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牙舍利在哪?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佛牙舍利

舍利子 | 作者:唐学仕 [投稿]

  同时该书收录了七珍、佛牙舍利的黑白、彩色照片。

  以上关于七珍、舍利佛牙的记录,说明了“应县木塔辽代文物整理组”首先肯定应县木塔有一双佛牙舍利。第二,对应县木塔出土的佛牙舍利进行了认真鉴定。因为“应县木塔文物整理组”是根据国家文物局安排成立的,由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山西文物局共同组成的,负责整理与研究。组长史树青是一位与启功、杨仁恺、徐帮达齐名的我国“四大文物”鉴定专家。新中国成立后史树青和其他同志一起受命筹建中国历史博物馆。他是当代著名学者、史学家、文物鉴定家、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考古系研究生导师、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证书,已被公认为中国文物鉴定界泰斗。1973年由毛主席、周总理特批,史树青操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赴日本及欧洲展览。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2005年6月2日播出《访文物鉴定家史树青》。成员傅振伦是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学识渊博,著作颇丰,是当今为数不多的能在众多领域取得突出成果的著名学者之一。成员毕素娟女土是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著名的辽史学家,对辽代文物及印刷史之论著甚多。成员冯鹏生是我国著名的书画装裱修复学者,文物界誉为“活国宝”,写出共计50万字的两部理论著作。中央电视台电视专题片《人物》改编的《书画修复国手——冯鹏生》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冯鹏生的人生之旅。以上足以说明应县木塔佛牙舍利的结论是国家级鉴定,是权威性定论。

  北京荣宝斋、书法大师徐之谦同时也为应县木塔七珍、佛牙舍利出具了证明。现在和应县木塔七珍、佛牙舍利并存的有一张荣宝斋徐之谦漂亮、工整,楷书书写的证书。内容如下:

  七宝与舍利佛牙

  一九六六年夏季,木塔四层主像胸部木骨架的方形凹槽内,出六曲银盒,内盛七宝与舍利佛牙。

  佛教七宝亦称七珍,诸经大同小异,木塔的七珍是金(币)、银(片)、铜(币)、香泥(饼)、水晶(玻璃)、沉香(木)、松香(珠)。佛舍利俱指释迦牟尼遗骨。牙上镶嵌之细小珍珠、玛瑙即舍利。

  徐之谦书于荣宝斋

  1980年2月1日

  该证书上有六枚篆刻印章,从右到左,分别是“山西省应县木塔文物所”、“徐之谦”、“识字农夫有道僧”、“王学春”、“荣宝斋修复”、“山西省雁北地区文物工作站”。

  徐之谦一直在荣宝斋工作,从事书法篆刻、编辑和创作,出版发行多部作品,在国内书法界名家中占有一席之地。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十块浮雕的标题文字出自徐之谦之手,为北京“宋庆龄故居”书写了竖碑,中国邮票公司还发行徐之谦篆刻作品邮票。周恩来、陆定一、肖劲光、谷牧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郭沫若、赵朴初、邓拓等社会名人的姓名章都是由徐之谦篆刻的。书写七珍与舍利佛牙时已77岁高龄。

  北京荣宝斋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百年老店,有300年的历史,是书画家之家。沈钧儒、张大干、齐白石、徐悲鸿、启功等社会名流,知名书画家、艺术家都与荣宝斋往来密切。荣宝斋既为文化活动提供了优质的工具,又为文化作品提供了栖身与交流之地。历代文人墨客都把“荣宝斋”称为中国的“艺术博物馆”和“艺术家之家”。荣宝斋注重珍品的收藏,有“民间的故宫”的美誉。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荣宝斋创造并积累了难以数计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几十年来,北京荣宝斋得到国家领导人和社会各界的亲切关怀,期间朱德、周恩来、陈毅、彭德怀、宋庆龄、郭沫若等领导同志和知名人士曾经多次光临北京荣宝斋并题词。老一辈革命家薄一波勉励荣宝斋要“盛名之下更虚心。”郑必坚题荣宝斋为“文化功臣”。荣宝斋曾接待丹麦女王玛格丽特及亲王、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等外国政要。

  百年老店荣宝斋、书法大师徐子谦用名誉和地位为应县木塔佛牙舍利开出了一张沉甸甸的证明,从又一个侧面肯定了应县木塔佛牙舍利。

六、应县佛牙舍利得到

  宗教领袖的认可

  1977年春夏之交,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从北京专门来应县观瞻了释迦塔,瞻拜了佛牙舍利。在释迦塔内,朴老在一层佛像前瞻礼佛陀金容,久久伫立,直到随行人员提醒,方始移步塔梯,拾阶而上,向释迦塔的二层、三层攀去。

