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的营养价值
经过分析鉴定茶叶内含化合物500种左右。有些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类、蛋白质、氨基酸、类脂类、糖类及矿物质元素等,对人体有较高营养价值。有些是对人体有保健和药用价值的成分。如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等。
1、饮茶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
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按照其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其中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C),通过饮茶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因此,饮茶是补充水溶性维生素的好方法,经常饮茶可以补充人体对多种维生素的需要。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能提高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茶叶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每100克绿茶中含量高达100~250毫克,高级龙井茶含量360毫克以上,比柠檬、柑橘等水果含量还高。红茶、乌龙茶因加工中经发酵工序,维生素C受到氧化破坏而含量下降,每100克茶叶只剩几十毫克,尤其是红茶,含量更低。因此,绿茶档次越高,其营养价值相对增高。每人每日只要喝10克高档绿茶,就能满足人体对维生素C的日需要量。
B族维生素中的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B2又称核黄素,B3又称泛酸,B5又称烟酸,B11又称叶酸。由于脂溶性维生素难溶于水,用沸水冲泡也难被吸收利用。因此,提倡适当“吃茶”来弥补这一缺陷,即将茶叶制成超微细粉,添加在各种食品中,如含茶豆腐、含茶面条、含茶糕点、含茶糖果、含茶冰淇淋等。吃了这些茶食品,则可获得茶叶中所含的脂溶性维生素营养成分,更好地发挥茶叶的营养价值。
2、饮茶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蛋白质和氨基酸
茶叶中,能通过饮茶被直接吸收利用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约为2%,大部分蛋白质为水不溶性物质,存在于茶渣内。茶叶中的氨基酸种类丰富,多达25种以上,其中的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缬氨酸,是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中的六种。还有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组氨酸。这些氨基酸在茶叶中含量虽不高,但可作为人体日需量不足的补充。
3、饮茶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元素
茶叶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主要是磷、钙、钾、钠、镁、硫等;微量元素主要是铁、锰、锌、硒、铜、氟和碘等。如茶叶中含锌量较高,尤其是绿茶,每克绿茶平均含锌量达73微克,高的可达到252微克;每克红茶中平均含锌量也有32微克。茶叶中铁的平均含量,每克绿茶中含量为123微克,每克红茶中含量为196微克。这些元素对人体生理机能有着重要作用。经常饮茶,是获得这些矿物质元素的重要渠道之一。
二、茶的药理作用
茶为药用,在我国已有二千七百年历史。东汉的《神农本草》、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明代顾元庆《茶谱》等史书,均详细记载了茶叶的药用功效。《中国茶经》中记载茶叶药理功效有24例。日本僧人荣西禅师在《吃茶养生记》中将茶叶列为保健饮料。现代科学大量研究证实,茶叶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分,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可见茶叶药理功效之多,作用之广,是其他饮料无可替代的。正如宋代欧阳修《茶歌》赞颂的:“论功可以疗百疾,轻身久服胜胡麻。”茶叶具有药理作用的主要成分是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等。具体作用有:
1、有助于延缓衰老。茶多酚具有很强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据有关部门研究证明,1毫克茶多酚清除对人机体有害的过量自由基的效能相当于9微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大大高于其他同类物质。茶多酚有阻断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活性酶的作用。据日本奥田拓勇试验结果,证实茶多酚的抗衰老效果要比维生素E强18倍。
