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铁观音的品牌之路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回眸这几年,华安茶叶异军突起,发展迅猛。华安茶叶与安溪县相比,虽然起步较迟,但发展步伐却相对地快。安溪县从九十年代初起大力发展优质铁观音,用了近15年的时间才使全县铁观音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而华安县达到这一规模仅用了7年时间。目前华安茶叶在省内外市场已占有一席之地,茶叶加工企业2500多家,茶叶加工、营销龙头企业20多家,茶叶网络遍布全国各地。这一切都与华安县一开始就极力寻求特色发展,营造产业优势的做法分不开的。

  机械制茶焕发新活力

  华安县茶叶栽培历史悠久,然而当时茶叶制作以手工炒制为主。茶农们白天上山采茶,晚上灯下制茶,早晨赶集售茶,芬芳的铁观音茶全都是靠人力搅揉、手摇等多道程序炒制而成。“依靠简陋土制设备进行手工制作,既不雅观、卫生,而且效率低下,日产量甚是有限,质量也不稳定。”华安县仙都镇茶叶加工大户张文平对此深有感触。

  已有20多年种茶、制茶经验的仙都镇上苑村茶农李清泉,首开空调制茶的先河。1996年,他把空调请进茶房,并设计摇青定时器,原来加工出的夏茶、暑茶1公斤仅卖10元左右,经空调一调,当年价格陡升,1公斤卖了100多元,并成为抢手货。空调起到控制温度、减少湿度、消除杂味的作用,做出的茶特别新鲜、清香。此后,空调制茶新技术在全镇迅速推广,目前这个只有2.8万人口的小镇,全镇有近4000多台的空调用于茶叶加工。制茶大户陈陆生感慨地说,以前仙都采摘下来的茶青部分要卖到安溪加工,自从空调进茶房以来,出现了“倒流现象”,变成安溪的茶青卖到仙都来加工了。

  与此同时,茶农们对制茶加工设备全部更新,把滚筒杀青、平板揉捻机、速包机等先进设备装进茶房,传统的手工制作全部被机械化制作所代替,彻底解决了“看天做青”的制茶难题。在传统乌龙茶初制技术过程中,采茶、做青、包揉、烘焙等一系列初制程序,制茶的温度难于准确控制,烘干后茶叶色泽较差。相比之下,从炒青到烘干同样的加工流程,现代机械加工至少节省5个多小时。如今,华安广泛采用滚筒式杀青,用包揉机来包揉,用液化气、电烘炉来烘焙茶叶,用揉捻机来揉捻茶叶,都使华安茶叶色泽鲜亮,外形美观,品质上乘,价位又高。

  “现在,制茶机械设备十分畅销,虽然加班加点,但春节前下的订单到现在还没来得及完成。”3月13日,组装制茶设备多年的黄师傅高兴地说。据了解,虽然华安现在有几十家生产茶叶初制机械的厂家,但目前还是远远不能满足茶农需求,有些未能及时购买到制茶机械的茶农,索性赶到安溪感德、祥华等乡镇异地购置。

  福建省哈龙峰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火城说:“茶叶从手工制作到机械加工,是个历史性飞越,它为华安茶产业发展迎来了'春天'。”随着制茶机械的革新,制茶工艺的创新,华安茶产业的腾飞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

  绿色生态制出精品茶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加工技术,如果没有优质的茶青,也难以制出精品茶来,而铁观音茶叶能否冲破市场“绿色关卡”,最根本的一条标准就是它应具有绿色科技含金量。为此,华安县开展的绿色行动,使绿色无公害优质铁观音茶叶再创订购历史新高。华安县南峰茶厂业主黄勇深有感触地说:“华安茶叶品质日益提升,华安铁观音已是‘皇帝女儿不愁嫁’了。”

  随着种茶效益的凸显,受利益驱动,部分茶农毁林种茶,影响生态平衡。华安县规划茶叶种植立地条件,组织10个工作组,到仙都、华丰两个乡镇种上火力楠、相思树等,进行茶园植被恢复。同时,投入200多万元,建立县农业检验检测中心,推行标准化生产,推广使用生态农药、施有机肥,严格控制农残超标,建立8万亩生态茶园,做到每个环节都不受污染,真正达到绿色无公害、有机茶的生产标准。

  “祖辈虽然世代种茶、制茶,但是他们缺乏科学常识,采用的是老一套的种植和加工方法,制出的茶叶质量较普通。”华安县送坑村茶叶加工大户张文平说,“生态茶园的茶青质好价优,加工出来的茶叶具有花香味,总是成为茶商的抢手货。”

