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茶道精神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和、敬、清、寂”四规是日本茶道精神,几百年来指导了日本人的思想和生活。受日本茶道的启迪,近几年来,中韩两国也都试图从文化根源中,寻绎出自己的茶艺精神,成果斐然。当代中国台湾的茶思想或由于立场不同,或由于诉求对象互异。或由于理念差别,故旨趣相差甚远,兹枚举四家略作说明:

  中华茶艺业联谊会:“静、美”。

  中华民国茶艺协会:“清、敬、怡、真”。

  陆羽茶艺中心:“美津、健康、养性、明伦”。

  高雄市茶艺协会:“中庸、俭德、养气、品味”。

  1.中华茶艺业联谊会:“静、美”

  中华茶艺业联谊会为茶艺推广先锋,分则各据据点,推广茶艺文化;合则统筹规划,汇办全国活动,发展茶艺,其功甚伟。惜该会至今尚未新拟统一之精神,故仍以草创期精神为探讨依据,中华茶艺业联谊会,第二次会员大会手册言明以“静”、“美”为营构理念,以社会众生为诉求对象,引导民众进入清净桃花源,人茶室的营构理念退居次要地位,属创始期茶艺文化,不似近年,各出心裁,特色明显。

  2.中华民国茶艺协会:“清、敬、怡、真”

  这是中华民国茶艺协会的精神,发表于民国七十三年十二月会员大会,据该会理事长吴振铎释义如下:

  “清”即“清洁”、“清廉”、“清静”及“清寂”之清。“茶艺”的真谛,不仅求事物外表之清洁,更须求心境之清寂、宁静、明廉、知耻在静寂的境界中,饮水清见底之纯洁茶汤,方能体味“饮茶”之奥妙。英文似purity与Tranquility表之为宜。

  “敬”敬者万物之本,无敌之道也。敬乃对人尊敬,对己谨慎,朱子说:“主一无适”,即言敬之态度应专诚一意,其显现于形表者为诚恳之仪态,无轻藐虚伪之意,敬与和相辅,勿论宾主,一举一动,均□有“能敬能和”之心情,不流凡俗,一切烦思杂虑,由之尽涤,茶味所生,宾主之心归于一体,英文可用respect表之。

  “怡”据说文解字注“怡者和也、悦也、桨也。”可见“怡”字含意广博。调和之意味,在于形式与方法,悦桨之意味,在于精神与情感,饮茶啜苦咽甘,启发生活情趣,培养宽阔胸襟与远大眼光。使人我之间的纷争,消弭于形,怡悦的精神,在于不矫饰自负,处身于温和之中,养成谦恭之行为,英语可译为harmony。

  “真”真理之真,真知之真,至善即是真理与真知结合的总体。至善的境界,是存天性,去物欲,不为利害所诱,格物致知,精益求精,换言之,用科学方法,求得一切事物的至诚,饮茶的真谛,在于启发智慧与良知,使人人在日常生活中澹泊明志,俭德行事,臻于真、善、美的境界。英文可用truth表之。

  3.陆羽茶艺中心:“美津、健康、养性、明伦”

  陆羽茶艺中心茶思想是林荆南制定的,文中要旨如下:

  “美律”美是茶的事物,律是茶的秩序。事由人为,治茶事,必先洁其身而正其心,必敬必诚,才能建茶功立茶德,洁身的要求及于衣履,正心的要求见诸仪容器度。所谓物,是茶之所属,诸如品茶的环境,所用的器具,都必须美观,而且调和,从洁身、正心,至于环境、器具,务必合于秩序,治茶时必须从容中矩,连而贯之,充分颢示幽雅的律美,造成至佳的品茗气氛。须知品茗有层次,从层次而见其升华,否则茶功败矣,遑论茶德。

  “健康”茶为健康饮料,其有益于人身健康是毫无疑意的。推广饮料,应该从家庭式开始,拜茶之赐,一家大小健康,家家健康,见到全体人类健康,茶就有“修、齐、治、平”的同等奥义。

  “养性”茶人必须顺茶性,从清趣中培养灵源,涤除积垢,还其本来性善。

  “明伦”茶之功用,是敦睦人际关系的津梁。今举茶为天伦饮,合乎五伦十义(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兄友、弟恭、友信、朋宜、君敬、臣忠)。

  4.高雄市茶艺协会:“中庸、俭德、养气、品味”

  高雄市茶艺协会七十四年元月十九日,理事长叶荣裕的大会颂文,该会精神如下:“茶道中庸化”思想的一贯,动作的适中,致中和,允执厥中,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也就是如何在迟速之间把握中庸之道。

  “茶道主性俭”陆羽在茶经上说:“茶之性俭。”又说:“茶,行优而有俭德者饮之甚宜。”易经卦文:“君子以俭德避难,不可以禄荣之。”…。我茶道中人率先戒绝奢侈,扬弃华服美饰,自力更生,勤俭建国。则俭能养廉,俭能建国,其理自明矣。

  “茶道贵养气”际兹文明行将被人欲淹没之时,吾辈心智更应受茶之涤清,而振奋正刚正大的浩然气,以中华民族礼义廉耻的道统,来作中流砥柱,则中兴有望,复国可期。

  “茶道善品味”茶之味至甘,其性至和,善饮之余,当能啜苦咽甘,转移风气,振奋人心,励志报国。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