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菩萨道和禅定的关系

禅宗思想 | 作者:能弘法师 [投稿]

能弘法师:行菩萨道和禅定的关系

请师父开示一下,行菩萨道和禅定的关系

  行菩萨道要有六度、四摄、万行的这个功德,或者说行菩萨道就是圆满六度、四摄、万行。

  六度到彼岸叫六度波罗蜜,六波罗蜜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里的第五度就是禅定波罗蜜,你没有禅定的功夫,就是六度不具足,只有五度。

  另外一个,你要有大般若,证得解脱也要有禅定的基础,由定起慧观,才容易照见五蕴皆空到达彼岸。没有定力,烦恼都不好伏住,心很粗,般若也没力量。因为直接用般若来照破生死,也就是直接照破五蕴皆空,然后度生死到彼岸,这个很难。所以六度具足,定慧具足,才容易了生死。

  那么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也都是定慧的基础,来协助定慧,更好的用功。布施就是放下。持戒就是防非止恶,解脱道的防非止恶的戒或菩萨道的戒。菩萨道的戒还有断恶、修善、度众生的这种三聚净戒的精神。忍辱,就是面对各种非礼的境界或者自然环境的苦恶、种种逆缘能安忍不动,乃至安忍在法中。精进,就是努力的断恶修善。

  这些都是修定的基础,也是修慧的基础。定是正式的降伏烦恼,有了定的定力再起慧观,就很容易来照破生死。直接用大般若观,它里面也是含有定的因素的。

  菩萨证得出世间的果位(从初地乃至十地、等觉,乃至佛),就是出世间的定慧,就是自性的大定大慧。

  所以我们自性本来具足定慧的,但是这个定慧是与生死烦恼没有关系的。世间的定它不能了生死,但它是基础、方便,要有般若慧观才能了生死,这个般若慧观引导我们证得的是出世间的定和慧。

  所以禅定和菩萨道的关系,就是从世间定来说它是方便,从出世间定来说它是必然需要的

  那菩萨证得初地,就有无分别智,无分别智是菩萨的真正的内涵,菩萨以无分别智为体。这个无分别智就是平等的智慧,但是它分根本智和后得智。

  我们那天也讲到,根本智是无分别的平等空性现前,后得智就是觉知通达如幻的缘起,但是通达如幻的缘起,它也是无分别的。事实上无分别智里面就具足出世间的定和慧了。

  所以禅定和菩萨道的关系,或者说和行菩萨道的关系就是这样的。在因上我们要以定起慧观,定是基础,这个定也通世间定。

  那么,直接用与出世间定慧相应的自性定和自性慧,是不是可以?也可以,就是要有大根器。像禅宗就是。《六祖坛经》上讲什么是自性的禅定?“外不着相叫禅,内心不乱叫定。”这是与自性大定相应的禅定,这种功夫比较高。

  世间的定也是为了让你面对境界不乱,不被境转,禅定的作用也是这样。假如你能够直接外不着相、内心不乱,这就直截了当,这与自性大定相应的功夫就现前了,但是这个根机要很高。

  这样是因,真的证得了,那就不是嘴上说的,那个时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非分别的这个禅定(自性的禅定)就现前了。

  四摄就是摄受众生的四种善巧方便,这是利他的,它也是以六度为基础的,没有六度的基础,四种摄受众生的方法就行不长久。事实上六度偏于自利,四摄偏于利他。所以六度、四摄才能完成菩萨的自利利他。

  万行就是世间、出世间种种善法都得行,那就是所有的善法一点都不能少,叫做万行。

  所以,菩萨行菩萨道要六度、四摄、万行具足,这样就能速证菩萨的果位,乃至圆满菩萨的果位。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空中大道场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