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龙居士舍利图
自从父亲检验出肺腺癌末期时,全家历经发病、惊恐、挣扎、矛盾到了悟、放下至父亲离世的这段历程,至今回想来时路提笔述说,锥心之痛仍令家人无法承受。
我们的父亲与他一生甘苦共尝、荣辱相与的爱侣(我们的母亲)以及他用尽生命呵护的子女们告别了,离开了这娑婆世界,了却尘缘,舍去一切业障,往生西方净土,永伴佛前,纵然家人是无比的眷恋、万般的不舍,但终究难以违抗无常的定律。他走了,留给他最爱的亲人只是无限的哀思与孺慕之情!
回顾父亲在世间七、八十年的岁月,谈不上精彩,他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千顷良田、万贯家财,也未饱读诗书,无满腹经纶,更不风流倜傥,亦无彩蝶般的红粉来闪耀他的生命风华,他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就像隔壁家慈祥的老人,也因为这样他才能务实的活出自己,无争无求,用最初的心默默的关怀家人,也关怀与他素昧平生的芸芸众生,老人家生命的枝头始终结满“自在”的果实。
因晕眩检测出脑瘤
但是,人生无常。并不是不知、没有准备,无常就不会来。2007年爸爸在一次无预警的晕眩中,被检测出长了脑瘤,再追踪竟已是肺癌末期。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全家人受到当头棒喝,悚然惊起。果真是有生就有死,有来就有去,而死亡就在这么近的地方,如影随形。
爸爸的个性里有个多愁善感的因子,妈妈及五个子女都深知爸爸的个性,一直不敢也不知道如何告诉他真相,怕爸爸承受不起癌末的事实,会怀忧丧志、一蹶不起。只在暗中起动“医疗团队”,积极收集各种最新医疗信息,寻求以最少痛苦,又能有最大疗效的中西医合并方式来治疗,纵使须付出极大的心力、时间与金钱,均在所不惜,只希望能有奇迹发生,打败癌细胞,重拾健康,重享天伦之乐。
接着面临的就是一连串的治疗与照护。爸爸在癌细胞的攻击下,节节败退,食欲不振,抵抗力低,体力愈显虚弱。因并发症,在医院急诊、住院,二进二出,这段期间,除了大哥住在台南就近照顾外,另四个子女散居北、中各地,遇有假日就自动排班,轮流赶车南下陪伴在老爸的身边。如遇紧急状况,也是一个通知,就放下手边工作飞奔而回,全员到齐,五个兄弟姊妹加上媳妇、女婿同心协力,不时讨论病情、分享医讯、分享眼泪、分享痛苦,出钱出力,不分你我,无不倾尽全力照顾病中的老爸,为帮助老爸复原而努力无怨无悔,小弟甚至为了收集医疗信息,立志钻研中医,希冀对爸爸的病情有所帮助。爸爸、妈妈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也感到欣慰和放心,不止一次表示人生没有遗憾了。
无奈医学毕竟是有限的。纵使我们战战兢兢的照顾,爸爸在十月二十八日又因尿路感染三度住进医院,而这一次……。这第三次的住院并发更严重的腹膜炎,必须紧急开刀清理。而这一刀让癌细胞无所遁形,医生发现包括小肠、淋巴结、肝脏都已经有转移,情况不乐观。而这一刀也让爸爸住进加护病房,与我们首次分开。爸爸在加护病房的五天是全家人锥心泣血的五天。自从爸爸生病后,家人都是二十四小时亦步亦趋随侍在侧,而加护病房一天中只有早、午各半小时的会面时间,又要看着爸爸身上插着各种管子躺在床上与死神搏斗,望着爸爸眼角流出的泪水,家人的心全部都碎了。每次探视出来,妈妈就和我们相拥痛哭。五天来,我们几乎是整天守在加护病房外,流连徘徊,舍不得离去。只为了请求医护人员另外增准早、午两个时段,让我们进去为爸爸按摩、打气。隔着这一扇重重的、冰冷的门,我们更深一层的体悟到人生的无常和无奈,死别已将近,却无力回天。
随因缘得佛法明灯
父亲生前虽未修行,在万缘俱足下,佛祖慈悲,此时接触佛法已久的二姐昭慧打了一通电话给原不相识的诺那华藏精舍的廖惠品师兄,并求助于他。廖师兄在了解状况后非常热忱,非常恳切的先在电话中介绍临终关怀的重要性。尔后并多次到台南成大医院探视病苦中的爸爸,于病房中引导爸爸持诵「阿弥陀佛」圣号,五天后爸爸转普通病房,但病况并没好转,反倒不停的、大量的拉肚子,和流出胆汁,医生判断肠子破洞,建议再开一次刀。但是,爸爸怎禁得起再一次的麻醉与剖腹?那是怎样的折磨?况且那又不能使爸爸复原。家人遂拒绝再一次开刀,而转入安宁疗护体系,减缓后期的痛苦与折磨,陪伴爸爸安详、平静、有尊严的走完人生旅程,了脱生死大事。
