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释迦牟尼佛传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流浪者群歌 觉者的生涯 玉琳国师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 观世音菩萨传 文殊菩萨的故事 佛祖十大弟子 觉性的故事 玄奘精神 佛教丛书佛陀 智空和尚讲禅 圣者的故事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
人物故事
  • 中观学派的创始人--龙树菩萨 中观学派的创始人--龙树菩萨

    公元前3世纪,南天竺有位佛教论师,他跟老师姓龙,又因为母亲是在大树下生了他,所以取名龙树。龙树的智商很高,记忆特好。他原是婆罗门学者,后来皈依佛教,先学小乘,又转入大乘,著述等身,确立了大乘中观学派的理论。

  • 一位经历坎坷的奇僧:鸠摩罗什 一位经历坎坷的奇僧: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是中国佛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的译经大师,又是一位经历坎坷的奇僧。鸠摩罗什早在少年时代就已崭露头角,名噪一时。他是龟兹人(新疆),祖上原是天竺人(印度),出身婆罗门族,在印度世袭高位。他的父亲名叫鸠摩罗炎,青年时弃相位出家,东渡葱岭,远投龟兹,当上了该国的国师。龟兹王有个妹妹年方二十,才思敏捷,读佛经过目不忘。

  • 七佛译经师:鸠摩罗什大师 七佛译经师:鸠摩罗什大师

      说起鸠摩罗什大师,那就很有故事了,故事很多,也很精彩。首先看“鸠摩罗什”,翻译成中文叫“童寿”,这是什么意思?是指他年纪很小时,就有很高深的道德智慧。“童”指年幼,“寿”指德高,就是莲池大师所说的“冲年高德,故云童寿”。

  • 关于“马郎妇观音”的传说 关于“马郎妇观音”的传说

    元朝时,浙江吴兴有个名叫觉岸的僧人,写了一部名叫《释氏稽古略》的书,其中记载了马郎妇的传说。在唐朝的宪宗元和十二年,陕西某地突然出现了一个十分美貌的提篮卖鱼少女。当地的少年见了,都争着想娶为妻子。于是少女就向所有的求婚者提出要求:如果有人能在一夜之间背诵出《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我就嫁给他。

  • 善财童子于妙月长者的对话 善财童子于妙月长者的对话

    善财童子在文殊菩萨的激励下,到世界各地参访、拜谒智者。他历经五十三参之后,终于功德圆满,大彻大悟了。其中,他在拜会妙月长者时,他曾经问道:“自我的实现,是否可由听闻他人谈论般若波罗蜜而得?”妙月长者说:“不能。因为般若波罗蜜,是亲自悟入一切事物的真理真如。”

  • 或时愤怒,后世转剧 或时愤怒,后世转剧

      或时愤怒,后世转剧,因为小小的愤怒没有在意,结果这个恶缘结下。来生后世就变成冤家对头,不是开玩笑的。经上有个真实的例子:琉璃王子把释迦族给灭掉了,起因是什么呢?过去生中的因不说了,这一生有一个小小的缘,这个缘就是琉璃王子小时候跟妈妈吵着我要回外公外婆家去玩,跟我的那些表兄弟们一起玩耍,那么他外公家就是释迦族,但是释迦族的这些长老们都知道,这个琉璃王子的妈妈实际上出身很卑微,是奴隶出身,因此对他这个王子的身份大家是不太感兴趣的,所以他回到外公家探亲,家里面的这些亲戚们都找些借口躲着他

  • 台湾第一尊肉身菩萨“慈航法师”的公案 台湾第一尊肉身菩萨“慈航法师”的公案

      下面根据星云大师的回忆,介绍一个慈航法师的公案。星云大师说:“慈老曾经告诉过我一件他亲身经历的事。”慈航法师说,他自己以前在鼓山当衣钵(丛林中的职事名称,在方丈室管理衣钵,跟侍者的身份差不多)的时候,当时年纪还很轻。有一天他上厕所的时候忘记带卫生纸了,正好看见身边有一位寺庙里面的茶房头也在上厕所,就向他要卫生纸。

  • 师父一句话点醒他智慧与聪明的区别 师父一句话点醒他智慧与聪明的区别

    一休禅师(公元1394——1481年)六岁投安国寺出家,是日本室町时代临济宗奇僧。一休从小聪慧过人,他在给像外鉴禅师当侍者时,有一次,一位只有七八岁的小师弟为师父打扫房间,不小心将师父心爱的茶壶打碎了。小师弟知道闯下了大祸,吓得哭起来。一休得知这一情况后,给小师弟擦干泪水,安慰道:“没关系,等师父回来,我跟他说,包你不会受惩罚。”

  • 波阇罗女的故事 波阇罗女的故事

      波斯匿王有一个女儿,是跟摩利夫人生的,这个女儿叫波阇罗女。波阇罗女就是指金刚女,这个女儿生出来非常丑陋,皮肤非常粗糙,就像骆驼的皮肤,头发就像马的鬃毛,就是丑得让波斯匿王不敢让他女儿见人,见人就丢他国王的面子,所以就把她关在一个偏僻的宫殿,不让她见人。

  • 济公竟在罗汉堂的房梁上“定居”了? 济公竟在罗汉堂的房梁上“定居”了?

    传说罗汉堂排位那天,济公很早就来到碧云寺。由于他来得太早,山门还没有开。他见天还早,就想到周围转转再来。他刚走到一个小村口,就看见一个姑娘慌慌张张跑到他面前跪下对他说:“求求师父,快救救我吧!”济公不知她出了什么事,赶忙扶起她问:“你这是怎么啦?”

  • 菩萨应化 菩萨应化

      很多菩萨确实是在六道里面随形众生来度,这都不可思议的善巧方便我们一般都不了解,哦而会从一些记载当中透点消息出来,比如《清凉山志》记载一个事情:薄荷的故事。这是宋代的时候,有一位辩聪比丘,也是到五台山去结夏安居,就遇到一位老比丘,这老比丘性格有点奇特,但这个辩聪比丘对这个老和尚非常恭敬,夏安居结束之后,辩聪比丘又要离开五台山云游其他地方,老比丘看到他要走,就说你给我带封信到开封城的城北去找到薄荷,这个比丘就揣着这个信,上路之后才想到这个也信也没有写地址

  • 端午节,这个宋朝的法演禅师为什么要学布谷鸟叫? 端午节,这个宋朝的法演禅师为什么要学布谷鸟叫?

      800多年前,宋朝,端午节。有着“天下第一等宗师”的五祖法演禅师上堂说法,却留下了一则公案:端午,(法演禅师)上堂,举(言曰:)昔有秀才造《无鬼论》,论就,才放笔,有鬼现身,斫手谓秀才云:‘你争(怎)奈何?’白云当时若见,便以手作鹁鸠嘴,向伊道:‘谷谷孤。’——《古尊宿语录》卷21《舒州白云山海会(法)演和尚语录》

上一页 1.. 15 16 17 ..20 下一页20转到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