2、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对人体脂肪代谢有着重要作用。人体的胆固醇、三酸甘油脂等含量高,血管内壁脂肪沉积,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后形成动脉粥样化斑块等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尤其是茶多酚中儿茶素ECG和EGC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等,有助于使这种斑状增生受到抑制,使形成血凝黏度增强的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变清,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3、有助于预防和抗癌。茶多酚可以阻断亚硝酸铰等多种致癌物质在体内合成,并具有直接杀伤癌细胞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功效。据有关资料显示,茶叶中的茶多酚(主要是儿茶素类化合物),对胃癌、肠癌等多种癌症的预防和辅助治疗,均有稗益。
4、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具有吸收放射性物质锶90和钴60毒害的能力。据有关医疗部门临床试验证实,对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引起的轻度放射病,用茶叶提取物进行治疗,有效率可达90%以上;对血细胞减少症,茶叶提取物治疗的有效率达81.7%;对因放射辐射而引起的白血球减少症治疗效更好。
5、有助于抑制和抵抗病毒菌。茶多酚有较强的收敛作用,对病原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消炎止泻有明显效果。我国有不少医疗单位应用茶叶制剂治疗急性和慢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治愈率达90%左右。
6、有助于美容护肤。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它洗睑能清除面部的油腻,收敛毛孔,具有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减少日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伤等功效。
7、有助于醒脑提神。茶叶中咖啡碱能促使人体中枢神经兴奋,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起到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
8、有助于利尿解乏。茶叶中咖啡碱可刺激肾脏,促使尿液迅速排出体外,提高肾脏滤出率,减少有害物质在肾脏中滞留时间。咖啡碱还可排除尿液中的过量乳酸,有助于使人体尽快消除疲劳。
9、有助于降脂助消化。唐代《本草拾遗》中对茶的功效有“久食令人瘦”的记载。边疆少数民族有“不可一日无茶”之说。因为茶叶有助消化和降低脂肪的重要功效,有助于“减肥”。茶叶中咖啡碱能提高胃液分泌量,帮助消化,增强分解脂肪能力。所谓“久食令人瘦”的道理就在这里。
10、有助于护齿明目。茶叶中含氟量较高,每100克干茶中含氟量为10~15毫克,且80%为水溶性成分。若每人每天饮茶叶10克,则可吸收1~1.5毫克,而且茶叶是碱性饮料,可抑制人体钙质减少,对预防龋齿,护齿、坚齿,都有益。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小学生中进行“饭后茶疗漱口”试验,龋齿率可降低80%。另据有关医疗单位调查,在白内障患者中有饮茶习惯的占28.6%;无饮茶习惯的则占71.4%。这是因为茶叶中维生素C等成分能降低眼睛晶体混浊度,经常饮茶,对减少眼疾、护眼明目均有积极作用。
三、人每天喝多少茶为宜
因人而异,取决于每个人的饮茶习惯、年龄、健康状况、生活环境、风俗等多种因素。一般健康的成年人,平时又有饮茶的习惯,一日饮茶6~10克之间,分二、三次冲泡较适宜。居住在西藏等高原地区的人,一日饮茶20~30克也不多,对于体力劳动量大、体能消耗多、进食量也大的人,尤其在高温环境,或接触有毒物质较多的人,一日饮茶20克左右也是适宜的。吃油腻食物较多、烟酒量大的人,也可适当增加茶叶用量。孕妇和儿童饮茶量应适当减少。
四、什么茶对人体健康更有利
茶叶中的营养和药用成分,一般是细的名优茶比粗老的茶高,绿茶比红茶高。从营养保健角度考虑,高级绿茶和细嫩名优茶更有利于人体健康。由于各人生活习惯、身体条件、职业、居住地区等不同,对茶的爱好也不同,应从实际出发,选该适合自己的茶叶。比如身体较虚弱的人,喝点红茶,在茶叶中添加点糖,既可增加能量,又能补充营养。青年人正处发育旺盛期,需要更多营养,以喝绿茶为好。妇女经期前后以及更年期,性情烦躁,饮用花茶有疏肝解郁、理气调经的功效。身体肥胖、希望减肥的人,可以多喝沱茶、乌龙茶等。常年食用牛羊肉较多的人,为了增进脂肪食物的消化,可以多喝些经过发酵的砖茶和饼茶等。经常接触有毒物质的人,可以选择绿茶作为劳动保护饮料。脑力劳动者、军人、驾驶员、运动员、歌唱家、广播员、演员等,为了提高头脑敏捷程度,精神饱满,增强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记忆力,可以饮用各种名优绿茶。
五、用茶水服药有无影响
多数情况下,不主张用茶水服药,尤其是硫酸亚铁、碳酸亚铁、拘椽酸、铁胺等含铁剂和氢氧化铝等含铝剂的西药,遇到茶汤中茶多酚类物质与金属离子结合而沉淀,会降低或失去药效。此外,茶叶中含有咖啡因(亦称“咖啡碱”),具有兴奋作用,因此服用镇静、催眠、镇咳类药物时,也不宜用茶水送股,避免药性冲突降低药效。有些中草药,如麻黄、黄连、奎宁、钓藤、黄芩、人参等,一般也不宜与茶水混饮,不然中药会被茶沉淀而失去药效的。服用酶制剂,如蛋白酶、淀粉酶时,也不宜饮茶,茶叶中的多酚类可与酶结合,降低酶的活性。某些生物碱制剂以及阿托品、阿斯匹林等药物,也不宜用茶水送服。服用痢特灵、甲基苄肼,少量饮茶可引起失眠,大量饮茶可使血压升高。一般认为,服药后两小时内停止饮茶。
服用维生素类药物、兴奋剂、利尿剂、降血脂、降血糖、升白类药物时,一般可用茶水送服。例如服用维生素C后饮茶,茶叶中的儿茶素可以帮助维生素C在人体内的吸收和积累。茶叶本身具有兴奋、利尿、降血脂、降血糖、升白等功能,服用这类药物时,茶水有增效作用。
六、孕妇、儿童能喝茶吗?