  据当时木塔文保所所长张永权回忆:朴老在参拜了佛牙舍利之后,更是肃静无语,眼角噙着泪花。起身回程时,朴老又回到释迦塔下,绕行了一周又一周。当他看到高挂在塔檐下“灵山未散”的牌匾后,又一次流下了眼泪,这充分反映出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在朴老心中的崇高地位,佛牙舍利更使他梦魂牵绕。

  1982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了《山西应县木塔辽代文物展览预展》,朴老观展后写颂:“塔开多宝现神通,木德参天未有终。辽藏千年哀灭尽,不期鳞爪示全龙。”1991年,朴老又为由中国历史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局主编,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应县木塔辽代秘藏》一书挥毫运意,题写了书名。1999年,朴老已在病中,长期住院,但当他辗转听到应县佛宫寺要起建山门,又一次饱含深情提笔为山门题“佛宫寺”牌匾。一代佛学大家如此垂青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充分体现了对应县佛牙舍利的认可。

七、佛经和释迦塔牌匾可以佐证

  应县佛宫寺藏有佛牙舍利

  我们再从佛经记载与佛宫寺释迦塔的明示进行求证。在《阿育王传》卷一记载着释迦牟尼在一次化缘途中与阿难尊者的对白与授记。

  “……尔时世尊与阿难在巷中行见二小儿。一名德胜,是上族姓子。一名无胜,是次族姓子。弄土而戏,以土为城。城中复作舍宅仓储,以土为粮着于仓中。此二小儿见佛三十二大人之相庄严其身。放金色光照内外。皆作金色,无不明彻,见已欢喜。德胜于是掬仓中为粮者奉上世尊,无胜在傍合掌随喜……尔时世尊即便微笑。阿难长跪合掌白佛言:世尊,佛不以无缘而笑,何因缘故而现于微笑?……”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阿难,佛不无缘而微笑也。汝今见是二小儿不?…‘已见,世尊”。佛言:“我若涅盘百年之后,此小儿者当作转轮王四分之一。于花氏城中作正法王号阿恕迦。分我舍利而作八万四千宝塔,饶益众生。”由是可知。佛舍利需要建塔供养。同时,在随应县佛牙舍利出土的辽代秘藏中,也清晰地表明了建塔与供奉佛牙舍利的关系。辽藏《妙法莲花经卷第一》中,有“复见诸佛般涅盘后,以佛舍利起七宝塔”(引文参阅由中国历史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局主编,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应县木塔辽代秘藏》一书,90页,下同);“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分布诸舍利,而起无量塔”(94页);在《妙法莲花经卷第五》提婆达多品第十二中,又有“佛般涅盘后,正法住世二十中劫,全身舍利起七宝塔……(157页)”这些引文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供奉佛舍利需要建塔。同时,在随佛牙舍利出土的大批辽代秘藏中,《妙法莲花经》占很大一部分,既有藏经,又有刻经。在佛教界,《妙法莲花经》有佛影身之说。因为佛曾说过“诸世界者,若说此经,则为见我”,将佛牙舍利与《妙法莲花经》一同收藏,即佛陀真身与影身,同时示现,说明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为供奉佛牙舍利而建。

  在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悬挂的牌匾中,有20多面涉及佛教经典的内容。尤其是悬于第三层外檐南的“释迦塔”大匾,匾面题记共236个汉字,阴刻,记录了从金明昌五年(1194)到明成化七年(1471)前后6次,历时277年的修缮历史。是木塔文物价值最高的一块匾。这块匾是金代昭信校尉西京路盐使判官王献所书。以古人治学之严谨、科学,绝不会空穴来风,无中生有。“释迦塔”三个字就说明佛宫寺供奉的是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

  台湾慧礼法师在《佛慈广大感应无差》一文中指出:佛宫寺释迦塔意即佛陀的宫殿释迦的塔,在造塔取名之时,已经明示佛陀真身舍利供奉于此。明代《应州志》记载,诗人王皡如在《木塔》诗中写道:“木塔浮图控大荒,疑从东极涉扶桑。朝云浸佛雕甍湿,夜月偏生曲槛凉。突兀九层持地轴,波罗三藐发天光。而今舍利犹存否?只与骚人壮锦囊”。

