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禅易,坐禅难

禅宗思想 | 作者:网络 [投稿]

日前,受谭盾之邀,到河南嵩山观看《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并参加由易中天先生主持的主创人员与媒体见面会。

易老师何等口才,开宗明义,禅不可说,但可以表现,可以传达,可以感受。无论是拈花一笑的玄妙,还是“吃饭去;洗碗去”的通俗,都能让人开悟。而谭盾、黄豆豆等人就是要把这只可意会的禅再现出来,还要符合普罗大众的欣赏习惯。真够有挑战性的。于是,多年的积累被激发出来,水、木、石、风皆可入声,光、月、村、寺皆可入画。僧俗可以对话,天地可以共鸣。

当晚这些理念果真在我们面前展开时,我的心也随之轻盈,随之浪漫,随之激跃,随之庄严。禅乃生活,禅乃万象,禅乃内心。更让我感动的是,现场那些操着“中,中!”河南口音的普通游客,也看得津津有味,时而爆发出掌声。

演出后,余兴甚浓的一行人在谭盾的倡议下夜游少林寺。月光下的古莲花道把我们引到了禅房。这是一间五十多平方米的简朴房屋,中间有达摩像和供案,四周是一米宽,半米高的坐榻。已有老少一干灰袍僧人在打坐。方丈释永信大师端坐中央,请一位值班的僧人向我们宣讲禅堂的规矩。少林是禅宗祖庭,是达摩面壁十二年的地方,这让我们顿生敬畏之心,听讲格外专注。僧人讲解了如何接茶,如何行走,如何盘坐后,特别强调禅房内只有地位最高的和尚才有说话的权力,其余人必须在任何时候保持肃穆。有时坐禅的人可能几年同处一室却不知彼此姓名。

各人坐定后,值班僧人就只留下一只蜡烛。昏暗的房间里顿时安静下来。我按照要求,左手捧右手,放在膝上,眼睛半合半闭,盯着三块砖处,不敢左右张望。可是啊,心里就是安静不下来。先是演出的精彩片断不时闪过,后来又担心各地竞相模仿,不知会不会造成环境和资源的浪费,再后来就回忆起上次采访永信大师的情景;突然想咽一下口水,但声音太大,是不是已经妨碍了身边的和尚?……

总算慢慢地收回神来,十五分钟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方丈说平日僧人们坐禅可达十一个小时,这次只是让我们感受一下而已,有人的腿怕已经疼了,回去自己修炼吧。走出禅房,与僧侣们合掌别过,悠深的寺院空旷安详。我心中实在感到惭愧:那口口声声的禅念,我连门还没摸到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