孕妇和儿童可以适量饮茶,但不宜饮浓茶。因为过浓的茶水中,过量的咖啡因会使孕妇心动过速,对胎儿会带来过分的刺激。儿童也是如此。因此,一般主张孕妇、儿童饮一些淡茶,通过饮茶,可以补充一些维生素和钾、锌等矿物质营养成分。儿童适量饮茶,可以加强胃肠的蠕动,帮助消化;饮茶有清热、降火的功效,避免儿童大便干结,造成肛裂。茶叶的氟含量较高,饮茶或用茶水漱口还可以预防龋齿。儿童年幼喜动,注意力难以集中,若适量饮茶可以调节神经系统。茶叶还有利尿、杀菌、消炎等多种作用,因此儿童可以饮茶,只是不宜饮浓茶。
七、饮茶会不会影响牙齿洁白
喝茶,特别是长期喝浓茶,茶叶中的多酚类氧化物附着于牙齿表面,如果不刷牙,确实会使牙齿逐渐变黄,就像茶壶、茶杯长期不清洗,表面积有一层“茶锈”一样。如果爱喝浓茶,加上有吸烟习惯,会加剧牙齿黄化,应该引起重视。一般饮茶者,只要不抽烟,注意早晚两次刷牙,经常吃些水果等,牙齿是不会因喝茶变黄的。
八、饮茶能减肥吗?
人体肥胖,主要是皮下及肝脏等部位积累了多余的脂肪类物质。茶叶含有咖啡碱、黄烷醇类、维生素类等化合物,能促进脂肪氧化,除去人体内多余脂肪。因此,多喝茶对减肥是有帮助的。根据实践经验,喝乌龙茶及沱茶、普洱茶、砖茶等紧压茶,更有利于降脂减肥。据国外医学界一些研究资料显示:云南普洱茶和沱茶具有减肥健美功能和防止心血管病的作用。临床实验表明:常饮沱茶,对四、五十岁的人,有明显减轻体重的效果,对其他年龄段的人也有不同程度的效用;70%以上病例显著地降低了人体中三酸甘油脂的含量。乌龙茶有明显分解脂肪作用,常饮能帮助消化,利尿,有助于减肥健美。1979年以来,有的国家不时掀起饮乌龙茶热,尤其年轻女子和发胖的中年妇女,对乌龙茶评价很高,有“苗条茶”、“美貌和健康的妙药”之誉。我国西北少数民族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他们主食牛羊肉和奶酪等高脂肪食品而不发胖,与经常饮用茯砖茶有关。目前市场上许多减肥茶,多以茶为基础原料,再配以决明子、山楂等多种中草药,包装成袋泡茶,饮用较方便。但其疗效因人而异,有一定的适应性。减肥的根本办法是加强体育锻炼,否则饮茶减肥效果难以巩固。
九、茶可与哪些保健品共泡合饮
茶可与枸杞共泡合饮。明代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对枸杞之功效做过较全面论述:“枸杞子,润而滋补,兼能退热,而专于补肾、润肺、生津、益气,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老人阴虚十之七八,故美食家为益精明目之上品。”枸杞泡茶喝,不但对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腰膝酸软、遗精等甚为有效,而且对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也有一定辅助疗效。
茶可与西洋参片共泡合饮。利用西洋参补阴虚功能和味甘辛凉的性质调整茶味泡成西洋参茶,具有良好的益肺养胃、滋阴津、清虚火、去低热的功效。
茶可与白菊花共泡合饮。既可发挥白菊花平肝潜阳、疏风清热、凉血明目的功效,又可使白菊花特有的清香甘甜风味增进茶汤香味,适口性好。
茶可与橘皮共饱合饮。橘皮泡绿茶,可宽中理气、去热解痰、抗菌消炎。咳嗽多痰者饮之有益。
茶可与薄荷共泡合饮。薄荷含薄荷醇、薄荷酮,用它泡茶喝,不仅有清凉感,而且疏风清热利尿。
