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有“佛顶真骨”吗?七宝阿育王塔4大疑点(图)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中国佛教禅宗网讯 1、长干寺地宫七宝阿育王塔与大报恩寺塔地宫到底有没有关系?

很多读者关心这条新闻,是从大报恩寺塔地宫遗址考古开始的。现在,尽管焦点已经转变成长干寺地宫出土的七宝阿育王塔提取,但还是有很多读者忍不住关心,七宝阿育王塔与大报恩寺塔地宫到底有没有关系。

目前的考古表明,整个地宫包括铁函,都没有任何明代文物,因此大多数专家认定,这座地宫是北宋的长干寺地宫无疑,与明代大报恩寺没有关系。

不过也有专家提出异议。一位北京专家认为,首先,发现的宋代地宫就位于琉璃塔的塔基内,而塔基则坐落在明代的夯土层上,这是个无法解释的现象。其次,《金陵长干寺真身塔藏舍利石函记》并非竖立着,而是和其他几块石板榫卯成一个石盒,用来盛放铁函,也有可能是明代人重新利用宋代碑。但毕竟,以大报恩寺塔的身份地位,这个猜测还有欠缺。

2、丝织品泡在水中上千年,为何丝织品没有腐烂,而木质为何却容易腐烂?另外,丝织品上的墨字为何至今仍清晰可辨?

专家告诉记者,古代用来书写的墨中往往都要加入胶或漆,写出的字迹很牢固,因此,很多汉代竹简泡在水里,但字迹仍然很清晰。另外,宋代的丝织工艺水平相当高,其中的上品,其密度和韧度是当代的丝织品所无法望其项背的,因此反而容易耐腐蚀。而木板,因为孔隙大,则会轻易腐烂。

但是这座阿育王塔本身如有木质成分,究竟会保存到什么程度?专家称还有待塔的提取结果。

3、会有“佛顶真骨”吗?

记者注意到,在碑文以及丝织品上,提及了“佛顶真骨”,也就是释迦牟尼的头顶骨。佛顶真骨舍利子是什么样的,有专家作了大致考证。根据《法苑珠林》和《大唐西域记》等典籍记载,大致可以推测其周长约为35厘米,直径10余厘米,高约15厘米,颜色黄白,有清晰的发孔,是一块完整的骨骼。不过在唐以后,关于佛顶骨舍利子便不见于记载。尽管在西夏承天寺、河南邓州寺还有兖州兴隆寺的地宫碑文中,也有记载佛顶骨,但不见实物。因此,南京的阿育王塔内如有真的佛顶真骨舍利子,将会引起轰动。

不过,有宗教专家也指出,这块佛顶骨舍利子,最有可能的是“影骨”。也就是古代人造的、但与真骨礼遇相同,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舍利子,就只有一块是真骨,其余均为影骨。

4、是民间修建的,还是皇家修建的?

佛真骨舍利子、阿育王塔,这些名词向来都是与御赐有关,绝大部分的考古也证明了,舍利子等往往出土于拥有王室背景的寺庙、塔。但是,为何这座北宋地宫的碑文上以及丝织包袱上全都是“大娘”、“三娘”、“四郎”之类的老百姓的名字?这座塔究竟是民间集资,还是拥有皇家背景?

根据历史记载和碑文记载,塔内地宫及其供养品均为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长干寺住持可政大师募集、民间信徒供奉的。但这么高等级的圣物全为“三娘”、“四郎”供养,不能不让人怀疑。

据宋代李之仪所撰的《天禧寺新建法堂记》云:“天禧寺者,乃长干道场葬释迦真身舍利。祥符中建塔,赐号圣感舍利宝塔。至天圣中,又赐今额”。“祥符”为宋真宗的年号,“天圣”为宋仁宗的年号。建塔时,未来的宋仁宗赵祯在当皇子时还曾受封为昇王,兼任江宁府尹,这座高等级的塔应该与他有密切关系。但是地宫内为何没有他或者宋真宗的一点痕迹?这又是一个谜。(来源:金陵晚报)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