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膺:洞仙歌

宋词三百首 | 作者:未知 [投稿]

  李元膺

  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至莺花烂漫时,则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余作《洞仙歌》,使探春者歌之,无后时之悔。

  雪云散尽,放晓晴庭院。杨柳于人便青眼。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

  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

  【赏析】

  此词写梅柳早春景色之美,提出探春及早的主旨。上片写早春梅柳的绰约风姿。以“雪云散”、“放晓晴”写庭院冬寒散去,春晴复归的季节转换。“杨柳”以下数句描写杨柳初生的嫩芽新叶向人绽放“青眼”。“青眼”的意象,既符合柳树嫩芽嫩黄淡碧的色泽,又巧妙地显示出柳眼对人似传情意的妩媚。“梅心”写出梅花一点,苞蕾未绽的俏丽俊艳。下片托物言志,借春领悟人生。“一年”三句,表达了词人对春光美景的独特审美眼光,提出柳眼、梅心的“小艳疏香”胜过浓芳,在春寒未尽的早春时节,给尚嫌萧索的大地平添丝丝、点点的春色,是最为娇柔的,梅柳似乎对春寒冷冽尚有些许娇怯,因而在她们俏艳的“轻笑”中带着“轻颦”的愁态。“到清明”三句辞意顿转,讲至清明暮春“百紫千红”竞放时节,繁花浓芳,色彩缭乱,春色已极盛转衰,“已失春风一半”,早春梅柳之俏艳新意已烂然将尽。最后提出探春赏花要“早占取韶光”,方能领略春天景色的新意。“莫管春寒”指别怕春寒,大不了喝杯酒脸醉红身自暖,也要“早占韶光”!这首词写春景春意确别出机杼,发人深思,经得起细细品味。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精彩专题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