还可根据各个人情况,选用适合自己的原料(如山楂、柠檬、大枣、茯苓等)泡茶喝,对保健都有益。但对民间保健偏方或市场广告宣传,要慎重对待,最好咨询医生后再作决定,不可贸然乱饮。
峨山慈棹禅师在月船禅慧禅师处得到印可,月船就对他说道:“你是大器,至今终能成就,从今以后,天下人莫能奈你何,你应发心再参善知识,不要忘记行脚云游是禅者的任务。”有一年,峨山听说白隐禅师在江户的地方开讲《碧岩录》,便到江户参访白隐禅师,并呈上自己的见解,谁知白隐禅师却说道:“你从恶知识处得来的见解,许多臭气薰我!”
五十五卷。明·憨山德清撰,侍者福善录,通炯编辑,刘起相重校。又称《憨山老人梦游集》。为憨山德清语录的集大成本。收在《禅宗全书》第五十一册、《万续藏》第一二七册。作者德清,晚年号憨山老人。与云栖盐宏、紫柏真可、蜀益智旭等三人被称为明季四大师。治学范围极广博。除佛教经论之注疏外,另有关于《老子》、《庄子》、《中庸》等书之注解。
当脑筋清楚,体力充沛的时候,最适合打坐,最好养成每天固定的时间打坐,例如早上早些起床,晚上洗完澡睡前各坐一次,每次至少十五至二十分钟,如能坐到半小时至一两小时更佳。
迦叶二十八传至达摩,达摩五传至曹溪六祖六祖后派列五家。六祖传青原思祖,思传南岳石头迁祖,迁传药山俨祖,俨传云岩晟祖,晟传洞山良价禅师,价传曹山本寂禅师,后人尊为曹洞宗。又石头传天皇悟祖,悟传龙潭信祖,信传德山鉴祖,鉴传雪峰存祖,存传云门文偃禅师,曰云门宗。
明州天童景德寺语录 侍者 祖日 编 山门天童大解脱门。豁开衲僧自己。透乾坤无表里。虽然万古清风八面来。前楼后阁玲珑起。 佛殿。黄金妙相。驴腮马嘴。咦。贼是小人智过君子。 方丈。横一丈竖一丈。文殊维摩隔壁抓痒。卓柱杖云。尽大地人不钓自上。 至法座前
禅宗经典有哪些?《大般若经》是佛教经典。全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简称《般若经》。为宣说诸法皆空之义的大乘般若类经典的汇编。唐玄奘译。600卷,包括般若系16种经典(即十六会)。其中第二会(《二万五千颂般若》)、第四会(《八千颂般若》)和第九会(《金刚般若》)为般若经的基本思想,大概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其他各会是在以后几个世纪中成书的。一般认为最早出现于南印度,以后传播到西、北印度,在贵霜王朝时广为流行。梵本多数仍存。
临济宗为禅宗南宗五家之一,由希运禅师住持宜丰黄檗寺时暂露端倪。从曹溪的六祖惠能,历南岳、马祖、百丈、黄檗,一直到临济的义玄,于临济禅院举扬一家,后世称为临济宗。义玄是惠能的六世法孙。又临济六世孙为石霜之圆禅师。圆禅师以后分杨岐派、黄龙派。
打坐是一种养生健身法。闭目盘膝而坐,调整气息出入,手放在一定位置上,不想任何事情。打坐又叫“盘坐”、“静坐”。道教中的一种基本修练方式。在佛教中叫“禅坐”或“禅定”,是佛教禅宗必修的。盘坐又分自然盘和双盘、单盘。打坐既可养身延寿,又可开智增慧。在中华武术修炼中,打坐也是一种修炼内功,涵养心性,增强意力的途径。打坐的特点是“静”,“久静则滞,久动则疲”。因此,打坐结束后,要活动筋骨,如:打拳、舞剑、踢毽、自我按摩等等,做到“动静结合”。
释迦牟尼佛→初祖摩诃迦叶→二祖阿难尊者(中经二十八代至)→西天二十九祖东土初祖达摩大师→二祖慧可大师→三祖僧璨大师→四祖道信大师→五祖弘忍大师→六祖慧能大师→南狱怀让禅师→马祖道一禅师→黄辟希运禅师→临济宗第一代临济义玄法师(中经四十二代至)→虚云古岩禅师→净慧本宗禅师→寂仁常毅禅师→四十六代义辉寂月
