生中造了太多恶口的业所招感的。对于恶语伤人这种恶业,有的人会拿直爽来做挡箭牌,还有的人会说自己刀子嘴豆腐心,说“我这个人就是心直口快,有什么就说什么”,这些其实都是借口。
吸烟,我们是不允许吸的,好像僧人戒律当中没有规定,但是有没有相应的呢,比如我们这种五辛,吃肉吃五辛,这些扰乱心性,断大悲种性,我们修学菩提道,这些都是根本。所以,菩萨戒里规定食肉、食五辛,都是不允许。辛辣的东西增长欲望,而且,吃了辛辣的东西,
世尊在《观经》第九观跟我们开示: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好。讲“八万四千相好”,这是就大乘而言。讲“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种随形好”,这是就小乘而言。事实上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佛为什么有如此的相好光明?这是“修因感果”,还是不离开“
南无阿弥陀佛,师父吉祥,请问师父,牛奶和鸡蛋是素食吗?就是说吃素的人能食用这两种东西吗?
很多同修由于对本分的认识不到位,所以在生活当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痛苦以及灾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职位以及相应的本分。有一句话:但能依本分,终须无烦恼。我们过往烦恼不断,证明我们没有好好落实本分,完善本分。我们来学佛,学做什么?
佛法从恭敬中求,当我们对学习佛法生起真实的恭敬心,谦让心、忍耐心、顺从心将会随之生起,远离高傲,远离懈怠,远离忿恼,于诸违顺境界心得安忍,柔软轻安,于诸善法精进修行,于诸不善努力断除,少欲知足,正念无常,这样学修我们的心就能逐渐得到调伏与安乐。
一位老居士讲:“我从小在祖母身边长大,祖母平常说的最多的两句话就是:‘好了别人是好自己,有东西给别人是自己得利益。’我从读书到工作,这两句话就是我的座右铭。祖母活了101岁,在她临终时,我对她老人家说:‘祖母,谢谢您!教给了我怎样做人。’”
现在很多人有死亡焦虑,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我们把生和死看得非常实在,就会在生的现象上产生自性见,在死的现象上也产生自性见,以为死亡就是一切的终结,于是贪著生,恐惧死。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就是通过对生死轮回的观察而觉悟。生命就像河流,遵循无明、
处理不善心的方法,我在这里给大家做简单的介绍。首先你要能够面对真实的自己,真正的朝自己心里看。要承认自己的烦恼:我的贪欲心、嗔恨心,甚至于我的愚痴:我不了解,有些东西我不知道该怎么做,不知道是对是错,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你要如实地承认它们的存在,
古人尝有言:衲子风格凛然,有古人之风。古人之风从何而来?就是从这八个字而来:动用举措,必稽往古。这就有古人之风,要是没有古人之风呢?那就是流俗阿师的样子——行,不像个出家人;说话,不像个出家人;思想,不像个出家人。
寿量圆满即健康长寿:因为往昔种下的善业感得长寿果报,得以长久住世。又因为长寿,才有更多时间内修外弘、自利利他,长时间地积累福德和智慧资粮。那么如何感得寿量圆满,身体健康的果报?如果光是长寿,活了九十岁,但一天到晚在生病,那还不如短一点,所以
学习打坐,就要好好就近寻找正规寺院觅善知识,按照经论中的来,不可以想当然地坐,不可以道听途说地坐,更不可摸着石头过河、试试看再坐。须知外道也打坐,练气功的也打坐,乃至邪教也打坐。如果在家真想坐禅,不妨认真读下《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楞伽经》中说,譬如巨大的海水波浪,这是由猛风所吹起的,洪水波涛鼓动着冥壑,从来没有断绝的时候。我们的藏识就像大海一样,宽广而又包容万千,由于境界风所吹动,所以才有种种诸识波浪,腾跃而生起。我们的心就像大海一样随着外界的风的吹动,掀起各种各样的波浪
傲慢则无礼。偏见则自私。傲慢与偏见的人,其实就是强烈自我意识的人。说才智,很可能是绣花枕头。说修养,势利有余的攀附者。佛法中说:贪、瞋、痴最强烈如火炽盛之流;于财、色、名、食、睡最具占有欲的代表性人物;心念中充满了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之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