说也奇怪,在决定转入安宁疗护后,平时一床难求的安宁病房居然在我们有需要时,就刚好有一个单人房空着,这么适切的、这么妥当的等在那里。或许是爸爸的因缘俱足,加上廖师兄多次来指导往生该准备事项,及他所能提供的协助等等,这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引导爸爸,安慰了家属彷徨无助、不安不舍的心。
在廖师兄的指导下,我们把念佛机放在病床边,让爸爸二十四小时听闻阿弥陀佛圣号,沉浸在纯净的佛号中。并随时引导他随着吟唱、忘却肉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惧怕、一心向佛。弟弟曾经在爸爸半梦半醒间轻声问爸爸:「你有无念佛号?」爸爸也能用眨眼来回应他,他正在念着。常常在服侍爸爸饮水时,他会先虔声念出「阿弥陀佛」,彷佛赞叹佛菩萨赐的甘霖。偶尔在醒来时也会忘情的脱口赞诵「阿弥陀佛」,至今那一声声浑厚、低沉的「阿弥陀佛」声,犹尚回旋在耳边,那么清晰、那么真实、那么扣人心弦,令人震撼不已。
爸爸在进入安宁病房后的几天是躁动不安的,几乎二十四小时睁着眼,睡不安稳,我们从安宁伴行的书上知道,病人心中对人世间仍有牵绊,有烦恼、有留恋。妈妈强忍着悲伤,用很轻柔、很平静的声音在爸爸耳边告诉他:「老伴,我爱你喔!孩子都各有成就,也都孝顺,我也身体健康,会安排自己的生活,孩子们会像孝顺你一样的孝顺我,我们的人生了无遗憾了。放心吧!不能跟『玄天上帝』喔!一定要跟『阿弥陀佛』到西方极乐世界,身体就没有病痛了,晚些时候,我也会跟着去的,放下吧!」爸爸似乎是听进去了,轻轻的唔了一声,从此躁动不安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后来又进入了医学上所谓的谵妄期,就是没有明显变坏,也没有变好,就处在一种混沌不明、时空静止、似梦非梦的状态中。此时,我们的心挣扎着、矛盾着,不知道如何开口劝慰爸爸、帮助爸爸。这时大哥提起勇气,想了办法,俯蹲在病床前,轻唤着:「爸爸,您的病已经蔓延到腹膜了,医生也无能为力,我们不再给你开刀了。我们会照顾妈妈,您就放心的念阿弥陀佛,放下吧!」语未毕,泪先流,生死玄关是人生最大课题之一,又能怎么样呢?再过了两天,爸爸就万缘放下,在安详的沉睡中离开人世。
舍利是什么,固然非凡情所能测度,但舍利有什么用呢?是很非常明显的。生身舍利与法身舍利(经卷)一样,具有弘法的价值。本师释迦牟尼佛涅盘后,他的生身舍利被摩揭陀国、释迦族等八国分成八份,建塔供养。至公元三世纪,阿育王取出,分送全印度各地,建塔八万四千,佛教大兴。前几年,在我国陕西扶风法门寺发现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指骨舍利),乃是世界佛教界的一件大事,对于佛法的弘扬有重大意义。世尊示寂后,为什么要留下舍利?这是很有意义的问题。
1 可逢凶化吉,避灾解难。 2 受天人护法和其他众生的护持、尊敬,避免非人、魔障干扰。 3 重业轻报;可以用于佛像装藏,净灵等。 4 持一句咒之功德,可增获百千万倍之功德,若造一句口业,也得百千
我们普通人,死后火化时有些人是否也能生成些舍利子?有人分析,佛教界的一些修行之士之所以能够生成舍利子,与其长期素食和饮山泉水有关。菜蔬和山泉中富含各种矿物质,经几十年积累,人体各部含量很多,圆
舍利花如同花朵那般。即舍利子的骨片。何种人才能修出舍利花呢?唯有正宗佛教的修证成就者,才会有舍利、坚固子,得大成就者才会有舍利花;不是正宗佛教者不会有,正宗佛教未得大成就者亦不会有舍利坚固子或
舍利子 舍利子原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舍利子印度语叫做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是一个人往生,经过火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不过舍利子跟一