《指月录》三十二卷。又称《水月斋指月录》。明·瞿汝稷集。万历二十三年(1595)完成,三十年序刊。收在《万续藏》第一四三册。
当你已经通晓道理与修行的理路,也已经知道如何教化众生,亦即理、教都圆备了。此时,就可了解诸法与诸法之间的所有法相,其实是全归于平等的。
只要有正觉的心,本性自然而显露。只要我们有正觉的心,那一切妄念就像一灯能照千年暗一样,只要我们有正觉的心,所有的业障、往昔所造的种种恶业全部熄灭。
以拥有的欲求看待现前心所对应的是心外求解决苦的方法,借由对苦觉知而生的离苦心去透过佛法所对苦的诠释,同时也觉悟苦而真的求出离,却不是暂时或是只单单对外求解决。哪怕是对外求解决也是需要对以往心所依、行为所做思维和转变,更何况要真的离苦求解脱。
禅定,是一个很幽胜深远的法门。有实修经验的人,一定会知道,你修得越深,精神层面的感觉将越深邃,越难以言诠。这种精神层面的感觉,只能透过实修去取证,自然会了解深刻的禅定里面是什么样的世界。
自己要检视自己修禅定的动机是不是为了利养。如果是,那就是地狱的心。什么是地狱心?当此生此世贪得无厌,下辈子就容易掉入地狱。如果为了利养而修禅定,这就叫发地狱心。可千千万万要避免啊!
衣食支分婚嫁毕,从今家事不相仍。夜眠身是投林鸟,朝饭心同乞食僧。清唳数声松下鹤①,寒光一点竹间灯。中宵入定跏趺坐②,女唤妻呼多不应。 白居易的晚年,是个虔诚的佛弟子。在他的诗集里,有《赠僧五首》之一说:“百千万劫菩提种,八十三年功德林。若不秉持僧行苦,将何报答佛恩深。慈悲不瞬诸天眼,清净无尘几地心。每岁八关蒙九授,般勤一戒重千金。”诗名《钵塔院如大师》,并有小序说:“师年八十三,登坛秉律凡六十年。每岁于师处授八关斋戒者九度。”表现了对于出家人的赞美和欣美。这回轮到他自己坐禅学佛了。
解脱之法的发现是佛陀;佛教的重心是正法;佛教的住世是僧众。所以,佛教把这能让众生离苦得乐的佛、法、僧称之为三宝。佛陀在世,佛教以佛陀为中心,佛陀入灭后,佛教则以僧团为中心。皈依三宝是为了学习正法,正法又须僧团来作良导。
做什么事都要以大悲为体、菩提心为相、种种方便方法为用。若是以大悲心为体智慧必然会显发,悲智运用如何也是要以菩提心为相,这样在依法行事和发心做事的时候,就不会以顾及而最终是以自我的寻思为顾忌,这样就会视一切为恶为不如法就会远离大悲,就不会发菩提。所以我们要尽量的去成就别人,因为我们明白一切众生无其自性,受被成就的也无自性,成就的方法也无自性,这样我们就不执着了,因为有执着就会有因自我估计寻思而出现的好坏,这些好坏用常规看上去很对,但是却远离了大悲,就不会和无尽功德相应。
人生最宝贵的资产就是人格信誉,他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当一个人具备了这种良好的品行时,他的生活很充实,不会随波逐流,也不会不知所措,更不会迷途无归。
修禅就要平实,老实修,老实参,老实做。不要以神通来眩人眼目。当然有的人在初学佛法的时候,总是以神通为修法的目的,或者以神通为动力、目标,立这样的志而去修学佛法。这样修学佛法,这样去用功,往往会落入外道的修学当中。所以我们这里切记不要在修禅定中以神通为目的、动力。否则容易走到外道邪路上去。当然,因为根基所致,很多人平实不了,平平淡淡怎么可以呢?我修行就是要修出一点动静来,这个动静在哪里呢?其实这个动静就是你心里面的动静,还是要息止它。
