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 因果故事 人物故事 智慧故事 哲理故事 生活故事 宗门故事 人生故事 孝亲尊师故事 佛经故事

归心似箭

玄奘之路第十集:归心似箭

  公元643年的夏天,结束了留学生涯的玄奘,行走在帕米尔高原上,印度已经被远远抛在身后,他即将返回阔别十七年的大唐。由于有印度国王的大力支持,玄奘本来可以乘船从海路返回中国,海路可以避免舟车劳顿,又可以节省很多时间,然而玄奘依然选择了陆路。十七年前,他和高昌国王有一个不见不散的约定。

  公元627年,孤身一人的玄奘穿越大唐的边境来到高昌国,高昌王麴文泰与玄奘结为兄弟,并以举国之力支持玄奘西行。两人约定,玄奘从印度归来首先在高昌讲经三年,在回到大唐之前,玄奘必须到高昌履行自己的诺言。在大峡谷中走了七百多里,到达波谜罗川,东西长一千里,南北宽一百多里,狭窄的地方,不超过十里。在世界探险史上,玄奘是第一个记录帕米尔高原的人,古代中国人称帕米尔高原为葱岭。葱岭以西就是遥远的西方世界。

  自丝绸之路开通以来,潜藏于帕米尔高原深处的通道,一直是东西方之间最重要的联系纽带。现代学者认为,玄奘描述的波谜罗川就是丝绸之路上著名的瓦罕走廊,瓦罕走廊位于今天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中国的交界地区,地理位置非常显赫。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一直是丝绸之路南道上的咽喉要地。

  2005年,八十三岁的中国学者冯其庸,第三次来到帕米尔高原,根据玄奘的记载,又加上实地考察,冯其庸认为一千三百多年前,玄奘从印度东归时,就是从明铁盖达坂进入今天的中国。明铁盖达坂的意思是一千只羊的山口。《大唐西域记》中记载过一个悲壮的传说,曾经有一个庞大的商队因为暴风雪,而全部冻死在这里。一千三百多年前,穿过海拔四千七百多米的明铁盖达坂,玄奘进入西域地界。

  出了大川之后,登危履险,到达朅盘陀国。朅盘陀国位于中国最西部的塔什库尔干县境内。根据玄奘记载,这里曾经发生过一个美丽的故事。一个中国公主远嫁波斯,由于战火而不得不滞留,娶亲的队伍在山岭上建城筑堡,从此在这里繁衍生息。城堡依山而建,至今还保留着当年居住的痕迹。从山顶俯视,河流蜿蜒而过,城堡下面正是丝绸之路古道,塔什库尔干的意思是“石头城”。这座保留到今天的石头城遗址,就是当年朅盘陀国的都城,古城内散布着巨大的石块,寺院和官署的轮廓依稀可见,玄奘在塔什库尔干停留了二十多天,离开石头城之后不久,东归的队伍遇到了强盗。

  根据《大唐西域记》提供的信息,这一带的秩序不是很好,人们性情急躁暴烈,习俗中惯于欺诈,公然进行抢劫。顶风冒雪,一路跋涉,玄奘终于走出了帕米尔高原。在今天的新疆喀什一带,一个意外的消息震惊了玄奘并且彻底改变了他的行程。一个高昌的商人告诉玄奘,高昌王麴文泰早已去世,高昌国如今是大唐的西州。

  三年前,当玄奘仍然滞留印度的时候,高昌和大唐的关系突然陷入僵局。麴文泰与西方的突厥人联盟,共同对抗大唐,企图控制丝绸之路。高昌王没有想到的是,崛起的大唐早已非往日可比。大漠不再是难以逾越的屏障,大唐骑兵如暴风一般西渡流沙。麴文泰明白,他已犯下不可弥补的错误,国家的灭亡已成定局。史书记载,王宫中的麴文泰惊惧而死,高昌国不战而降。国王离世,兄弟之约已成往事。我决定从丝绸之路南线,直接返回大唐。东归的队伍开始南下,进入一望无际的大沙漠。

  公元643年的冬天,玄奘抵达西域著名的佛国于阗。于阗素来崇信佛教,玄奘在这里受到了热情的接待,但是玄奘的内心并不安宁。在即将踏上国土之前,他必须取得大唐的统治者太宗皇帝的谅解。十七年前,玄奘为了求法,违抗陛下的命令私自出国,浩浩流沙,巍巍雪岭,中间经历五万余里。虽然危难重重,但仰仗陛下的天威,所幸没有遇到太大的阻碍。

  玄奘给唐太宗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派人送往长安,他在信中坦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又将取经的功劳归于太宗本人。十七年的经历告诉他,没有朝廷的支持,一切都寸步难行。在于阗等待期间,玄奘详细记录了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

  都城以西,一百五六十里,大沙漠的正路中间有一些土丘,据当地人说是老鼠的坟墓,行路经过的人都要下马叩拜。根据玄奘的记载,古代于阗人似乎崇拜老鼠,这听起来更像是天方夜谭。1900年,斯坦因在于阗一座废弃的佛寺发现一块木板。木板上画着一个鼠头人的半身像,头戴王冠。斯坦因认为鼠头人就是玄奘记载的众鼠之王。