  前几年,张文平发展了80亩生态茶园。在茶园里种上桂花红豆杉、茶花树等,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在茶叶加工上,大胆地革新制茶工艺,他多次把茶叶送到省市茶叶检验部门进行检测,均符合国家无公害茶叶标准。清新茶香备受各地茶商青睐,茶叶远销北京、深圳、广州等地。如今,他用茶叶营销赚来的钱,买上轿车,盖上新楼房。

  这几年,市场准入“门槛”不断提高,华安茶叶要突破绿色“铜墙铁壁”,不仅要科学管理茶园,而且还要改良茶叶加工工艺,防止茶叶加工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为此,县里下发通知,对茶叶加工环节实施“组合拳”整治,严禁路边晒青,以煤、柴为燃料进行杀青、烘干,引导加工户使用电、液化气制茶。“用液化气和电炒青、杀青、烘干茶叶,虽然1公斤干茶增加2元的成本,但是加工好的茶叶清洁卫生、效率高、更好卖。”仙都镇云山村茶叶加工户汤海扬对此津津乐道。

  9月7日,在厦门举办的“华安县招商项目推介暨华安铁观音订货会”上,许多客商纷至沓来,该县11户茶叶营销大户与山东、山西等14家茶叶客商,签订茶叶销售协议书,订购华安铁观音优质茶9.9万公斤,订购额1.78亿元,再创茶叶订购历史新高。

  激活品牌营销卖好茶

  华安茶近几年价格一路看好,市场供不应求,这和华安县政府致力于华安茶叶品牌经营是分不开的。漳州华安茶叶研究会会长、经营茶叶10多年的哈龙峰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火城先生深有感触地说:“近几年,华安茶产业发展速度这么快,效益好,关键在于政府的名牌推动。现在知道华安仙都铁观音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几年前,漳州华安全县的茶园面积只有4000多亩,只有“祥馨”一个茶叶注册商标。和安溪铁观音、武夷山岩茶等福建名茶相比,华安茶只能算个“无名人士”,人们几乎都没听说过华安茶叶,在各地的茶叶店里也都见不到华安茶叶的踪影。

  而就在这几年,华安茶不仅名扬福建,还香飘省外,甚至漂洋过海。其实,从2003年开始,华安县就开始致力打造“华安仙都铁观音”这一品牌,举办各种推荐会和茶王比赛,华安茶叶逐步为人们所熟悉。刘火城说:“以前我们华安的茶叶企业可以说都是各自为政,十分松散。后来县里的哈龙峰、市后、柏顺和芳香等十多家茶业龙头企业共同注册了‘华安仙都铁观音’商标,还申报国家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这样子,大家就能形成竞争合力,共同打造‘华安仙都铁观音’品牌。”

  曾经华安加工出的“毛茶”用纸一包就推上市场,低价贱卖;现在,“毛茶”还要经过拣枝、拣片、筛选、风选四道加工程序,并从过去的简单纸包装,增加了纸罐、锡罐、锈罐、礼盒装、真空包装等30多种花样包装,改变过去“一流产品、二流包装、三流价格”的状况,档次更高。同时,华安县积极引导茶农、茶叶加工户和茶叶营销商申请60多个茶叶商标,进行QS认证。目前,全县拥有10多家精制茶加工厂,注册了“芸外飘”、“二宜楼”、“祥馨”、“哈龙峰”商标,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

  过去,仙都优质茶要拿到广东、安溪、厦门等地推销,而且价格不容乐观;现在,随着品牌的树立,经受了市场检验的仙都茶,不断抢占新的制高点。集“色、香、味、形”于一身的仙都优质茶,吸引了众多的茶商进驻仙都,广东、上海、日本、马来西亚、安溪、晋江等各路茶商纷至沓来,争先抢购,唯恐买不到高档茶。

  如今,仙都全镇拥有100多个走南闯北的茶叶营销队伍,在深圳、珠海、厦门等地建立10多个茶叶专卖点,在广东普宁市形成仙都茶叶专卖市场。营销大户詹文华说出了卖茶的“辛酸苦辣”,以前仙都的茶叶运到广东,要先卖给安溪的茶贩子,再经他们转手给广东的茶商,让人赚了一手;现在我们的加工质量上去了,品牌打出去了,茶叶一到广东,就成了那里茶商的抢手货。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