严格来说,佛教的戒和律是有所不同的。“戒”主要是强调带有一种自觉的性质,信众出于自身的意愿,发誓发愿,愿意遵守的一些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这个是“戒”。“律”强调了外在强制的性质,就是说你加入僧团、或者加入教团,或者你加入一个宗教组织,那么你就必须遵守某些规章制度,你才能是这个这个团体组织的成员,这些规章制度就是“律”,它带有一定的外在强制
据《杂宝藏经》记载,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是象王,有这样一个具有功德的故事。《佛说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跟弟子讲,在往昔劫的时候有一个象王具有功德。过去,在劫初或善劫的时候,动物都会说话,而且有很多的功德,不像现在的动物特别愚痴,象王具有很多的功德。
一家之主,要乐观面对生活,心甘情愿去为这个家付出。没有怨言,没有计较,不挑剔家人的不是。儿子不好是自己的命,儿媳妇不孝顺也是自己的命。你讲这个人不对,那个人不对,其实都不对,你也不对,他们也不对。一家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结果都没有理。
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什么是嫉妒心?很多人都不承认自己有嫉妒心,或者没有发现自己有嫉妒心。先来看一下佛给出的定义。嫉妒定义:在《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里面,佛说:“其嫉妒者。自求名利,不欲他有。于有之人,而生憎恚(恨),是为嫉妒。”
懂“观自在”者,是自己娱乐自己也。自己娱乐自己,就是自己去享受大自在、去享受稳定的情绪。去保持着不断提升的、源源不绝的生命动力,保持着美好的心情去帮助、去普度法界众生。凡人的情绪飘忽不定、难以自控,这是因为其不懂观自在。
我执重的人就是把自我的感受体现的越明显,他的我执就会越重。我执要靠什么来调伏,就是要靠理性、靠法,如果一个人靠感性那我执就会越重。假如说我们心里就是不舒服,但是用法来要求自己觉得自己不对,马上能调整,其实就是用法来破除我执。我们凡夫首先要破的是我执,现在我们还没有资格说要破自
在我们身边会发生很多事情,苦的、乐的、好的、坏的…… 但是,不管发生什么,最后总会有一些转机,这个转机就是菩萨的加被、加持和关照。其实,菩萨从来没有远离过我们,也从来没有舍弃过我们。因为菩萨的大悲心使然,深妙微远、无有分别,让我们的身心得到呵护。
今天是阿弥陀佛诞辰,阿弥陀佛成就的极乐世界是人类幸福美满的人生期盼和终极价值的最高追求。作为佛教徒,我们过阿弥陀佛诞辰,最重要的是系念阿弥陀佛,与佛道交感应。阿弥陀佛具备着无量的慈悲和智慧,我们要向阿弥陀佛学习。
今天是冬月十七阿弥陀佛圣诞!阿弥陀佛是众生的慈父,西方极乐世界是众生的归宿!阿弥陀佛知众生苦,时时刻刻思念着我们!今天是他的生日,让我们通过几个小问题走进阿弥陀佛的世界,走进阿弥陀佛的怀抱!阿弥陀佛究竟是谁?阿弥陀佛又叫无量光佛、无量寿佛。
某僧刚出家时,早课、晚课、出坡、行堂、诵经、打坐等功课样样精进,而后慢慢心生懈怠,并不如前。某日,师上堂开示:无论出家在家,为什么有的人修着修着心态变了,问题出来了?你们可以扪心自问,当初修学的初发心是什么,坚持了多久,现在的心态又是什么?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