  《大唐西域记》里,记载了一个美丽的神话,讲述一群老鼠如何在一场战争中拯救了于阗。这个赫赫有名的探险家解释说,如果没有玄奘的记载,木板上的图案是很难理解的。二十世纪初期,探险家们前仆后继地进入西域,斯坦因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匈牙利人,先后三次从印度进入西域,他的行动指南就是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在古代于阗的沙漠中,他寻觅着玄奘的脚步,在黄沙掩埋的废墟中,发现了大量的文物。今天这些文物大都保存在大英博物馆。玄奘在于阗一边整理佛经和佛像,一边访问考察,他在等待来自大唐宫廷的消息。

  于阗是著名的佛国,隔帕米尔高原与印度相望。历史学者认为,佛教传入西域最先到达的地方是古代于阗。玄奘简明扼要地记载了于阗闻名于世的三种特产:地毯,玉石和丝绸。在新疆的和田市,这些传统仍然可以看到。一千三百多年后,和田人仍然在用手工的方法编织地毯,而和田玉直到今天依然价值连城。丝绸之路上最为有名的关口玉门关的名称就是来源于这里的玉石。

  关于丝绸在于阗的起源,玄奘记载了一个神奇的传说。一个来自东国的公主,将蚕种私藏在高耸的发髻里,骗过了守卫而带入于阗。1900年,斯坦因发现的一个木版画,似乎又印证了玄奘的记载。斯坦因解释,侍女用手指着发髻,表明蚕种所藏之处。中间篮子里装的正是蚕茧。在斯坦因眼里,玄奘既是向导又是精神偶像。在于阗停留的日子里,玄奘一直备受煎熬。半年之后,大唐的特使终于到来了。特使带来了唐太宗的旨意,玄奘没有想到,唐太宗不但没有问罪于他,而且安排好了归国的行程。

  公元644年的夏天,玄奘的队伍准备行装离开于阗,向着东方的长安进发。从尼雅向东进入大沙漠地带,风动沙流,地无水草,行人走过之后不留任何痕迹很容易迷路。离开于阗之后,东归的队伍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的边缘前行。这一带曾经繁衍过一个又一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绿洲小国。但是当玄奘到达的时候,只有荒无人烟的大漠。流沙中没有道路,往来之人只能堆积死人遗骨作为标记。楼兰故地,城池依然荒芜。人烟断绝,只剩下废墟。过了楼兰故地之后,生命的迹象开始慢慢出现,高大的胡杨矗立在沙漠边缘,东归的队伍在胡杨林中穿行,他们已经到达大唐地界。敦煌就在前边,迎接的大唐官吏已经奔驰在路上。

  在敦煌,斯坦因的探险生涯达到了顶峰。他以玄奘的名义,从一个叫王圆箓的道士手里骗走了一大批轰动世界的文物。在自己的著作中,斯坦因详细地记录了他是如何获取王道士信任的。在中国,只要一谈起玄奘,对方无论是学者还是文盲,我总是能与他谈的很投机。玄奘一直是我的中国保护神,王道士显然也喜欢听我谈论他。在一个满是佛像的环境里,我开始向王道士谈起我对玄奘的崇拜。我尽可能细致入微地描述玄奘漫长旅途中的风土人情。王道士的眼神最终流露出了一种近乎入迷的表情。

  在二十世纪中国文物外流的狂潮中,敦煌藏经洞事件赫赫有名。斯坦因用了三十七个夜晚在敦煌的这个洞窟,运走一万多卷经书写本,五百多幅绘画,两百三十多捆手稿。在中国学术史上,这是极其悲惨的一页。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次影响深远的文物大掠夺竟然是以玄奘的名义进行的。当我们忙了一整天,离开王道士的那个洞窟时,我有机会与他就我们共同的偶像做了一次长谈。我声称是玄奘的在天之灵让我来拿走这批数目巨大的藏品。这些藏品有些可能与他到印度的朝圣活动有关。

  公元664年的秋天,玄奘到达敦煌。今天敦煌以众多的佛窟而名震天下,其中有一些壁画,或多或少都与玄奘有关。根据斯坦因记载,虔诚的僧人曾经在这里塑造过玄奘本人的塑像。《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在敦煌一瞥而过,他必须尽快见到大唐的皇帝。

  公元645年刚刚到来的时候,玄奘终于回到了都城长安。由于行程大大提前,大唐的官员并不知情,然而玄奘归国的消息早已传遍了长安城,闻讯而来的百姓仍然堵塞了道路。十九年前,年轻的玄奘孤身一人离开了萧瑟的长安城,十九年后,长安已日臻繁华,而玄奘也已界中年。

  第二天,大唐宰相亲自主持,长安城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留学印度期间,玄奘收集了大量的经典和佛教圣物。六百五十七部佛经,一百五十粒佛舍利,七尊珍贵的佛像。十九年的时间,五万里行程,一百一十个国家,玄奘带给大唐的是一笔难以估量的精神财富。在中国佛教史上,这是举足轻重的一天。但是故事的主角却并不在现场。据史料记载,玄奘一人安坐官舍,历经磨难的玄奘明白,一时的风光很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西行已经结束,他真正的事业还没有开始,在数百里之外的洛阳,一个人正等待玄奘。这个人将决定玄奘的未来。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