龙宫舍利子简介: 龙宫舍利子起源于缅甸边区,山势绵延,有如盘龙腾空的气势,山洞入口有如龙宫之壮丽,法人称之为龙宫洞。佛经记载古时由苦行僧侣在洞中修行,由于高僧全身金刚法体,洞中灵石经长时间产生变
南怀瑾,于2012年9月29日下午4时,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庙港太湖大学堂去世,享年95岁。南师荼毗仪式结束后,弟子们经过讨论商议,在否决了就地不开炉建塔的方案后,于2012年10月5日早晨四点打开荼毗炉,看到经过荼毗后,南师的头骨完整,上面缀满各色舍利子;头骨一半呈现黄色,一半呈现蓝色;其余身体化成舍利子无数。
舍利子在历来传说中都极富神秘色彩,据说能带来祥瑞。法门寺的佛舍利据记载曾多次大放异彩,是为瑞相。有些舍利子本身更是神奇,如肉身舍利等。而随着社会发展,有大量的仿冒舍利出现。因此,掌握正确的分辨方法是现今很必要的事情。
释地藏肉身不朽: 1200年前,公元794年,农历7月最后一天,金乔觉召集其徒子。然后向徒子告别道:我死了以后,不要火葬。把尸身放入石头缸,三年后再拿出来。如果到时候还不朽的话,再在身上刷金漆。他99岁入
问题:舍利花、舍利子是从何而来的?火化后的骨灰,有的骨头上有些绿色、蓝色、黄色等颜色,和一些像珊瑚一样的骨头,看起来也很漂亮,这些是舍利花吗?大安法师:对于这个问题,要深信佛法不可思议。你可以做个比较,为什么有些念佛人,助念之后能够烧出舍利花,有各种颜色。那些不信佛的人,没有人助念的人,他的骨灰烧出来是什么情况。你可以做一个对比。
古代“月”字通“肉”,所以这座寺院被读作“肉身宝殿”。九华山有肉身舍利的,并非只有这座月身殿,但是这其中所供养的金乔觉着实是了不起。金乔觉于719年来到中土的时候,佛法已然盛行,尊佛之道在民间广为流传。于是年轻的金乔觉没有在此停留,他来到了地处江南的九华山。
我们拜舍利也好,拜佛像也好,都是功德,都是力量,都是向佛恭敬礼拜,我们同样可以消除业障,同样可以增长善根、福德、智慧,可能舍利要尊贵些,但效果都是一样,只要心诚则灵,确实没有什么大差别的。
这个完全是一个误会,舍利是佛菩萨还有罗汉、历代高僧大德通过修戒、修定、修慧,他们由于精进地用功办道,在身体内,通过精神气凝结起来的舍利。这种宝物的东西不是叫你舍弃一切,不是这个含义,这样就误解了舍利的含义,我们不能以讹传讹的来听它。要按照佛法里面的真实解释舍利,千万不要误解这里面舍利的含义。
舍利在经上说得非常清楚,它乃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舍利它是怎么来的?就是透过佛弟子们或者佛陀本人,以持戒修定修慧的这种行为,然后转化了整个人身心的果报,最后呈现了一个殊胜的相,事实上就是由精神而影响了物质的形成。
有人认为,舍利是高僧圆寂后,经火化而烧出来的结石,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印光大师文钞》中开示:舍利是梵语,译为“身骨”,是修行人修戒、定、慧所成,非炼精、气、神所成,是心于道合,心于佛合者的表相。舍利可分为:碎身舍利。即高僧大德火化后的遗骨结晶而成,骨骼形成的舍利是白色的;头发形成的舍利以黑色为主;肌肉形成舍利以红色为主。
舍利子也叫做坚固子,这种坚固子是由坚固的道心感应来的。当一个人临终念佛的时候,假如对求生净土,信心极其坚定的话,也能感应到舍利子。虽然当下还是凡夫,但是只要一生净土,必证不退转位。
在世界佛教总部所属寺庙之一的圣迹寺,发生了一桩佛教史上从未有过的特大圣迹,一位高僧长老圆寂后,十几天其法体发生脱胎换骨大神变,当下震惊所有在场佛教七众弟子,此一真实不虚的现象摆在佛教徒与世人的面前。据悉,这位圆寂后不仅脱胎换骨,而且成为金刚不坏肉身舍利的圣僧就是世界佛教总部经律论三藏总导师因海老和尚。因海长老从来淡泊名利,远离尘嚣,
