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中的“七宝”究竟是怎么回事?

  编者按:读佛经时经常看到“七宝”这个说法,不过不同佛经所说七宝颇有出入,比如鸠摩罗什译《阿弥陀经》所说七宝为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码瑙,而玄奘译《称赞净土经》所说七宝为金、银、吠琉璃、颇胝迦、牟娑落揭拉婆、赤真珠、阿湿摩揭拉婆,《法华经》所说七宝是金、银、琉璃、砗渠、玛瑙、真珠、玫瑰,《阿弥陀经》所说七宝是金、银、琉璃、玻璃、砗渠、赤珠、玛瑙。同一本经,不同译本中所说七宝也不同,比如《无量寿经》,东汉译本中七宝为金、银、琉璃、水精、车渠、珊瑚、琥珀,曹魏译本中七宝为紫金、白银、琉璃、水精、砗磲、珊瑚、琥珀,唐代译本中七宝为黄金、白银、琉璃、颇梨、美玉、赤珠、琥珀,宋代译本中七宝为黄金、白银、琉璃、颇梨、砗磲、真珠、琥珀。这种情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应当如何理解?

  问:法师,念佛七天就可以成就,这是不是太快了一点儿呢?可能吗?

  晓:当然可能了!这儿有个问题大概你误会了,不然就不会有这彪乎乎的问题了。什么问题呢?就是“七天”的内涵。现在不说“七”,咱先说说“八”。其实在咱中原一带都是把事情做坏了才叫“八”,这“八”是个触霉头的数字。在明清时代,风气变了,“八”成了时髦的数字,干什么都要凑“八”。洛阳有“洛阳八景”,宜阳有“宜阳八景”,九华山也有“九华八景”,灵山也还有“八景”……这还都上了正正规规的地方志上。但你要细审一下,很多其实是凑出来,很牵强。到了现在更不得了,沿海人有钱了,按他们的方言“八”叫“发”,咱中原人在沿海人的钱前边也投降了,口语中经常说的触霉头的“八”,摇身一变成了最吉利的“发”。在古印度,他们认为“七”是最吉祥的数字。这里的“七天”,就是取的“吉祥”,而不是实际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假如说你念一天就念成功了,那么一天就等于七天——吉祥;你念一个月念成功了,那么一个月的三十天就等于七天--吉祥;你念一年念成功了,那么一年的三百六十天就等于七天--吉祥……若真如你以为的七天是实际数字,那么“十念往生”你可能更觉疑惑了吧?

  问:是的。

  晓:这里的“十”是圆满的意思,也不是实际数字。你什么时候念成功了,就是“十念”够了。大家以后看经典得注意:经典中的数字大都不是实际数字。比如“八万四千”法门,这实际是很多的意思,“十万颂”这也是很多的意思。

  问:关于七宝,《法华经》《阿弥陀经》《大智度论》《无量寿经》《般若经》中列出的都不相同,这是怎么回事?

  晓:这与刚才说的一样,七宝并不是七种宝贝,而是泛指各种珍宝。《阿弥陀经》中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玛瑙、珍珠,其实列出七种也是为了凑足吉祥的数字——七。它的本意是说极乐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宝物构成,就举出这七种宝物作代表、作例子;而《法华经》上说宝物很多,比如金、银、琉璃、砗磲、珍珠、玫瑰、玛瑙等,是以这七种作例子;《无量寿经》上是以金、银、琉璃、玻璃、珊瑚、玛瑙、砗磲,指代各种珍宝。七宝的含义是:在我们这儿被当作宝贝的东西,在佛国净土中都是极其普通的东西,而且金、银、琉璃、玻璃、玛瑙你也不能就理解成Au、Ag等,你应该理解成像金那么珍贵,像银那么珍贵,像琉璃那么珍贵,像玻璃那么珍贵……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