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释迦牟尼佛传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流浪者群歌 觉者的生涯 玉琳国师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 观世音菩萨传 文殊菩萨的故事 佛祖十大弟子 觉性的故事 玄奘精神 佛教丛书佛陀 智空和尚讲禅 圣者的故事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
人物故事
  • 窥基大师为什么被叫做三车和尚?三车和尚的故事 窥基大师为什么被叫做三车和尚?三车和尚的故事

      窥基大师被叫做“三车和尚”是因为其出家时带着一车美女、一车美酒、一车财宝。当年玄奘大师去西域取经途中,路过一深山老林,见一山洞紫气缭绕,料有异人在内。进去一看,有一老僧在入定,头上、身上都长满了野草。玄奘大师伸手摸了摸他胸口,尚有微温,便用引磬使他出了定。老僧睁开眼,茫茫然问:你是谁啊?玄奘大师说:小僧玄奘,您老在此入定多久了?老僧说:是某某年间在此结庐入定,是等释迦牟尼佛来度他。

  • 永明延寿大师是古佛再来 永明延寿大师是古佛再来

      永明延寿大师是古佛再来,他悲悯我等众生才到这里来示现,观机逗教。他是生活在唐五代和北宋前期,当时北宋赵匡胤在北方统一之后,当时杭州钱王还拥有着江浙一带,赵匡胤雄才大略,当时把分裂的地方,割据的地方全都要统一。所以永明延寿大师当时给钱王一个建议:纳土归宋,这样就避免了战争。现在看来真的是非常英明了,要么赵匡胤一定会发动战争的。所以这位永明延寿大师一生的德业,无论是世间还是出世间都是大不可思议,是他的大慈悲心的流露。

  • 北宋高官杨杰居士往生极乐世界的故事 北宋高官杨杰居士往生极乐世界的故事

      净土宗有一部非常重要的论著——《净土十疑论》,此论有个序是杨杰居士所著。他是北宋时代安徽人,字次公,自号无为子。杨杰居士做过高官,参禅有悟,对净土又有信心,所以对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影响甚大。杨杰居士是少年登科(考上进士),很有才学。宋代的知识分子一般对佛教都很好乐,所以杨杰早年是好乐禅宗,参天衣义怀禅师。有一天他在泰山祭祀,在鸡初鸣之时,睹日出如盘涌,豁然大悟,蒙义怀禅师印可。

  • 一代隐士奇才“山中宰相”陶弘景的净土缘 一代隐士奇才“山中宰相”陶弘景的净土缘

      陶弘景纵有博学之才,却淡泊自然,虽曾在朱门,偏喜独居一室,罕接外物,唯以披阅为务。遂于齐永明十年(492年),上表辞官,退隐江苏句容句曲山(茅山),不与世交,自称“华阳隐居”。502年,萧洐初即位时,国号未定,陶弘景引诸谶记,皆成“梁”字,遂立国号为“梁”。举行大典即位时日,亦由陶弘景所择,最后梁武帝选择四月初八佛诞日。

  • 给孤独长者初见佛陀的故事 给孤独长者初见佛陀的故事

      我听说是这样子:那时,佛陀住在王舍城郊的寒林丘冢间。当时给孤独长者有事情来到王舍城里,住在某长者的家里。晚上看到某长者吩咐他的妻子、仆人、工人说:“你们都起来,早点劈柴烧火、煮饭揉面,烹调各种料理,打扫、布置客厅房舍。”给孤独长者看了之后,心里猜想:今天长者要做什么呢?是要嫁女儿、娶媳妇呢?还是要宴请宾客、国王、大臣呢?心里这么想,就问长者:“您要做什么?要嫁女儿、娶媳妇呢?

  • 韦陀菩萨被赶出九华山的缘由 韦陀菩萨被赶出九华山的缘由

    在宋代有一则民间流传的故事:一位秀才的母亲到地藏菩萨前许愿,没想到竟然心想事成,儿子高中了状元。但是这位状元郎却并不信佛,而且鬼心眼特别多,他得知母亲要带他来九华还愿,便翻阅了一些史书,知道地藏菩萨是在唐代时期示寂的,于是心生一计:母亲跪拜藏菩萨时,就把母亲的金钗拨下往地藏菩萨真身的脚上插。

  • 月船禅师:钱,是丑陋的。心,是清净的 月船禅师:钱,是丑陋的。心,是清净的

    月船禅师是一位善于绘画的高手,可是他每次作画前,必坚持购买者先行付款,否则决不动笔,对于这种作风,社会人士经常有微词。有一天,一位女士请月船禅师帮她作一幅画,月船禅师问:“你能付多少酬劳?”“你要多少就付多少!”那女子回答道:“但我要你到我家去当众挥毫。”月船禅师允诺跟着前去。

  • 如见文殊,但睹老人 如见文殊,但睹老人

      佛菩萨不违大悲愿力,来娑婆世界游化众生,让我们众生偶然能够碰到、见到。但为什么说“若逢不逢,或见非见”,见了跟没见一样,碰到了跟没碰到一样“蹉过”呢?下面就举例子:即使是见到文殊菩萨,你也只能看到一个老人,或者一个贫穷的老太太,或者即使看到本相,你也不会得到任何利益。这并不是佛菩萨故意以狡诈的方式隐藏自己的本来面目,而是众生福薄、善根不够的缘故。

  • 十个孩子九个残,洗心革面“治”好残疾 十个孩子九个残,洗心革面“治”好残疾

      我们来看《文昌帝君阴骘文》中引用《迁善录》中的一则公案故事:宋朝的时候有一位士大夫叫蒋瑗,他生了十个孩子。然而这十个孩子,一个驼背、一个跛脚、一个手脚蜷曲伸不直、一个瘸腿、一个癫狂、一个愚痴弱智、一个是聋子、一个是瞎子、一个是哑巴,唯一一个正常的,还被关在牢狱里死了。

  • 话不投机的达摩与梁武帝 话不投机的达摩与梁武帝

    达摩见到了梁武帝,梁武帝问达摩:“我一生当中修了很多的寺庙,剃度了很多的僧人,抄写了很多的经书,有什么样的功德了呢?”梁武帝这个时候肯定是想让达摩夸奖一下自己,如果是一个阿谀奉承人可能会说“陛下功德无量啊!”可是梁武帝面对着的是达摩,达摩不撒谎,于是达摩说:“没有功德。”梁武帝非常吃惊问:“怎么会没有功德呢?”达摩回答说:“这只是一些小的修因果的做法,

  • 诵经驱虎的苦行僧:明得法师 诵经驱虎的苦行僧:明得法师

      明神宗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 1620年),有一位苦行僧,他白天总是不辞功苦,为寺庙里挑水打柴,烧火煮饭,伺侯大法师和其他师兄弟,真可谓无微不至,他却依然欢洽愉悦,从无怨怼之情。到了晚上,他却一点

  • 陶师与迦叶佛的屋顶 陶师与迦叶佛的屋顶

      在南传巴利文陶师经和北传中阿含鞞婆陵耆经,讲述了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陶师,名字叫难提波罗,住在鞞婆陵耆村。  那个时代非常遥远,释迦牟尼佛还没有来到我们这个世界,还是迦叶佛时期。难提

上一页 1.. 17 18 19 20 下一页20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