  此诗后两句,说明在明朝及明朝以前,就相传木塔藏有佛牙舍利。而且,知道这一信息的,也绝非诗人王皡如一人。不然,他不会在诗中写出“只与骚人壮锦囊”一句。由此可知,关于应县佛牙舍利,当时还有不少文人墨客曾作文赋诗记录过。“而今舍利犹存否”?诗人发出珍藏在木塔里的佛牙舍利到底还在不在的疑问,这从一个侧面佐证了应县木塔一直密藏着佛牙舍利。此外,应县古代称为应州,按佛经上说佛陀圣物“上应天道,下应群萌,实为应地”。“天道”,“群萌”意为天上神只、地上众生,佛陀遗骨灵牙示现之地,就是“应地”。应县古称应州由来,当此无二。

  综上所述,佛宫寺释迦塔本身就是一部鸿篇巨制,它用一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方法记载了塔内藏有佛牙舍利,是佛陀的宫殿和塔。所以说应县佛牙舍利的档案,就是一个密码,一部天书,理所当然地成为天下第一寺,享有“佛宫”“释迦”这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尊名,否则,就不是至高无上的圣物。

八、“释迦塔与中国佛教”研讨会的结论

  2008年5月12—13日,由应县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民族报社《宗教周刊》协办的首届“释迦塔与中国佛教”研讨会在应县释迦塔下召开。方立天、黄夏年、李四龙、李利安、华方田等国内外知名佛学研究专家和高僧大德五十多人参会。与会人员在参礼了释迦塔和佛牙舍利后认为:应县佛宫寺是佛陀的宫殿和塔,供奉的是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其佛教信仰内涵之丰富,在诸多佛塔中名列前茅。释迦塔是佛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融建筑、佛理、雕塑、铸造、绘画于一体,体现了印度佛教与中国建筑艺术交融、中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艺术风格,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台湾高僧首愚法师在瞻礼了佛牙舍利后认为:“佛牙慧光,世界瑰宝。她不仅是我们国家的,也是世界的文化遗产,举世无双。”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讲师惟善法师激动地说:“这次见到庄严、神圣的佛陀圣物,如见佛陀。我感到非常荣幸。”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周齐说:“释迦塔内五层的五髻文殊,在国内尚属孤例,非常珍贵。”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李利安教授说:“应县佛牙舍利有一千年的历史传承,同斯里兰卡和北京灵光寺的佛牙相比,属于同一类。释迦塔的兴建,就是为了供奉佛陀的牙舍利,它显示了释迦塔文化最根本、最神圣、最具感召力和生命力的部分,让人欢喜赞叹!”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央文史馆员方立天教授分别为释迦塔和国宝佛牙舍利题字留念:“应县木塔佛门圣地艺术瑰宝天下奇观。”“释迦佛牙,应州示现。”

  这次会议对佛牙舍利进行权威认证的消息,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中国信息报、山西日报等国内20多家报刊网站给予了及时的重点报道,进一步提升了应县佛牙舍利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九、海内外高僧大德和新闻媒体的唱和

  2005年,台湾慧礼法师在瞻拜了佛牙舍利后毅然决定,在应县龙首山异地重建佛宫寺释迦塔。2006年,在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建塔950周年大典中,由新华社首次向全世界发布了《台胞到山西应县木塔观瞻佛牙舍利》的消息,香港《文汇报》、《山西青年报》、央视网、新浪网、搜狐网及各地佛教网站也于此期间以较大篇幅介绍了佛牙舍利。自此以后,诸多高僧大德云集于应县释迦塔,以瞻拜佛牙舍利为一生幸事、盛事。近年来瞻拜佛牙舍利的高僧大德有山西省的妙江、妙真、国亮等法师,无锡的无相长老,台湾的首愚法师和津巴布韦总统夫人葛蕾丝·穆加贝等,而且中国禅宗大家、云居山首座灵意老和尚更是倾心佛宫圣地,仰慕释迦威名,移锡于应县楞严禅寺。2007年,五台山普寿寺华严部93岁的梦参老和尚在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五台山普寿寺主持、中国律学院院长如瑞法师等百余名僧人陪同侍奉下,不顾年岁已高来应县瞻礼佛牙,并题写了“佛牙舍利,应县示现”八个大字。

  总之,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的一双佛牙舍利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僧众信徒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认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佛牙舍利的宣传力度,拟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对佛牙舍利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我们还将与上级宗教、外宣部门协调合作,以促成佛牙舍利在港、澳、台和世界各地巡展,切实加强与海外及台湾佛教界的交流与联系,以构建和谐的两岸佛教文化,真正使这双佛教界至宝走向世界。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