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塞下曲

唐诗三百首 | 作者:未知 [投稿]

  《塞下曲·其一》 

  作者: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注解】

   1、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 2、游侠儿:指恃武勇、逞意气而轻视性命的人。 3、矜:自鸣不凡。

【韵译】:

  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 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 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
  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 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 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评析】:

  这首乐府歌曲是写非战的。诗由征戍边塞庶几不回,而告诫少年莫夸武力,抒发 非战之情。写边塞秋景,无限萧煞悲凉,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劝世上少年、 声声实在,句句真情。“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

  《塞下曲·其二》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注解】:

   1、黯黯:同“暗暗”; 2、临洮:今甘肃岷县一带,是长城起点。 3、咸:都。

【韵译】:

  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 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
  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 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 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 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评析】:

  这首乐府曲是以长城为背景,描绘战争的悲惨残酷。诗的前四句写塞外晚秋时 节,平沙日落的荒凉景象;后四句写长城一带,历来是战场,白骨成丘,景象荒凉。 全诗写得触目惊心,表达了非战思想。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精彩专题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