《金光明经》中说: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舍利是佛教修行解脱成就的标志,故历来为信仰者所崇拜。尤其是作为释迦牟尼佛的舍利,更是在佛教徒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提及
2015年3月27日,觉真长老法体进入荼毗后的第五天,按禅宗丛林传统,曙明法师等长老众弟子在紫金寺对觉真长老灵骨进行了初步分拣,发现各种舍利异彩纷呈,十分庄严。长老生前好友、嗣法门人及信众居士共同见证了这一神圣时刻。
舍利又叫舍利子,是梵文Sarira的音译,意为遗骨、灵骨,通常指佛或佛教高僧去世后火化遗留下的各种颜色的坚硬结晶体和残留物。佛经《金光明》卷四上说: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这是
严格来说,佛教的戒和律是有所不同的。“戒”主要是强调带有一种自觉的性质,信众出于自身的意愿,发誓发愿,愿意遵守的一些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这个是“戒”。“律”强调了外在强制的性质,就是说你加入僧团、或者加入教团,或者你加入一个宗教组织,那么你就必须遵守某些规章制度,你才能是这个这个团体组织的成员,这些规章制度就是“律”,它带有一定的外在强制
据《杂宝藏经》记载,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是象王,有这样一个具有功德的故事。《佛说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跟弟子讲,在往昔劫的时候有一个象王具有功德。过去,在劫初或善劫的时候,动物都会说话,而且有很多的功德,不像现在的动物特别愚痴,象王具有很多的功德。
一家之主,要乐观面对生活,心甘情愿去为这个家付出。没有怨言,没有计较,不挑剔家人的不是。儿子不好是自己的命,儿媳妇不孝顺也是自己的命。你讲这个人不对,那个人不对,其实都不对,你也不对,他们也不对。一家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结果都没有理。
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什么是嫉妒心?很多人都不承认自己有嫉妒心,或者没有发现自己有嫉妒心。先来看一下佛给出的定义。嫉妒定义:在《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里面,佛说:“其嫉妒者。自求名利,不欲他有。于有之人,而生憎恚(恨),是为嫉妒。”
懂“观自在”者,是自己娱乐自己也。自己娱乐自己,就是自己去享受大自在、去享受稳定的情绪。去保持着不断提升的、源源不绝的生命动力,保持着美好的心情去帮助、去普度法界众生。凡人的情绪飘忽不定、难以自控,这是因为其不懂观自在。
当你已经通晓道理与修行的理路,也已经知道如何教化众生,亦即理、教都圆备了。此时,就可了解诸法与诸法之间的所有法相,其实是全归于平等的。
只要有正觉的心,本性自然而显露。只要我们有正觉的心,那一切妄念就像一灯能照千年暗一样,只要我们有正觉的心,所有的业障、往昔所造的种种恶业全部熄灭。
以拥有的欲求看待现前心所对应的是心外求解决苦的方法,借由对苦觉知而生的离苦心去透过佛法所对苦的诠释,同时也觉悟苦而真的求出离,却不是暂时或是只单单对外求解决。哪怕是对外求解决也是需要对以往心所依、行为所做思维和转变,更何况要真的离苦求解脱。
我执重的人就是把自我的感受体现的越明显,他的我执就会越重。我执要靠什么来调伏,就是要靠理性、靠法,如果一个人靠感性那我执就会越重。假如说我们心里就是不舒服,但是用法来要求自己觉得自己不对,马上能调整,其实就是用法来破除我执。我们凡夫首先要破的是我执,现在我们还没有资格说要破自
在我们身边会发生很多事情,苦的、乐的、好的、坏的…… 但是,不管发生什么,最后总会有一些转机,这个转机就是菩萨的加被、加持和关照。其实,菩萨从来没有远离过我们,也从来没有舍弃过我们。因为菩萨的大悲心使然,深妙微远、无有分别,让我们的身心得到呵护。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