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代三大士:达摩、宝志公、傅大士

禅宗公案 | 作者:网络 [投稿]

梁代三大士:傅大士

傅大士

  傅大士,姓傅名翕,字立风,号善慧,人称善慧大士,今浙江义乌佛堂人,中国维摩禅祖师。少未读书,常与乡里人网鱼,每得鱼时,却又以竹笼盛之,沉深水中 祝曰:“欲去者去,愿止者止”,因此别人都说他愚痴。后来在稽亭塘网鱼时,遇一梵僧,僧对他说:“往昔在毗婆尸佛前,我和你同时发愿度生,现今兜率天宫中 你所享用的东西都在,你什么时候回去呢?”大士闻之瞪目而已。其僧又道:“汝试临水观影!”大士低头见水中圆光宝盖,顿悟前因,于是抛弃渔具,携僧归家, 请求修道之地。

  僧指松山下双梼树曰:“此可栖也。”遂结茅庵而居,自号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大士自己开垦土地,种植蔬果。有小偷常来光顾大士的菽麦 瓜果等物。大士见了说:“你不必盗取,把你篮笼拿来,让我给你采装。”

  于是小偷满载而归。大士或为人帮佣,昼出夜归,如是苦行7年。一日宴坐之际,忽见释 迦、金栗、定光三佛自东方而来。复见金色自天而下,集在大士身上,从此身出妙香,并闻舍中唱言:“成道之日,当代释迦坐道扬。”大通六年,大士遣弟子奉书 梁武帝,帝诏请大士进京,先叫侍者遍锁诸宫门。大士心通先知道了,乃做了大木槌一只,既到已,用木槌扣打一门,余门都开。

  大士直入宫殿,唱而不拜。武帝问 他:“师事从什么人?”大士道:“从无所从,师无所师,事无所事。”后武帝请大士讲金刚经,大士升座,挥案一拍便下座。帝见之惊愕不已。志公问帝:“陛下 会吗?”帝曰:“不会”志公道:“大士讲经已毕”。

  一日大士顶冠披衲靸履,武帝看到问:“是僧吗?”士以手指冠。帝问:“是道吗?”士以手指靸履。帝 问:“是俗人?”士以手指衲衣。后南怀瑾先生说:“傅大士以道冠、僧服、儒履的表相,表示中国禅的法相,是以“儒行为基,道学为首,佛法为中心”的真正精神,配上他一生的行径,等于是以身设教,亲自写出一篇三教合一的绝妙好文。”宋朝王安石的厅堂里挂了一幅傅大士的画像,上面题有佛印禅师的一首赞诗:“道 冠儒履佛袈裟,和会三家作一家。忘却兜率天上路,双林痴坐待龙华”。至今在双林寺所塑头顶道冠、身着袈裟、足登靸履的大士像即以是缘起。傅大士有一不思议 的偈颂,遍传丛林,极耐人寻味,曰:“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史载,宝志圆寂以后,梁武帝似有“沉舟之痛”,亲自为宝志作悼词,以祭奠亡师。悼词中有“观往测来,赌微如显”一语,指的是梁武帝向宝志卜问“年祚”之事。据说,梁武帝曾问宝志自己能在位多久,宝志答曰“元嘉,元嘉。”“元嘉”是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长达三十年。宝志连说两个“元嘉”,就是说梁武帝能在位六十年。梁武帝时代,除 宝志公 外,还有达摩、傅大士共称梁代三大士。南怀瑾先生说:“中国禅宗原始的宗风,实由达摩、志公、傅大士三大士的总括而成”。

  据《释氏稽古略》卷二记载,梁武帝夫人郗氏生性酷妒,死后化为巨蟒,通梦于武帝。武帝于是制定《慈悲道场忏法》十卷,礼请高僧举行忏礼,夫人化为天人,在空中谢帝而去。其忏法流行于世,称为《梁皇忏》。武帝也亲自依之而修设水陆大斋,流传至今,仍为佛教徒所遵行。

  梁武帝曾经和宝志和尚讨论自己的基业问题,宝志答道:“昔年三十八,今年八十三,四中复有四,城北火酣酣。”梁武帝追问其祥,宝志笑而未答。据后人解释,萧衍于502年建立梁朝,当时三十八岁,547年4月14日,建康城皇宫北部的同泰寺发生火灾,当年他八十三岁,后三年,梁武帝撒手奔西。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